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43153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融让梨》读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孔融让梨》读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孔融让梨》读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孔融让梨》读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孔融让梨》读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融让梨》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融让梨》读书笔记.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融让梨读书笔记孔融让梨读书笔记孔融让梨读书笔记1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了孔融为家人让梨,自我吃小的,给人家吃大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要团结友爱,尊敬长辈。我的同桌王泽亮有个双胞胎哥哥叫王泽阳,他们在和父母吃早饭时,早饭不多,最后还剩一个生煎,父母要他们两兄弟吃,他们互相推辞后,最后给了父母。这样的家庭气氛,多让人感动呀,这两兄弟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孔融吗?他们尊敬长辈,因为父母要去工作,体力消耗大,容易饥饿。我很喜欢看寓言故事,最近看了一个故事:有两只小羊,过独木桥,谁也不让谁,还互相斗殴,最终谁也没有好果子吃,纷纷落入水中。这个故事与孔融让梨构成了比拟,孔融为家人让梨的孝心让后人们一向流

2、传至今,广为流颂,而这两只小羊过独木桥的故事,虽也被人们流传,但是却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反面教材,人们经常用这个故事来挖苦那些不懂谦让的人。在生活中,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每次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小时候我将这些含“爱”的食物囫囵吞枣的吃进肚里,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而此刻,有时还是这样,认为父母就是就应给我的。但是,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实在是太惭愧难当了。从此之后,父母得我的食物,我也会让给父母。而且还感到,互相谦让,还能增加生活气氛,增强亲密感,其乐融融。我们都就应让长辈与亲人得到快乐,自我随后。“百善孝为先”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就应明白。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

3、人。我们从点滴起,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孔融让梨读书笔记2今天晚上我读了五子登科的故事,故事中讲到窦禹钧年轻时,他没学好,他家里很有钱,他还贪得无厌,盘剥穷人,后来他改邪归正,不在做坏事,开场帮助穷人,他有了五个儿子后,对儿子严格要求,使他们 一个个安康成长,都当了大官。在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两个成语:贪得无厌:贪心很大,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改邪归正:改正错误的行为,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指不再干坏事。我还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中讲到孔融四岁的时候,一次有人送来一筐梨,他和几位哥哥挑梨,他自己挑了一个最小的,他从小就知道礼让,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在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两个词组:孝敬

4、:对长辈孝顺尊敬。尊敬:重视而且恭敬的对待。恭敬:对长者或客人尊重而有礼貌。孔融让梨读书笔记3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它讲述了:有一天,孔融的父亲给了孔融一个大梨,孔融就把大梨给了哥哥,父亲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大梨给哥哥呀?”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父亲又给了孔融一个大梨,孔融给了弟弟,父亲又问他:“你为什么要给弟弟呀?”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应该让着他。”以前,妈妈买了好吃的,我觉得大的好的理所应当就是我的,我和哥哥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东西争得面红耳赤。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学习它,但不能凡事都谦让。比方:学习上我们要你追我赶,互相比拼,这样我们才能

5、共同进步。孔融让梨读书笔记4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书。读完,我大有感触。书中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入的故事是孔融让梨。这篇小故事主要写了东汉末年鲁国一个叫孔融的四岁孩子让梨给兄长的故事。他家有六个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儿,因为他性情活泼、随和,大家都喜欢他。虽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妈妈对他们每个人的要求都很严格:要勤奋读书;对人要懂礼貌;说话要和气;无论什么事,兄弟们都要互相谦让,不要光想着自己;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孔融年纪虽小,爸爸和妈妈的话,他都铭刻于心。他喜欢做事,总抢着扫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讨人喜欢。在孔融四岁那年,爸爸的一个学生

6、来看教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再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答复:“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答复直夸奖他。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读完这个故事,我心想:四岁的孔融,都如此的懂礼貌,懂得谦让的礼仪,那我们小学生不是更应该懂礼貌,懂得谦让吗?看看这个故事,看看四岁的孔融,再看看我自己,真是自叹不如!以前在家吃饭时,我总是任着自己的性子,只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从来不管

7、爸爸妈妈喜不喜欢吃,有没有吃。吃完后,也总是嘴一擦,碗一放,抽身就走,从来没有跟爸爸妈妈礼貌地打个招呼。如今想想,我的行为是多么的让人惭愧呀!再想想孔融,四岁的孔融,十岁的我更是自愧不如!读了这个小故事后,我便决定要向孔融学习,做一个懂礼貌,懂谦让的好孩子。平时,在日常行为上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这样的品质将会让我受益终生!孔融让梨读书笔记5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让梨,我读后很有感触。这个故事说的是: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聪明,也很懂事。在他四岁时,有一次,爸爸拿回来一袋梨,给孩子们吃。爸爸让孔融来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给了爷爷奶奶,把比拟大的给爸爸妈妈,把其他的给了哥

8、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给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看到这里,我的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个仅有四岁的小孩竟那么懂事!想到这儿,我的脸上一阵发烧,不禁惭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别!怎么回事?听我渐渐道来。我天生喜欢读书,我家也正好在少儿图书馆附近,我便有事没事就到图书馆借书,但我一般喜欢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着要去借书,便缠着爷爷跟我去,但爷爷因为在烧开水,而且弟弟一人在家,需要有人照顾,所以爷爷烧完开水就要去照顾弟弟。但我却不懂事,一个劲地缠着爷爷。爷爷非常生气,批评了我,我还不服气,也小声嘀咕了几句。唉,如今想起来多懊悔啊!爷爷是多么疼爱我啊,我却那么不尊重他老人家。再看看人家孔融,人

9、家四岁就懂得尊老爱幼,我十岁了还那么不懂事,惭愧啊惭愧。尊老爱幼,是多么伟大的美德啊!它能让每个人都对你刮目相看,快学会这一种美德吧!这样才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让你的生命更加有滋有味。孔融让梨读书笔记6我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觉得孔融不仅聪明能干,而且很懂得尊敬长辈,和哥哥姐姐团结友爱。爸爸要他分梨,他把最大的分给爸爸妈妈,而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四岁的孔融知道这样做,我们比他大多了,更加应该懂得讲文明、礼貌。教师经常教我们要尊敬长辈,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今后,我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孔融的行为。孔融让梨读书笔记7这个故事,恐怕是无人不知,无所不晓的,我也很早就知道这个故事。然而,当我今天

10、重新重温这个我已听了无数遍的故事时,我却思绪万千。三字经里说:“融四岁 能让梨”无疑,这是件小事,但在我4岁时,我让过梨吗?11年来,我让过梨吗?没有。因为小时候总觉得没事么。4岁的孔融就是我的典范,教我们“孝”和“德”,或许因为这个,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才流传至今吧。当今社会,在小时候,恐怕已经没有人知道父母的艰辛,都只有在为人父,为人母后,才明白当年做父母的痛处。父爱和母爱是世上付出得最多,但回报得却是最少的。有时,哪怕是一句话,一封信,一个礼物,都会让父母异常感动,甚至眼泪夺眶而出。好好的孝顺父母吧,哪怕是一句问候的话,一张总分值的试卷,一张节日的贺卡,或是像孔融那样让梨所以,从如今开场,好

11、好孝顺父母吧!孔融让梨读书笔记8我今天读了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故事讲的是古代有一个四岁的小孩叫孔融,有一天他们家里来了一位客人。父母让孔融分梨,虽然孔融只有四岁,他却知道把大的分给父母兄长,最小的留给自己吃,我觉得孔融真了不起,他生活在那么遥远的古代,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生活在新时代,就更应该做到了。这时爸爸买了一个大西瓜回来了,爸爸把最大的一块给了我,我接过来没有吃,而是给了妈妈,爸爸妈妈看我这么懂事,开心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孔融让梨读书笔记9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我兴致勃勃地读了孔融让梨一章节,让我深受启发。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孔融在六岁那年,他的妈妈买回来了一些大大的

12、、甜津津的、水淋淋的黄梨,洗得一干二净后,让孔融来分发给他的五个哥哥和他的姐妹们,而却留下了一个最小的黄梨给自己,妈妈非常不明白:孔融,你为什么留下一个最小的黄梨给自己,小的不好吃,大的好吃极了。孔融笑了一笑说:教师说过,要尊老爱幼,所以大的你们吃吧!妈妈听后,连忙点了点头,说:你是一个礼让的好孩子。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尊老爱幼,把好的东西让给别人,令我万分敬仰。如今有不少小孩子被父母称为心肝宝贝,非常地溺爱,所以孩子们把懂礼貌这三个字忘记得一干二净,认为自己吃的、穿的是最好的,只以我为中心。 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也有缺乏的地方。一次,在过年的时候,我明知妈妈刚下班回家,已经口干舌燥了;虽然家中还

13、有一瓶果汁,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果汁就一饮而尽了,完全不理爸爸、妈妈,喝完还要他们再去买。想想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不由惭愧了。这个故事,使我深深认识到自己的缺乏,所以,我希望,像我一样的孩子们能改正自己自私的缺点,多向孔融学习。孔融让梨读书笔记10这个故事讲的是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和孝顺,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小的留给自己。想想我们自已生活中,有没有做到这些?我们这些孩子在家里都是大人围绕着我们转,我们还老是不听话,一点都不为大人着想,其实大人也是为了我们好,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们要向孔融学习,做一个孝顺父母长辈的孩子。孔融让梨读书笔记11今天我和妈妈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故事里面讲的

14、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大家都好奇的问他,你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答复,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应该吃小的啦。大人们听了都称赞孔融是个懂事谦让的好孩子!这个故事并不是叫我们让一个梨,而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应该学会谦让,要多关心别人,不要光想着自己。我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有谦让精神的,有爱心的人。孔融让梨读书笔记12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孔融让梨。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 尊老爱幼。文中说孔融有哥哥和弟弟,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买了梨,由孔融负责分梨给大家,

15、他把大的梨都分给了哥哥和弟弟,自己留了一个最小的。他父亲看到后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比哥哥小,所以拿了小的,父亲又问他,那弟弟不是比你小吗,为啥分到大的梨,孔融答复说,弟弟小,自己是哥哥,应该把大的梨让给弟弟吃。后来,孔融的这件事情一直被后人称赞。当我看完这个故事后,我很惭愧,当时的孔融应该比我如今要小,他已经懂得谦让,而我呢?什么好吃的我都一个人吃,也想不到要给爸爸妈妈留一点或和兄弟姐妹分享。如今,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应该学会谦让,学会分享,不能自己独吞好吃的;在学校里也不能斤斤计较的,同学碰了我一下,我也要碰他一下。这样的例子在我生活中有不少,我以后要改掉身上的这些不好的习惯,学习孔融谦让的精神尊老爱幼。孔融让梨读书笔记13孔融让梨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鲁国,一名叫孔融的小孩既聪明又懂事。有一天,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母亲叫孔融及七个兄弟挑梨,弟弟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梨,但是孔融却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好、吃吧。”父亲又问:“那弟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他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给他大的。”读到这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事中,孔融的一举一动,再加上那惊人巧妙的答复深深的吸引了我,从这可以看出他格外的懂事,礼貌,实在令人印象深入语句中,洋溢这可贵的最老爱幼的高尚品质,蕴藏着一种谦让的美德。孔融很小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