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43654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检测题图1为我国东部地域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21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规范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那么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图11 .外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 .形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缘由能够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喜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 .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2、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答案】1.B2.D3.A普通状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时方、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衍的主导要素不同。图3表示长江口附远洋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散布。据此完成46题。图34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5 .招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散布的主导要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6.与夏季相比, A.总数量增加, B.总数量增多, C.总数量增加, D.总数量增多,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中央向移动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密度高值

3、区向外海方向移动密度高值区向陆中央向移动【答案】4.D5.C6.A读图文资料,回答第11题。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时节冻土和多年冻上。我国迷信家调查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发生的结果。7 .据图文信息判别,以下说法契合理想的是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添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收获的时间推延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修建基础动摇性变差【答案】D【解析】全球变暖,气温降低,活动层的厚度增大,永冻层的上界下降,扫除A、C:全球变暧,春季气温上升较快,春耕收获时间提早,B错误:永冻层上界下降,修建基础动摇性变差,D正确

4、。应选D。佟1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8题。图58 .该山地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降低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答案】8.C图5为某山地气候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C)变化图。读图,回答第9、10图。9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10 .该山地A.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答案】9.C10.C图4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反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进程线图。读图

5、回答11-12题。11 .关于两次径流进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12 .招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C.蒸腾【答案】11.D 二、综合题B.下渗D.地下径流12.B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24分)山地垂直带外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天文学研讨所注重。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降低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经过种间竞争取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降低,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削弱,植物多样性降低: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活的植物种类增加。地文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

6、原带(海拔2021-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局部地域存在搅扰,招致优势植物数量增加,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异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清楚(图6)。图6(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搅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搅扰强度的垂直散布特征。(6分)(2)判别在未遭受搅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别依据6分)(3)剖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发生缘由。(6分)(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增加的缘由。(6分)【答案】(1)遭受搅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212300米左右)。搅扰强度散布特征:随海拔降低而降低(海拔越低,搅扰越剧烈)。(2)(未遭受搅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1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缘由: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4)随着海拔降低,阴、阳坡而积减小,坡而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削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流作用)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