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楼处电气设计标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431715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楼处电气设计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售楼处电气设计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售楼处电气设计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售楼处电气设计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楼处电气设计标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设计依据1.建筑概况:2. 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二、设计范围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智能化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背景音乐、门禁、闭路电视等弱电系统)。泛光照明系统、景观照明系统等请营销根据需求进行核实设计范围,并提出每个系统的具体要求。三、低压配电系统1.负

2、荷等级:本项目为三类建筑。最高电力负荷等级为二级。安全防范系统电源、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二级负荷采用EPS供电。2.负荷估算:按单位容量法进行负荷估算:用电指标为W/m2,本工程总的设备容量Pe=kW,计算容量Pj=kW。3. 供电电源:引自10kv箱变。4. 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5. 普通电缆线路采用阻燃型交联聚乙烯电缆。应急照明配电线路采用耐火型交联聚乙烯电缆。电缆在封闭式防火桥架内敷设,至设备末端穿钢管保护。6. 插座采用250V/10A的安全型双极和三极组合插座。照明开关采用250V/10A的跷板型开关。7. 防控制室等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的应急照明保持正常照度、其

3、他场所的应急照明按照正常照度的10%15%设置。四、照明系统照明种类: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景观照明、泛光照明照度标准:1. 灯具、光源:办公室、接待洽谈区设高效节能格栅荧光灯具,配置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大于0.90,显色指数(Ra)大于80,色温为4000k。卫生间内照明采用紧凑型节能筒灯。设备机房采用控照式日光灯,功率因数大于0.90。2. 照明控制:照明采用现场控制。3. 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灯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灯采用区域集中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集中供电的应急照明系统,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大于30分钟。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平时处于点亮状态,火灾时,应急照明灯由消防控制室点亮。应急

4、照明按照正常照度的10%15%设置。4. 值班照明:利用应急照明灯作为值班照明。5. 预留景观照明、泛光照明、室外活动、标识字、电动卷帘等电源。请营销确定室外活动位置及供电需求四、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1、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防侧击雷,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2. 接闪器:在屋顶采用e10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屋顶避雷连接线网格不大于12mX8m或10mX10m。3. 引下线: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内两根e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绑扎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距室

5、外地面上0.5m处设测试卡子。4. 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如金属通风管、屋顶风机、金属屋面、金属屋架等均应与避雷带可靠焊接。5. 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6. 电源进线、弱电设备进线配线箱内设置浪涌电流保护器。7. 本工程设总等电位联结。8、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电源进线处做重复接地。电力设备的保护接地,弱电机房的工作接地,建筑物防雷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所有安防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五、建筑智能化设计(一)设计依据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智能建筑设计标

6、准GB/T50314-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95-200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其他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程及标准。(二)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按照规范进行设计)2)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3)闭路电视系统(请营销确认是否需要开通有线电视,及闭路电视的位置);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监控、门禁系统)5)背景音乐系统(室内外),通过系统编程器可以进行分区广播,传声器可作通知等上述系统请营销根据需求确定具体点位和要求六、电气节能及环保措施:1根据照明场所的

7、功能要求确定功率照度密度值,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要求设计。2采用高光效光源、高效灯具及高效的灯具附件(镇流器)。一般工作场所所采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3满足灯具最低允许安装高度及美观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灯具的安装高度。4单相照明负荷尽可能均匀平衡到三相负荷中,以减少电压损失,影响光源的发光效率。5充分利用自然光,有外窗时,照明灯具的布置对应使用功能按临窗区域及其他区域合理分组,并采取分组控制,对建筑物的走廊(道)、楼梯间等照明、采用带感应控制延时照明开关进行控制.6选用绿色、环保且经国家认证的电器产品。在满足国家规范及供电行业标准的前提下,选用高性能配电设备,选用高品质电缆、电线降低自身损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