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427653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75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周伟陈宝昆(西南林学院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中心,昆明650224 )摘要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系的核心部位,是云南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一个湿地类型保护区。从全球范围来看,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则属于低纬度、高海拔,由森林生态系统涵养的高山冰渍湖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由于横断山系在地质史上未曾受第四纪冰川大面积覆盖的影响,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被公认为是物种的保存中心和形成中心。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植被类型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均极高,且有较多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保护区碧塔海片区内无人居住,

2、纳帕海片区少有人住,基本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因此,该保护区有着较高的保护价值。关键词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云南1 前言碧塔海和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均位于云南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境内,始建于 1981年, 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时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和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保护区业务一直由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统一管理。两保护区成立之初,曾于 1982年请云南省林业厅林业勘察五大队(现云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大理分院)进行过初步资源调查和总体规划。此后,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云南和国内其他省份一些大专院校及农业和林业调查规划等

3、单位陆续展开了对该地区生物种类的调查,区域性专著较系统地记述了中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褚新洛,1989;褚新洛等, 1989,1990;杨大同, 1991;杨岚, 1995)。 19811985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对横断山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大规模综合考察,考察报告已分类群或专题相继出版,对了解碧塔海和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均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陈世骧, 1992,1993;唐蟾珠, 1996;赵尔宓等,1997;陈宜瑜, 1998)。虽然此次考察覆盖了碧塔海和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的全部范围,但因横断山涉及的范围广泛,各专题不可能在这两个保护区展开详细的调查工作且调查年代较为久远,

4、资源状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更有效地实施对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高碧塔海和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对内争取国家财政经费,对外以利于争取国际保护组织的关注与合作,地方政府决定将碧塔海和纳帕海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从实质上合并为一个统一整体,名称定为“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为了进一步摸清资源状况,有必要对碧塔海和纳帕海自然保护区作一次较全面的综合科学考察。西南林学院受云南省林业厅和地方政府的委托,主持开展了“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考察内容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湿地植被、森林和灌丛植被、种子植物区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76珍稀濒危保护

5、植物、资源植物、蕨类植物、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昆虫、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社会林业、旅游开发等近 20个方面的内容,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科学手段制作了相关的图表。全部工作于 2001年6月全面展开,于当年年底结束。但鸟类、鱼类、昆虫、种子植物区系等专题早在 1998年或稍后即已开始此地区的野外考察工作。每一专题按照各自学科特点和贯用的野外工作方法,或采标本,或作样方(样线),或作保护区周边社区调查。本文为保护区综合考察的一总结性概述。2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概况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由碧塔海片区和纳帕海片区两部分组成,总面积33070.3 hm2 。碧塔海片区的地理坐标为9954231

6、000859E,274635275725N之间,面积26869.22hm,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1.2%;纳帕海片位于993543994056E,274758275500N之间,面积为 6201.1 hm 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18.8%。该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境内,处于横断山系的核心部位,是云南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一个湿地类型保护区。从全球范围来看,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则属于低纬度、高海拔,由森林生态系统涵养的高山冰渍湖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高山和亚高山草甸、沼泽和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栖息于其中的动物为主要目的。保护对象有:高山亚高山

7、草甸、沼泽、高原湖泊、河流等湿地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以中甸叶须鱼(Ptychobarbus chungtienensis)为代表的高原珍稀特有鱼类和其它珍稀动植物资源;以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黑鹳( Ciconia nigra)、白琵鹭( Platalealeucorodia)、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灰鹤(Grus grus)、大天鹅(Cygnus cygnus )、斑头雁(Anser indicus)、灰雁( Anser anser )、针尾沙锥( Capella megala )和凤头麦鸡( Vanellusvanellus )等为代表

8、的水禽及其栖息环境;原始的高山和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森林生态环境.3 湿地及其生物资源3.1湿地特点及其植被组成3.1.1低纬度高海拔亚高山沼泽草甸和高原湖泊湿地本保护区以纳帕海、属都湖和碧塔海3个高原湖泊为中心,保护区范围内最高海拔为4159m,最低海拔为 2380m,相对高差达 1815m。在湖的周围有面积较大的沼泽草甸,主要分布于亚高山中上部海拔 30004000m的山地,有时局部下降至 2800m,或上升至 4200m。沼泽草甸和高原湖泊湿地分布面积分别占保护区的 13.7%和4.6%(表 1)。沼泽草甸,甚至草甸一般都很小,很少大块成片分布,多以“林间草地”的形式分布在局部低洼之处,诸

9、如高山湖泊、溪流两岸和水沟附近等。这是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湿地不同于其他湿地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沼泽草甸植被具有以下群落特点: (1) 群落具明显的季节变化,且有华丽外貌;群落不高 ,一 般 为 10 20c m。 ( 2 ) 种 类组 合比 较 多 样 ,但 均 为湿 生 性 草 类 , 如莎 草 科 的 苔 草 属(Carex)、扁穗草属( Blysmus)、荸荠属( Eleocharis );灯心草科的灯心草属( Juncus)、地杨梅属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价值77( Luzula ) ; 禾 本 科 的 发 草 属 ( Deschampsia) 、 甜 茅 属 ( Glyceri

10、a ) ; 蔷 薇 科 的 地 榆 属( Sanguisorba );毛茛科的金莲花属( Trollius )、立金花属( Caltha ) ;报春花科的报春花属(Primula ) 等等为常见种类。富含特有种,诸如云南金莲花(Trollius yunnanensis)、海仙报春花( Primula poissoni)等等。 (3) 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壤通气性差,植物的根系都比较短而向地表伸展,有些植物有匍匐枝,如矮地榆(Sanguisorba filiformis)、灯心草( Juncus sp. )等。 (4)在小湖泊或水塘附近,因水位的梯度顺序,植被常常形成以湖心为同心圆的环带。表 1土

11、地资源利用结构现状2( 单位: hm)地 类水域沼泽+草甸草地森林灌丛农地总面积碧塔海片323.32135.12108.719692.42610026869.5纳帕海片1199.62386174.82133.20307.56201.1小 计1522.94521.12283.521825.62610307.533070.3百分比 %4.613.76.966.07.90.91003.1.2大面积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保护区面积最大的是寒温性针叶林中的云冷杉林,主要分布在保护区海拔 32004000m范围。由于海拔较高,人口稀少,这一森林类型至今仍保持着较原始的状态。大面积的天然原始云冷杉林中,许多林木

12、的胸径超过100cm,最粗的达到 130余厘米,树高最高达到 42m。这一区域,是云南目前保存最原始的、重要的云冷杉林区之一。保护区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属于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类型,与云冷杉林呈镶嵌分布,大致分布在海拔 30003700m之间,主要分布于该海拔段向阳坡面的土层瘠薄,土壤石砾含量较大的地段,常常与云冷杉林形成点缀性的镶嵌分布。3.2湿地动物资源3.2.11沼泽湖泊湿地鸟类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 99种,隶属于 14目34科,加上历次科学考察及文献记载分布于该地区的鸟类,共计 171种,隶属于 16目38科。如果按森林、灌丛草甸、农田耕作区和湖泊沼泽等 4类生境类型,将鸟类进行划分,森

13、林鸟类有 114种,占已记录鸟类总数的 82.5%;灌丛草甸鸟类有 52种,占 30.4%;湖泊沼泽鸟类 41种,占 24%;农田耕作区鸟类 33种,占 19.3%(因有些鸟类可以活动于多种生境,故各生境鸟类种数之和高于已记录鸟类总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西部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上,高山湖泊及周边的沼泽湿地是水禽和涉禽等鸟类迁徙途中良好的食物补给站和越冬地,也是少数几种水鸟的繁殖地。本次调查发现,在湿地生境分布的鸟类以旅鸟和冬候鸟占优势,达31种,占湖泊沼泽鸟类的 75.6%。碧塔海保护区常见的越冬鸟类有黑鹳、斑头雁、白尾海雕、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普通秋 沙 鸭

14、 ( Mergus merganser ) 、 白 眼 潜 鸭 ( Aythyanyroca ) 、 黑 颈 鹤 、 赤 麻 鸭 ( Tadornaferruginea)等,偶见越冬鸟类有大天鹅、白琵鹭、灰雁、苍鹭(Ardea cinerea)、大白鹭( Casmerodius albus )等。旅鸟有红脚鹬( Tringa totanus )。纳帕海的湿地主要以沼泽为主,并有一定面积的亮水域和高草群落,其中鱼虾众多,为游禽和涉禽提供了广阔的觅食场所和隐蔽条件,仅游禽(雁鸭类)的数量就有上万只,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猛禽,如白尾海雕、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 )、秃鹫( Gyps fulvus )等以及鸦科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78类,如小嘴乌鸦( Corvus corone )、达乌尔寒鸦( Corvus dauuricus )、红嘴山鸦( Pyrrhocorax pyrrhocorax )等来觅食。由于自然环境的优势,所以吸引了大量的鸟兽在此繁衍生息,并成为多种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