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蒸处理技术介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43638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熏蒸处理技术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熏蒸处理技术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熏蒸处理技术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熏蒸处理技术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熏蒸处理技术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熏蒸处理技术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熏蒸处理技术介绍(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熏蒸处理技术熏蒸技术是用熏蒸剂在能密闭的场合熏蒸杀死动植物害虫、病 原微生物、病媒生物的技术措施。熏蒸剂是指在所要求的温度和压 力下能产生对有害生物致死的气体浓度的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分子 状态的气体,能穿透被熏蒸的物质。熏蒸后通风散气,能扩散出去 总之,熏蒸是熏蒸剂的分子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不包含呈液态或固 态的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的烟、雾或霭等气雾剂。有些熏蒸剂本身并 非是熏蒸剂,它是施用后经过反应而形成熏蒸剂。如磷化铝与水蒸 汽反应而产生磷化氢。熏蒸必须在能控制的场所如船舱、仓库、资料库、集装箱、帐 幕以及能密闭的各种容器内进行,是杀虫、灭菌、灭鼠的一种方法 对害虫来说,潜伏在植物体内或建筑物的

2、缝隙中,杀虫剂一般很难 对它们发挥毒杀作用,但熏蒸却能杀死它们。熏蒸消毒省时,一次 可处理大量物体,远比喷雾、喷粉、药剂浸渍等快得多。货物集中 处理,药费和人工都较节省。熏蒸通风散气后,熏蒸剂的气体容易 逸出,不象一般杀虫剂残留问题严重。因此,熏蒸技术被广泛地应 用于检疫中处理各种害虫与病媒生物,进口废旧物品消毒。也常被 用于防治仓储害虫、原木上的蛀干害虫、商品保护以及文史档案、 工艺美术品的处理的重要措施。欲获得理想的杀虫、灭菌、灭鼠的 效果,须充分了解和掌握熏蒸剂的性能及其使用技术。一、 熏蒸技术的基本知识(一)熏蒸剂的分子学一切物体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 在吸引力和排

3、斥力。组成物体的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每一个分子 都吸引它邻近的分子,同时每一个分子也受到它邻近分子的吸引。 同一种物质分子间的吸引力叫做内聚力;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吸引力 叫做附着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一切物质的分 子都不是静止的,都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因此,两种不同的物质相 互接触时自发地彼此渗入,形成扩散现象。温度升高时,分子无规 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因此,扩散也就加快。这就是温度高而使用药 物剂量低的原理之一。二)剂量和浓度剂量和浓度在熏蒸剂的使用方面是彼此有关联而又不同的两个 概念。剂量是指实际应用熏蒸剂的量,根据熏蒸容器体积计算的药 剂重量。例如80g/m3,即每立方米体积中

4、用药80g。浓度是指不同熏蒸场所空间熏蒸剂的分子浓度。它随温度、熏蒸时间、熏蒸物的 数量、熏蒸物对熏蒸剂的吸附以及漏气程度等不同而变化。通过化 学分析法或物理仪器测定。三)熏蒸剂灭鼠杀虫灭菌的机制灭鼠机制:熏蒸剂进入有机体的主要途径是以气分子状态作用 于有机体。对以肺呼吸的动物,主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动物体内, 皮肤虽然对化学药剂进入体内起到屏障作用,但皮肤上有毛孔、汗 腺,也有可能通过这些通道进入体内,皮肤对某些熏蒸剂还有吸收 作有。总之, 熏蒸剂气分子通过呼吸系统进入生物体内是主要的。杀虫机制:熏蒸剂气分子通过扩散和渗透主要由昆虫的气门气 管系统进入体内,生理学上昆虫和哺乳动物之间差异很大,

5、昆虫在时间停止搏动仍能存活下来。旦是昆虫和哺乳动物在药物的作用下, 常产生相似的化合物。这说明在同一种毒性作用下,会产生类似的 基本代谢过程。这主要是对酶起化学作用,破坏其酶的结构,对昆 虫的各种酶类产生渐进的、不可逆的抑制。灭菌机制:灭菌是经过上述类似的反应, 对酶起化学作用,破 坏其酶的结构,阻碍了蛋白质的正常化学反应和新陈代谢,杀死微 生物。二、 熏蒸原理(一)熏蒸剂的特点熏蒸药剂为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有挥发性,而且有一定的毒 性,还有的熏蒸剂易燃易爆。不同的熏蒸药剂有不同的熏蒸对象, 有的作为杀虫剂,有的作为灭鼠剂,有的作为灭菌剂,有的又可杀 虫又可灭菌又可灭鼠。常用的熏蒸剂有:溴甲烷

6、、硫酰氟、环氧乙 烷、磷化铝等。溴甲烷具杀虫、灭菌、灭鼠等多种功能;硫酰氟、磷化铝具杀虫、灭鼠功能;环氧乙烷具灭菌、杀虫功能。二)熏蒸剂的蒸发熏蒸剂的重要特性就是在常温常压下有挥发性,散发出气体, 只有利用熏蒸剂的气体状态才能有效达到熏蒸处理的效果。日常使 用的熏蒸剂是固体或液体,通常用耐高压容器包装就是因为熏蒸剂 的挥发性。溴甲烷、硫酰氟、环氧乙烷是用高压容器包装的液体, 磷化铝是密封包装的固体。各种熏蒸剂沸点不同,如溴甲烷的沸点为3.56弋,也就是说气 温低于3.56弋时,溴甲烷为液体,高于3.56弋时溴甲烷为气体。熏 蒸剂的沸点对熏蒸处理的影响很大,沸点高,要求熏蒸处理时的气 温也高,如

7、果气温低于沸点,是不能进行熏蒸处理的。但可通过对 熏蒸剂进行加温,使熏蒸剂蒸发,以达到熏蒸处理效果。如北方冬 季气温低,使用气化器,使气化器出口的熏蒸剂温度不低于20弋。常用熏蒸剂沸点:溴甲烷的沸点为3.56C硫酰氟的沸点为-55.2C环氧乙烷的沸点 10.8C磷化铝的沸点为-87.4C熏蒸剂蒸发的过程中,由于化学分子扩散而造成能量的损耗 , 也就是热能的损耗 ,不同的熏蒸剂热能的损耗是不同的,如溴甲烷、 硫酰氟、环氧乙烷蒸发的热能损耗系数很大,蒸发的过程中消耗大 量的热能,这是熏蒸时常见的熏蒸管道结冰现象。高压液化的溴甲 烷、硫酰氟、环氧乙烷必须储存于耐各其所需的压力的钢瓶内,使 用时增加喷

8、头的胶管,以利吸热挥发、均匀分散。三)熏蒸剂的扩散与穿透熏蒸剂之所以被利用,是因为气态的熏蒸剂在空气中达到可杀 虫、灭鼠、灭菌的浓度,因此,气态熏蒸剂在熏蒸容器中能否均匀 分布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熏蒸剂的扩散性与穿透力。气体的扩散 是浓度的平衡过程,理论上讲只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容器中某一气 体的浓度都会达到均匀分布的状态。但是,气体的扩散速度直接受 温度的影响,温度高,有利于气体扩散。熏蒸剂的比重一般比空气重,如果将一种比空气重的气体传送 到充满空气的容器中,而不用风扇或鼓风机,那么这种气体将下沉, 这种气体与空气的混合速度是缓慢的,这是日常熏蒸时间达到 24 小时的原因之一,既使这样,也难以

9、达到熏蒸剂在容器中均匀分布。 因此,熏蒸过程中,提倡使用鼓风装置。为了加快熏蒸剂的扩散, 熏蒸前对熏蒸容器进行抽真空,是通常采用的方法。ri穿透是指在堆放了货物的熏蒸容器中,由于熏蒸剂的扩散而穿 透了货物的包装物,从而使熏蒸剂在容器及其货物中充分分布的状 态。由于化学分子的活性不同,不同的熏蒸剂穿透力有很大的差异, 而熏蒸剂的穿透力对熏蒸处理效果的影响很大,如经常使用的溴甲 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迅速穿透牛皮纸、瓦楞纸,而不需要打开 这种制作的纸箱,这点是非常主要的,因为出口植物产品大部分是 用纸箱包装的,这是溴甲烷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需要说明的是ri玻璃纸、塑料膜、上蜡的防水纸等不易被溴甲

10、烷穿透。这就是我局 在熏蒸消毒作业书中,设计有一栏包装情况的目的。否则,用 药剂量、24小时后浓度检测均达到规范要求,而实际却未起到熏蒸 的杀灭作用。(四)吸附与化学反应吸附指的是物理吸附,熏蒸剂吸附在物质的表面。一般认为物 质表面对分子都具有吸附性,而多孔的物质如活性碳、骨粉等其内 部有很大的表面,因此有很大的吸附,吸附是可逆的,即被吸附的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被释放出来,吸附对熏蒸效果影响很大。熏蒸 防护使用的滤毒罐就是这一原理。熏蒸剂和熏蒸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则形成了新的化合物。化 学反应是不可逆转的。有的熏蒸剂的化学反应是非常剧烈的,甚至 产生爆炸现象,如液态溴甲烷与铝接触发生爆炸、磷化

11、铝与水接触 发生爆炸等。(五)熏蒸剂的残留由于吸附现象和化学反应,而产生熏蒸剂的残留。农副产品中熏蒸剂的残留受到限制,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制定了残留标准。一般认为:溴甲烷对大部分农副产品的残留是在安全 值以内的,而硫酰氟对农副产品的残留较大,不适合用于农副产品 熏蒸处理。2001 年 12 月,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境农产品熏蒸剂残留过高列 为风险警示通报,通报了山东口岸入境的木薯干,出口国对货物实 施了大船熏蒸,将大量的磷化铝片直接撒在木薯干表面,药残渣量 很大,造成货物严重污染,空气熏蒸剂浓度有时高达3000ppm,要 求对进口粮食实施熏蒸剂残留检测。2002 年6月份,又下发了关

12、于进口集装箱货物熏蒸剂残留超标的警示通报。通报了山东青岛检 验检疫局在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板材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载货集 装箱内溴甲烷的残留量严重超标,浓度高达2576.5ppm,超过安全 标准的 500 倍以上,严重威胁有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2005 年 3 月 7 日,福建国检局对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来自马来西 亚的集装箱查验时,箱内剧毒熏蒸剂溴甲烷浓度达 4.2 克/立方 米,超过安全限量标准0.02克/立方米(5ppm ) 209倍;4月15 日,又从福建坚宏电子有限公司一批来自台湾的集装箱检出溴 甲烷浓度超过 110 克/立方米,超标 5500 倍。经调查,这两次溴 甲烷残留超标

13、是由境外供货方散毒时间不足所致,尤其是第二 起事件,境外供货方根本没有开箱散毒,严重威胁有关工作人 员的生命健康。口岸查验部门要树立安全意识,在对实施过熏蒸处理的集 装箱货物进行检验检疫时,特别是贴有熏蒸警示标志的集装箱, 应先对箱内熏蒸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发现熏蒸剂残留浓度超 过安全标准(5ppm),应立即关闭集装箱并移至安全地点进行通 风散毒后,方可实施检验检疫,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六)可燃性 熏蒸剂的燃烧性是由于它同空气中的氧容易发生化学作用 所致。有些熏蒸剂是易燃的,如环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的,现在 国家质检总局经专家考核认证推荐使用的虫菌畏,其成份为 10%环氧乙烷和 90%二氧化碳,使

14、用较为安全。虽然混入灭火物质, 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它们的沸点和气体比重的差异,这种化合物蒸 气组成的混合物在蒸发初期仍有着火的危险。在使用和储存时仍应 注意安全,避免火源。磷化铝与水反应产生磷化氢,磷化氢是易燃 易爆的。溴甲烷的危险度只有 0.07,较安全;硫酰氟属于不燃爆 的熏蒸剂。三、影响熏蒸效果的主要因素影响熏蒸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熏蒸的环境条件、熏蒸剂本身的 理化性质、病虫及其有害生物类别以及所熏蒸的货物情况等方面。(一)温度、浓度、熏蒸时间温度、浓度、熏蒸时间与熏蒸处理效果密切相关,每一种熏蒸 剂都有一定的熏蒸温度、浓度、处理时间范围,这在熏蒸技术指标 中有明确规定。温度直接影响有害生

15、物的活动。多数昆虫温度在16弋之 间,心搏停止,温度升到4550C,心脏不再收缩。温度高于 10C以上时,温度增高,药剂的挥发性增加,气分子的活动性和化 学作用加快, 昆虫的活动、呼吸量增大。单位时间内进入虫体的 熏蒸剂蒸气浓度相对提高。温度在10C以下时,会增加货物对熏 蒸剂的吸收,降低熏蒸剂扩散穿透能力, 降低昆虫呼吸率,增加抗 毒能力。(二)湿度湿度一般对熏蒸的效果影响不如温度那么大,湿度对磷化铝的 效果影响很大,磷化铝在相对湿度大或熏蒸物的水份较高时,能促进其分解。(三)熏蒸容器的密闭性对熏蒸容器(如集装箱、简易库房等)的要求是密闭,密 闭性不好的容器,当施药时,容器内的压力增加,稍有

16、漏气就 会出现熏蒸剂大量损失,降低熏蒸剂蒸气浓度和渗透能力,致 使达不到效果。因此,熏蒸技术指标要求熏蒸结束时有一定的 熏蒸剂最低浓度值。如木质包装材料熏蒸,24 小时后,浓度应 为投药剂量的 50%以上。为保证熏蒸容器的密闭性,熏蒸前对 容器进行检查是必要的,密闭性达不到要求的容器应进行密封 方可进行熏蒸,无法密封的容器不应作熏蒸。(四)熏蒸物体的包装和堆放形式熏蒸剂的效果与影响其扩散和穿透的物理性能有密切的关 系。一般认为允许使用纸箱包装熏蒸,但不得用塑料密闭包装 熏蒸。如果用塑料包装货物的,应事先将塑料打孔,以利于熏 蒸剂的渗透。因此,熏蒸前应检查货物的包装情况。出口货物使用的木包装要求为无虫孔、不带树皮、不带土。 木包装一般用溴甲烷熏蒸,加拿大特别规定不得用磷化铝熏蒸, 美国则不接受用硫酰氟熏蒸的木质包装材料入境。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