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培训计划(2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430596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应室培训计划(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供应室培训计划(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供应室培训计划(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供应室培训计划(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供应室培训计划(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应室培训计划(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室培训计划(2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应室培训计划1、按照二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完善各项工作。落实岗位职责,做到周有检查,月有汇总,年有质量目标,工作质量控制能体现持续改进。2、继续落实规范要求,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持续质量改进,无菌物品的合格率达到_%。3、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物品的无菌的供应。4、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教育,强化自我保护意识。5、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需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6、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业务学

2、习计划,每月业务学习一次,半年考核一次,参与率_%。对科内人员的前瞻性的安全意识进行培养,注重全科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科内人员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7、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工作琐碎,环境差,易出现烦躁、抑郁、影响工作质量的情况,计划_年能不定期对科内人员的进行心理指导。8、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9、完善应急预案的处理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并对核心制度,应急预案进行_培训。9、_年科内部分人员的消毒供应岗位上岗证到期,计划去省内进行分批进行培训。cssd培训计划1、_月培训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2、_月培训消毒供应中心各个应急预案及应急预案的演练。3、_月培训消毒供应中心的

3、工作质量控制标准。4、_月培训消毒供应中心的三项行业标准5、_月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的沟通。6、_月手术器械的检查包装及塑封物品的检查包装.7、_月新版消毒技术规范的部分内容。8、_月消毒供应中心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9、_月特殊器械的清洗,外来器械的检查包装和登记及各项监测的内容。10、_月各班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11、半年理论考试一次。12、_月cssd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13、_月新技术、新理论。供应室培训计划(二)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一)供应室工作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应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二)负责全院各科室无菌器械

4、、物品、敷料的消毒供应工作。供应的医疗器械,做到及时、准确、适用和绝对无菌。(三)每日下收下送,临时急用电话通知,及时送到科室。临时借用的物品,应办好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四)各种用过的物品,由各科室先行初步清洗消毒后方可入供应室。传染科用过的物品,应经传染科严格消毒处理后再与供应室交换。(五)所供敷料应符合临床要求,包布、治疗巾、洞巾保持清洁无损,每次用后一律换洗,严禁移作他用。(六)所有包装消毒物品,必须标明品名、包装者与核对者编号、有效期及消毒时间,以便检查。(七)各种治疗巾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或有效日期。包内各种物品要认真核对,不得有误或遗漏。每日严格检查,凡消毒物品失效或接近失效

5、期,须重新消毒保存。(八)回收的金属器械应及时上油,防止锈蚀损坏。刀、剪等锐利器械,须单独妥善保管,并经常检查、保养,保持清洁、通畅、完好无损。(九)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物品,应按要求及时回收、消毒、毁形及做好终末处理。(十)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储存区。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不得交叉混放或迂回传递,防止交叉感染。(十一)对所有的物品器材应建立帐目登记、请领、下发、报废及赔偿制度。专人负责,定期清点,定期保养,防止生锈、损坏、丢失,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赔偿或补充。(十二)定期深入临床各科检查常备无菌物品质量、数量,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十三)每日工作完毕整理室内卫生,保持工作间

6、清洁整齐,物品放置有序。(十四)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化验单保留。(十五)部分无菌物品,适量多备,以供“_”发生时急用。消毒供应室护士职责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分工负责医疗器材的清洗、制作、包装、消毒灭菌、保管、下送和回收工作。2、经常检查各种器材是否性能良好适用,如有损坏或需增补者,及时向护士长报告。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各班工作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严防差错事故。4、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护理科研,不断提离消毒供应工作质量。5、指导工人进行医疗器材、敷料的清洗、包装及消毒灭菌工作,参加实习护士的实习带教工作。6、协助护士长请领各种医疗器材、敷料、药品和进行

7、有关登记、统计工作。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7、参加值班和清洁卫生工作。常用器械检查方法检查器械的完好性、灵活性、咬合性1.有关节器械检查:关节活动要顺畅,检查咬合功能:咬齿完整,松紧合适,对合整齐,尖端部分要紧密闭合无扭曲或变形,边缘圆滑无磨损;检查器械的锁齿:可将钳子夹紧橡胶管,然后抖动,自动弹掉者废弃;亦可将器械卡锁在第一齿的位置,持着器械的另一端,而以锁齿的部位在手掌上拍打,如果器械因此而弹开,则表示齿琐功能不佳;检查器械的张力:把器械合并,两边齿干上琐齿间应有_mm左右的距离,若发现关节较紧,可用水溶性润滑剂喷沥在表面及关节上。2.持针器检查。其颚面之咬合无磨损,取一

8、根与持针器相称的缝合针,持针器咬住缝针,将其卡琐在第二锁齿的位置,试着摇动缝针,如果缝针可以用手轻易地抽出,则表示持针器功能不佳。3.剪刀检查。剪刀应锋利,不可有钝、卷曲、缺口的现象;需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隙,柄干是否对称,关节松紧合适不应自动弹开,螺丝有无松动;5cm以上的剪刀,必须能够以刀尖处一次剪齐四层纱布;5cm以下的剪刀,则应以刀尖处一次剪齐二层纱布;但眼科剪刀不用此法检查,以防损伤精细器械。4.穿刺针检查。穿刺针应锐利,斜面平整,间端无挂钩与卷边,用注射器注入空气和_%的酒精,以检查针头通畅程度,应去除针头中的水分。5.金属气管导管检查。金属气管导管由外管、内管、管芯三部分组成;

9、检查时,将内管插入外管,其内管长度应比外管长度短1-_mm;管芯的尖端要求椭圆形,插入外管内椭圆部分应突出外管0.5cm,其周围必须完全密合;内外管上的固定器必须灵活、易转动,但不可太松以免脱落。包装操作流程_包装坚持三查七对(准备时查、包装时查、包装后查,对名称规格、数量、清洁度、完好度、有效期、签名)。2.盘碗盆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包装时应打开盖子;若需多个物品一起包装时,所有器皿开口应朝同一方向;器皿之间用吸湿纱布或用吸水纸隔开,一利于蒸汽的穿透。3.需拆卸的器械必须拆卸;有关节的器械必须打开关节;锐器应加保护套;管腔类物品须盘绕放置,不可打折,接头开关须打开,以保持管腔通畅。4.使用无

10、纺包装材料或棉布包装材料时,不得少于两层;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密封宽度大于_mm,保证热封严密完整。5.物品包必须包装严密,捆扎松紧适度,每一包内放指示卡,外贴指示胶带;每包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者、核对者代号或姓名、灭菌器锅号、锅次等;手术器械包外需贴信息卡。_包重量和体积:器械包不超过7kg,敷料包不超过5kg。包体积:使用下排汽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包的体积不超过30cm_30cm_25cm。使用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包的体积不超过30cm_30cm_50cm。压力蒸汽灭菌物品装载操作流程1.装载量真空型压力灭菌器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_%,预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_%,以

11、防止小装量效应。2.尽量做到同类物品同锅灭菌。不同物品同锅灭菌时,纺织类与管道类物品放上层金属类器械放下层,大包放上层,小包放下层。3.装载时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蓝筐,灭菌包不直接接触灭菌器的内壁及门;各灭菌包之间需相隔2.5cm;最上层灭菌包距灭菌器顶部需相隔7.5cm;器械包与自动启式筛孔容器应平放;盘盆碗类包应稍向前倾斜、测立或倒立;纺织类包应竖立;玻璃瓶与管腔类包应开口一致并开口向下或侧放。4.真空型灭菌器按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每日灭菌前必须空锅做b-d试验,检测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b-d试验通过后该锅方可使用。5.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适用于少量、应急物品的灭菌。灭菌时物品必须裸露。不适宜常

12、规灭菌。下排气式灭菌器操作流程1.将“进水阀”打开,使水位升在高水位处,关闭进水阀。2.打开电源。3.将“电气/蒸汽”开关拨至电热位置5.调解疏水阀,排尽冷空气。6.当温度升到规定值时,观察计时情况。7.时间到,报警。关闭“内进”“电气/蒸汽”开关,关电源。8.门打开一条缝,干燥_分钟,戴无菌手套,取出物品,置于卸载车上。9.检验合格后,存于无菌物品存放间。灭菌物品卸载操作流程1.戴无菌手套取出灭菌包2.灭菌包未完全冷却前,不要放在冷台面上或冷空气入口的地方冷却,以防产生冷凝水,造成湿包。3.检查灭菌包的完整性、干燥情况。如有破损、湿包视为灭菌失败。4.检查化学指示胶带变_况,未达到标准要求或可疑时,应重新灭菌处理。5.灭菌包掉地、或误放不清洁处、或沾有水液,应视为污染。6.每锅灭菌处理完成后,应做好记录,其内容包括灭菌包的灭菌日期、种类、数量、灭菌温度、时间、压力、操作者等并存档。7.冷却后的灭菌物品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区灭菌物品存放操作流程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2.无菌物品必须储存于灭菌物品存放区,并由该区人员放置。3.无菌物品必须仔细检查,符合要求方可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区储存;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拆除外包装方可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区储存。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