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431735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项选择题课后达标检测 6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时间: 50 分钟 )1. 下图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 .被动运输2.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 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3.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如右图所示 (开始时状态 ),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 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

2、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B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D 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3. 人体正常红细胞是呈两面凹陷的圆饼状,现将人体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 b、 c 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 . abcB. accbD. ab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B .细胞液 若 ; 若 (4) 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 的可能原因是:; 。课后达标检测 61. 解析:

3、选C。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 故应为主动运输。2. 解析:选B。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 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 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 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 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3. 解析:选B。加酶前,漏斗内溶液浓度高于漏斗外,水分子向漏斗内部扩散的较多,漏斗液面上升;加酶后, 蔗糖水解为单糖, 摩尔浓度增大, 使液面继续上

4、升, 后随着单糖逐渐进入烧杯, 而使漏斗内溶液浓度下降, 液面下降。4 .解析:选B。由于a、b和c内的细胞分别处于膨大、皱缩和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因此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是 acb。5. 解析:选A。变量是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其中由实验者操纵或给定的量称做实验变量,选项中 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属于实验变量。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属于因变量。 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 数据属于无关变量。6. 解析:选C。根据d糖蛋白可判断,有 d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质壁分离时,水分子主要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而 a表示通过自由扩散水分子运入细胞;动作电位时,Na*内流,而b表示运出细胞

5、,故 A、B 错误; c 物质是逆浓度梯度运入细胞的, 而跨膜运输方式中只有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是按照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C 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D 错误。7. 解析:选D。有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是以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大分子有机物一般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11. 解析: (1)漏斗内液面的上升是由水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引起的,因此,由图甲中漏斗 内液面上升可知,b液体的浓度大于 a;图乙反映的是随着吸水时间的延长,漏斗内液面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这是由浓度差缩小造成的。考虑到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a侧的浓度小

6、于b侧。(2)图甲中c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将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视作一层半透膜,结构中充满的液体 是外界溶液, 由于无法判断细胞是在吸水还是失水, 因此, 无法确定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 系。 (3)对植物细胞而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且细胞壁的弹性有限,因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当细胞因吸 水体积增大到细胞壁所能膨大的最大限度时,细胞将不再吸水。(4)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和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 也可能是由于细胞壁的束缚, 虽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液泡体积也不再增 大。答案:(1)小于下降小于 (2)外界溶液 D (3)不能细胞壁对原生

7、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4)不一定12. 解析: 物质 A 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 B 物质为载体蛋白,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图乙中,曲线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物质运输方式与A相同。图甲中细胞膜的结构图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图乙中曲线反映的是自由扩散, 而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膜两侧的浓度差; 曲线反映的是主动运输, 而影响主动运输的主要因素有能量和 载体数量。答案:(1)主动运输 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 nI (2)电子显微镜流动镶嵌模型(3)载体蛋白氨基酸 (4)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载体数量和能量13. 解析:

8、 本题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自由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 ATP;协助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 需要载体但不消耗 ATP;而主动运输 一般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 需要载体也消耗 ATP。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人体的心肌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答案: (1)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2)都需要载体 (3)都要消耗能量 (或都要消耗 ATP)(4)协助扩散膜外葡萄糖浓度大于膜内主动运输 膜外葡萄糖浓度小于膜内改变形状14. 解析: 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的原理是,水分子可以通过渗透作用由低浓度的溶液进入高浓度的溶液。 如果低温可以抑制渗透作用, 则 1 组漏斗内的液面高度高于 2组; 如果低温促进渗 透作用,则 2 组漏斗的液面高度高于 1 组;如果温度不影响渗透作用,则两组液面等高。若低温影响了物质的跨 膜运输, 则低温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也可能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从而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答案:(1)渗透(2)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环境温度漏斗内液面高度的变化(3)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使运输速率减慢 2 组漏斗内液面高度比 1 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