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435742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对象: 06级检验 1-5 班课时:2 学时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目标: 1.阐述电泳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2.初步掌握电泳技术(以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为例)3.观察并比较不同缓冲液离子强度对电泳速度的影响。实验用品:电泳仪,电泳槽,醋酸纤维薄膜(齿小镊子,pH8.6 (I0.06 和 0.03)2X 8cm),点样器(X胶片),滤纸,无 的巴比妥缓冲液等。试 剂:的巴比妥缓冲液:巴比妥钠12.76g巴比妥1.66g蒸馏水1000ml的巴比妥缓冲液:巴比妥钠6.38g巴比妥0.83g蒸馏水1000ml或用的巴比妥缓冲液加蒸馏水稀释一倍即成。3. 氨基黑 10B 染色液:氨基黑

2、10B0.5g冰醋酸10ml乙醇50ml蒸馏水100ml4. 漂洗液:乙 醇45ml冰醋酸5.0ml蒸馏水50ml实验原理:由于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等电点(pl)不同,所以在同一 PH8.6缓冲液中电离程度不 同,因而带电荷的多少不同。再则不同蛋白质其分子大小、形状等差异,把它放入同 一电场中其电泳的迁移率(是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泳速度)不同而分离。 蛋白质分子大而带电荷少的移动速度慢,如此将血清蛋白从正极到负极依次分为 A、a、 a、$ 丫五个区带,经染色、漂洗、脱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比色,得到各区带的值,通过D值计算出各蛋白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可得A/G比值。操作步骤:1. 一般电泳

3、装置:示教2. 电泳操作: 酸纤维薄膜的准备:在距一端 1.5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线,然后浸泡于 I0.06pH8.6 的巴比妥缓冲液或 I0.03pH8.6 的巴比妥缓冲液中约 20min。 取出,用滤纸吸走多余的缓冲液。 用点样器蘸取血样点于薄膜上。 将点好样的薄膜置于电泳槽上,点样面朝下,点样端置电场中的负极。 电泳:电压110160V、时间3540分钟。 染色:氨基黑10B或丽春红S染液染色23分钟。 漂洗: 34 次,背景变白,图象清晰。结果观察与分析:1. 比较用 I=0.03 和 I=0.06 的缓冲液进行电泳时的结果,观察图形,判断用哪种离 子强度好。2. 利用所记录的电泳电

4、压(V),支持物有效长度(CM),电泳时间(S)和清蛋 白移动距离( CM ) ,分别计算用离子强度 0.03和 0.06的清蛋白迁移率,判断离子强度 对电泳速度的影响。探迁移率(Q是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泳速度(V )。即:卩=V/E=QE/6冗 丫 nV=QE2/6 冗中爪 V=D/T (CM/S)(T 时间 D 移动距离 cm )E=V/L(V/cm) (V 电压 L支持物有效长度)2卩=V/E=( D/T) /(V/L)=DL/VT (cm 2/vs)结论 :离子强度增加,缓冲液所载的分电流也随之增加,样品所载的分电流则降低,因 此,样品的电泳速度减慢;同时离子强度增加使电泳时的总电流和产热也增加,对电泳不利。在低离子强度时,缓冲液所载的分电流下降,样品所载的分电流增加,且介 质粘度系数降低等因素,均增加了样品的电泳速度,而电泳系统总电流和产热也减少 但样品在支持物上扩散严重,分辨率明显下降,同时离子强度小,缓冲能力弱,溶液 PH 稳定性就差。因此,对缓冲液离子强度的选择要兼顾这两方面的因素,一般在 0.050.10mol/L 之间为好。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