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及其防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432757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猪病及其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猪病及其防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猪病及其防治第一节母猪常见疾病猪乳房炎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坏死杆菌、棒状杆菌、结核菌等。这些病原菌的存在加上猪 附近的创伤或被仔猪咬伤导致病原菌侵入淋巴结而发病。此时病猪精神尚好,食欲尚可,只是发病乳区肿大、发热 娩时间过长、母猪过度疲劳;全群仔猪虚弱、吮乳力气不足;被化脓菌侵入感染时均可发生本病。全乳区发病后体 切实做好猪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将可能弓1发乳房炎的病原菌彻底杀灭。 (2)临产前1-2天要给母猪减食,分 :时间要短,使其尽快产完,并及时给母猪饮清水,使母猪体温下降。 (4)要防止乳猪咬伤母猪乳头,可在乳 生乳房炎的可能,要尽可能揉开并排出乳汁,可用鱼石脂加樟

2、脑精的混合液每天涂1-2次。 (6)断奶前几天, 需要大量的钙和磷等矿物元素,这时如果妊娠母猪饲料中供给的钙和磷不足,母猪就会动员本身体的钙和磷来满足 磷的吸收,因此,防止母猪产后瘫痪的主要措施是按照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配制妊娠母猪料,保证妊娠母猪对钙、 大,常呈大面积的地方性和流行性感染,导致大量的妊娠母猪流产、死产和新生仔猪死亡,给规模猪场造成巨大的 乏子宫角、子宫颈闭锁、双子宫体、双子宫、双明道,这些都是难以治疗的,只有在选育过程中进行淘汰,消除畸2、卵巢囊肿:表现发情不规律,青年母猪占一半。治疗:肌肉注射促黄体素200-500 微克/次,注射1-4次 1)先用前列腺素3-5毫克肌肉注射,

3、经3-5天后,阴部肿胀时再注射性腺激素1000单位,大多数在3-4天发情, 性腺激素200-1000单位肌肉注射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单位隔1-2天做一次。 (三)营养性繁殖 安静排卵或形成卵泡囊肿,配种前一周每天给母猪增加饲料,消化能为12兆焦/kg可获较高胚胎存活率。 2 和畸形胎。 VB1: 缺乏时母猪屡配不孕,性机能紊乱、发情不正常、产弱仔。 VB2: 缺乏时母猪泌乳减少,VD:缺乏时母猪泌乳量下降,受胎率降低,易患产后瘫痪,表现流产、死胎、子宫脱,仔猪易患佝偻病。断奶到发情的时间,提高受胎率。 (四)机械性繁殖障碍:主要是母猪受外伤而弓1起胎儿死亡。 (五)疾 成产出木

4、乃伊胎儿。唯一的症状是在怀孕中期或后期胎儿死亡,胎水被吸收,母猪腹围减小。而其它表现为不孕、 一个月感染,胎儿一般不受影响。第二个月感染,弓I起胎儿死亡和重吸收、木乃伊或流产。第三个月感染弓1起流 率为42%。4、非典型猪瘟:猪体免疫力下降,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常弓1起繁殖障碍。妊娠10天感染,胚胎;典型猪瘟的发生。 5、鹦鹉热衣原体病:为地方性流行。病猪或潜伏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均可带毒传染 皮肤发紫、不吃或少食。据我市疫病监测结果分析,每年的感染率趋上升状态。该病可用四环素进行治疗。对初配母猪的危害最大,息之无论是传染性还是非传染性疾病,能弓1起母猪体温升高时,都会弓1起胚胎死亡或流产 间长

5、了即出现木乃伊及死胎多的现象。母猪产后无奶,仔猪死亡率最高时可达100%。少数猪表现耳尖、鼻尖和四 R食、高烧,部分母猪流产或产死胎。9、弓形体病:妊娠母猪发生了弓形体病会出现流产、死胎及木乃伊胎传染病的发生弓1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只要作好预防,即可避免。第二节乳猪与仔猪阶段常见疾病问题。弓I起乳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乳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对饲料中的某些成分产生排斥反应成8 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等病毒病均能导致腹泻。1、仔猪黄痢疾病概述: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 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流行病学:诊断要点:根据其流行情况和症状,一般可作出诊断。流行特点:主要发生 常有发生。因此

6、,有人认为,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因素。临床症状:最急性的,看不到明】 脱水,最后衰竭而见。 病理变化:颈部、腹部皮下常有水肿,肠有多量黄色液状容物和气体,肠粘膜有急性 令疗:发现1头病猪,应全窝进行预防性治疗,若待发病后再治疗,往往疗效不佳。1.抗生素和磺胺药疗法:庆) 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分2次口服。氯霉素,每日每千克体重50毫克,肌注。青霉素8万单位加链霉素 需连用3天以上。2.微生态制剂疗法:目前我国有3种制剂,即促菌生、乳康生和调痢生。三者都有调整肠道菌 早晚各服1次,连服2天,以后每隔1周服用1次,可服6周,每头仔猪每次服0.5克(1片)。调痢生每千克, 彳效

7、。(二)预防:平时应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合理搭配饲料,保持环境卫生和产房温度。母猪临产前,对产房 尔后挤掉头几滴奶,?再放入仔猪哺乳,争取初生仔猪尽早哺喂初乳,使仔猪迅速获得初乳挤体,增强抵抗力。在 K 9 8 7 P三价灭活菌苗,前两种采用口服免疫,后一种用注射法免疫,均于预产期前15-30天免疫(具体 加以预防。 2、仔猪红痢疾病概述: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红痢、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或入型| 开要点: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特点,可作出诊断。流行特点:本病发生于1周龄以下的仔猪,以1 病率相差很大,最低的为9%,最高的达100%。病死率为5%-59%,平均为26%。临床症状

8、:本病的 色坏死组织碎片,有食欲,但逐渐消瘦,于5-7日龄死亡;慢性病例呈间歇性或持续性下痢,排灰黄色粘液便, 红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呈鲜红色。急性病例的肠粘膜坏死变化最严重,而出血较轻,肠粘膜呈黄色或灰色,肠腔 肠粘膜可见1处成多处的坏死带。 防止措施:本病的治疗效果不好,成来不及治疗,主要依靠平时的预防。I 可使仔猪通过哺乳获得被动免疫。如连续产仔,前1-2胎在分娩前已经两次注射过菌苗的母猪,下次分娩前半个 千克体重1 0万单位。每日2次。 3、仔猪白痢疾病概述: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1 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流行病学:诊断要点:根据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

9、流行特点:大肠 低时,就会致病。从病猪体排出来的大肠杆菌,其毒力增强,健康仔猪吃了病猪粪便污染的食物时,就可弓I起发病 f混有粘液而呈糊状,其中含有气泡,有特殊的腥臭味。在尾、肛门及其附近常沾有粪便。当细菌侵入血液时,病彳3周以上。病死率的高低取决于饲养管理的好坏。 病理变化:病死仔猪无特殊病变。肠有不等量的食糜和气4 :猪弓1起肠炎及败血症。临床上以下痢、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腥臭粪便为特征,剖检以肠炎为特征。普遍发生于1 天)、痢特灵(90mg,分三次口服)、以及服铋酶合剂等。预防:猪舍要清洁干燥,分娩前后和哺乳时要消毒。 疗方法外,还有以下疗法:1.挤生素和磺胺类疗法:脒铋酶合剂服。磺胺脒

10、、次硝酸铋、含糖胃蛋白酶等量混合 2-5毫克,每日1次。土霉素服,土霉素1克加少许糖,落于60毫升水中,每头每次3毫升,1日2次。2.里服2-3天。4.大蒜疗法:大蒜50 0克,甘草120克,切碎后加入50度的白酒50 0毫升,浸泡3日, :)也有良好的疗效。(二)预防:改进母猪产前和产后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怀孕期和产后的饲料要含有丰富的! 发育。本病的发生与贫血有一定关系,给仔猪注射挤贫血药(参考科病仔猪贫血),或给母猪喂挤贫血药,不仅可 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台剂(有市售商品)。据报道,仔猪口服碳酰苯砷酸钠,第一周10毫克,第二周20毫克 防,参照仔猪黄痢。4、传染性胃肠炎疾病概述:猪传染性胃

11、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腹泻、 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脱的粘膜,在鼻腔、气管、肺的粘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 。 流行病学:(一)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10日龄以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断奶猪 本病多发于冬季,不易在炎热的夏季流行。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在1周可散播到各年龄组的猪群。 2 4小时,大猪2-40。各类猪的主要症状是:1.哺乳仔猪先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发生剧烈水样腹泻。呕吐多 ,生长较缓慢。出生后5日以仔猪的病死率常为100%。 2.肥育猪发病率接近100%。突然发生水样腹泻, ;度水样腹泻,成一时性的软便,对体重无明显

12、影响。4.母猪母猪常与仔猪一起发病。有些哺乳中的母猪发病后 勺胃常膨满,滞留有未消化的凝乳块。3日龄小猪中,约50%在胃横膈膜面的憩室部粘膜下有出血斑。小肠膨大 :猪黄痢、仔猪红痢、猪副伤寒、猪痢疾鉴别。(一)流行性腹泻发生于寒冷季节,大小猪几利同时发生腹泻,大 :猪白痢混合感染,多发生于8周龄以下的仔猪,大猪为隐性感染。症状与病理变化较轻微,病死率低。应用轮状3 成亚急性。小肠呈卡他性炎症。空肠绒毛萎缩或局部性萎缩病变。能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抗生素和磺胺类药4 、回脱次之,结肠较轻。能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一般来不及治疗。(五)仔猪红痢3日龄仔猪常发,1周龄-4月龄猪多发,无明显季节性,呈

13、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急性型,初便秘,后下痢,恶臭血便。耳、腹及四肢皮I 氏菌。综合治疗有一定疗效。(七)猪痢疾2-3月龄猪多发,季节性不明显,缓慢传播,流行期长,易复发,: 期治疗有效。 防止措施:治疗对仔猪对症治疗,可减少死亡,促进早日恢复。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仔, 2周龄以下的仔猪,可适当应用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物。加用氯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1 0-30毫克 行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猪体的免疫能力。除此以外,在配制乳猪料时可采取以下7个措施来预防乳猪腹泻: 斗中维生素E的用量可以增加到需要量的5-10倍。(3)乳猪体缺乏淀粉酶,对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消化能力较在乳猪料中直接添加酶制剂,

14、加:蛋白酶、淀粉酶、a-聚糖酶、脂肪酶;复合酶加资源复合酶等。(5)在乳,利于乳猪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从而预防乳猪腹泻。 (7)可直接在! 角毒血症,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流行广泛。该病由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 肢划动作游泳状,行走时四肢无力、摇摆不稳,站立时背部弓起、发抖。体表某些部位的水肿是本病的特征,水肿 膜及大脱壁也发生水肿。淋巴水肿、充血、出血。脑水肿,头部、眼睑皮下水肿,呈胶冻样。发病率虽不很高,但 饲料和饲养方法的改变;日粮蛋白质浓度过高;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的不足;气 防疫消毒工作,防止病原

15、性大肠杆菌的侵入。(2)仔猪断奶时要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品种碧硒,日粮硒保持0.3-0.4mg/kg水平,VE保持150-200mg/kg水平。 (4)饲料中添加2%的酸能有效预防本病 ,以预防水肿病的发生。 (5)在发生本病的猪场,可在仔猪料中按a、猪爱胖400克/吨料,连喂5天;b、每 击类泻剂排除肠道的细菌;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药物静脉注射,安钠加皮下注射、利尿素口服,以强心、 啶10ml,将芒硝20g、土霉素片50mg/kg体重同时灌服,一日一次。b、庆福0.3ml/kg体重成消肿王0.2ml/kg体重E 重40毫克服纯土霉素碱,每日一次,连服5天。三、猪群互相咬

16、斗及预防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斗的E 下降26.4%。 猪互相撕咬,有时被称为反不适综合症,因为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均可弓1起猪群的咬斗现象,; 组织坏死,降低胴体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止。猪群咬尾、咬耳发生原因很多,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 低于饲养标准;饲料配合不科学;育肥前期饲料中蛋白质质量不佳;维生素、铁、铜、钙、镁和食盐的缺乏以及纤 首舍环境卫生条件差,有害气体加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浓度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速度降低使猪群产生不 尤水的位置互相咬斗。一栏猪体重大小悬殊太大,体重小、体弱的猪常常是被咬的对象,一旦被咬伤,就会引起所 ,出现外伤,弓I起其他猪只啃咬。体寄生虫:如蛔虫在体作用,也可出现咬尾现象,要及时驱虫。猪贫血、尾尖坏 破坏(如二栏仔猪合并存在两个第一位序),需建立新的秩序。尤其在吃食、睡觉为排序而咬斗,一旦新的秩序建 喂霉败饲料。 (2)合理组群,要将品种、体重、体质和采食量等相近的猪在同圈饲养。 (3)饲养密J通风良好。 (5)仔猪断尾: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