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增减挂钩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43439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增减挂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地增减挂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地增减挂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土地增减挂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土地增减挂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地增减挂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增减挂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增减挂钩土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 (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 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简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 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 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

2、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目标。通过科学实施“挂钩”试点项目,不仅缓解了用地压力,促进了经 济发展,而且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依法管地、科学用地、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作用:从整个宏观效果来看,土地增减挂钩有这样的作用:有大量集体建设用地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城乡统筹的方略下,可以做到既通过保护耕地直接保护农业,又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工业和城市、 最后间接刺激农业的发展。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分为实际容积率和规 划容积率两种。通常所说的容积率是指规划容积率,即宗地内规划允许总建筑面积

3、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容 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 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 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 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 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 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公式:总

4、的建筑面积 / 总的占地面积一般来说,容积率越低越好。一、容积率的内涵及其特性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分为实际容积率和规 划容积率两种。通常所说的容积率是指规划容积率,即宗地内规划允许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容 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因此,容积率是城市区 划管理中所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从微观上影响地价最重要的因素。容积率具有如下特性:(一)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宗地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 是地球表面一块有确定边界、有确定权属的土地,其面积不包括公用的道路、

5、公共绿地型市政及公共 设施用地等。容积率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反映土地的具体利用强度,宗地间才具有可 比性。(二)容积率(R)、建筑密度(C)与层数(H)之间有一定关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 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当宗地内各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对单个房屋来说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 的关系可表示为:R = C 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三)容积率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人们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 房屋。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 因

6、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四)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 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 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绿肥(green manure ) 是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种绿肥不仅是增辟肥源的有 效方法,对改良土壤也有很大作用。但要充分发挥绿肥的增产作用,必须做到合理施用。按其来源分为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按植物学分为豆科绿肥和非豆科绿肥。按种植季节分为冬季绿肥、夏季绿肥和多年生绿肥。按利用方式分为稻田绿

7、肥、麦田绿肥、棉田绿肥、覆盖绿肥、肥菜兼用绿肥、肥饲兼用绿肥、肥粮兼 用绿肥等。按生长环境分旱地绿肥和水生绿肥。绿肥的作用很多: 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其养分含量,以占干物重的百分率计,氮(N)为2 %4%,磷(P2O5)为0.2 %0.6 %,钾(K20)为1 %4 %,豆科绿肥作物还能把不能直接利用的氮气固定转化为可 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养分:有机碳占干物重的40 %左右,施入土壤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 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可以减少养分损失,保护生态环境;(4)可改善农作物茬口,减少病虫害:(5)提供优质饲草,发展畜牧业。一些绿肥还是工业、医药和食品的重要原料。

8、绿肥的种类很多,根据分类原则不同,有下列各种类型的绿肥:(1) 按绿肥来源可分为:栽培要肥,指人工栽培的绿作物;野生绿肥,指非人工栽培的野生植物, 如杂草、树叶、鲜嫩灌木等。(2) 按植物学科可分为:豆科绿肥,其根部有根瘤,根瘤菌有固定空气中氮素的作用,如紫云 苕子、豌豆、豇豆等;非豆科绿肥,指一切没有根瘤的,本身不能固定空气中氮素的植物,如油菜、菜、金光菊等。(3) 按生长季节可分为:冬季绿肥,指秋冬插种,第二年春夏收割的绿肥,如紫云英、苕子、茹菜、 蚕豆等;夏季绿肥,指春夏播种,夏秋收割的绿肥,如田菁、柽麻、竹豆、猪屎豆等。(4) 按生长期长短可分为:一年生或越年生绿肥,如柽麻、竹豆、豇豆

9、、苕子等;多年生绿肥, 如山毛豆、木豆、银合欢等。短期绿肥,指生长期很短的绿肥,如绿豆、黄豆等。(5) 按生态环境可分为:水生绿肥,如水花生、水戎芦、水浮莲和绿萍;旱生绿肥,指一切旱地 栽培的绿肥;稻底绿肥,指在水稻未收前种下的绿肥,如稻底紫云英、苕子等。绿肥是我国传统的重要有机肥料之一,发展绿肥有如下好处:(1) 来源广,数量大。由于绿肥种类多,适应性强,易栽培,农田荒地均可种植;鲜草产量高,一般 亩产可达 10002000 公斤,此外,还有大量的野生绿肥可供采集利用。(2) 质量高,肥效好。绿肥作物有机质丰富,含有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养分,它分解快,肥 效迅速,一般含1公斤氮素的绿肥

10、,可增产稻谷、小麦 910公斤。(3) 改良土壤,防止水土冲刷。由于绿肥含有大量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 供肥能力;绿肥有茂盛的茎叶覆盖地面,能防止或减少水、土、肥的流失。(4) 投资少,成本低。绿肥只需少量种子和肥料,就地种植,就地施用,节省人工和运输力,比化肥 成本低。(5) 综合利用,效益大。绿肥可作饲料喂牲畜,发展畜牧业,而畜粪可肥田,互相促进;绿肥还 可作沼气原料,解决部分能源,沼气池肥也是很好的有机肥和液体肥;一些绿肥如紫云英等是很好的蜜源, 可以发展养蜂。所以,发展绿肥能够促进农业全面发展。作用:(1)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各种绿肥的幼嫩茎叶,含有丰富的养分

11、,一旦在土壤中腐解,能大 量地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和各种微量元素。每千公斤绿肥鲜草,一般可供出氮素6.3公斤,磷素1.3公斤,钾素5公斤,相当于13.7公斤尿素,6公斤过磷酸钙和10公斤硫酸钾。绿肥 作物的根系发达,如果地上部分产鲜草 1000公斤,则地下根系就有150公斤,能大量地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豆科绿肥作物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据估计,豆科绿肥中的氮有2/3是从空气中来的。(2) 能使土壤中难溶性养分转化,以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绿肥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分泌物和翻压后 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能使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转化为作物能利用的有效性磷、钾。(3)

12、 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绿肥翻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地分解,除释放出大量 有效养分外,还形成血质,腐殖质与钙结合能使土壤胶结成团粒结构,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疏松、透气, 保水保肥力强,调节水、肥、气、热的性能好,有利于作物生长。(4)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绿肥施入土壤后,增加了新鲜有机能源物质,使微生物迅速繁殖, 活动增强,促进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有效化,加速土壤熟化。种植绿有有如下几种方式:(1) 单作绿肥。即在同一耕地上仅种植一种绿肥作物,而不同时种植其他作物。如在开荒地上先种一 季或一年绿肥作物,以便增加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利于后作。(2) 间种绿肥。在同一块地上,同一季节

13、内将绿肥作物与其他作物相间种植。如在玉米行间种竹豆、 黄豆,甘蔗行间种绿豆、豇豆,小麦行间种紫云英等。间种绿肥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做到用地养地,如果 是间种豆科绿肥,可以增加主作物的氮素营养,减少杂草和病害。(3) 套种绿肥。在主作物播种前或在收获前在其行间播种绿肥。如在晚稻乳熟期播种紫云英或苕子,麦田套种草木樨等。套种除有间种的作用外,不觉有使绿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生长时间,提高绿肥产量。(4) 混种绿肥。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混合播种两种以上的绿肥作物,例如紫云英与肥田萝卜混播,紫 外线云英或苕子与油菜混播等。群众说:“种子掺一掺,产量翻一番。”豆科绿肥与非豆科绿肥,蔓生与 直立绿肥混种,使

14、互相间能调节养分,蔓生茎可攀缘直立绿肥,使田间通风透光。所以混种产量较高,改 良土壤效果较好。(5) 插种或复种绿肥。在作物收获后,利用短暂的空余生长季节种植一次短期绿肥作物,以供下季作 物作基肥。一般是选用生长期短、生长迅速的绿肥品种,如绿豆、乌豇豆、柽麻、绿萍等。这方式的好处 在于能充分利用土地及生长季节,方便管理,多收一委绿肥,解决下季作物的肥料来源。绿肥作物根部含氮量的多少,因品种不同有很大的差别。据分析,苕子根部含氮量占植株全氮量 的45%左右,豌豆占24%左右,蚕豆约占8%,羽扇豆约占515%,红三叶草约占45%。毕节特色经果林产业发展迅猛核桃种植面积达到 100 万亩金黔在线讯

15、近年来,毕节地区依托退耕还林、“三江源”生态保护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经果 林助农致富, 2009年以来新增经果林70余万亩。尤其是全地区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占全省核桃种植面 积的 70%以上。毕节地区大部分海拔在 1200米至1800米之间,阳光照射充足,雨量充沛,适宜发展核桃、漆树、板栗、樱 桃等特色经果林。特别是核桃以果大、肉厚、皮薄、味香而誉满全国,先后获得“奥运推荐果品”、“中国十大 名核桃”等殊荣。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毕节地区规划提出到 2015 年特色经果林发展到 300 万亩,出台了系列鼓励 政策。黔西县规定在规划区域内种植经果林连片达300亩以上的

16、企业、专业合作社或种植户,前3年每年每亩可 获补助 200元管护费等。这些鼓励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特色经果林产业的发展。 2008年以来,全地区共利用“三江源”生态保护、 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共投入3.75 亿元发展特色经果林。各县市区建设特色经果林产业示范带3 个、 面积28万亩、示范园23个,面积17万亩。示范点分别采取了企业经营、大户承包经营、合作社经营、土地流 转经营等不同的组织、经营形式,为探索全区特色经果林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进行了积极的试验。核桃是毕节果业的主导产业。为保证核桃产业发展有人抓、有人管,地委、行署成立了地区经果林产业发展 指挥部,专职统筹、协调、指导、督促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建设工作。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经果林建 设指挥部,赫章县专门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