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5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42757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5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1.科内质控院感小组认真负责、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尤其是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落实及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正。2.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符合血液透析基本标准、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3.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4.严格查对制度,对前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5.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做好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6.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书写,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7.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及时检测,如发现漏检,及时补检,提出整改措施。8.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和记录,

2、及时登记、监测,如发现漏检,及时补检,提出整改措施。9.科室各项培训,落实实处,培训后考核,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交整改措施。10.医护人员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在医院各项培训制度的学习下,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并以此切实提高透析质量。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11.调动患者参与,以问卷、交谈等方式了解他们对医院及渴死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二)为了切实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坚持质量教育。科室每月进行一次。其内容应随质

3、量管理的深入而循环渐进。通过质量教育,明确实行质量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自己的工作在质量形成中所取的地位,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时刻保持强烈的质量意识,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建立质量管理组织。科室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纳入科室、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3、搞好质量信息收集工作,逐步建立以医疗统计为中心环节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制度,做到质量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处理等准确、及时、有效。4、实行质量管理责任制。医疗质量的责任制要落实到医疗质量形成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要求和质量检查考评制度,做到

4、逐级负责,层层把关。5、落实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对易发生于紧急病患延误诊治,医务人员擅离职守、违反操作规程、医疗作风低劣、仪器管理维修不善、病患管理方面不严等方面的差错、事故、纠纷等要当做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建立医疗质量保证体系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1.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有科主任、护士长、小组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2.定期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3.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实施细则1.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疑难病例实行会诊制。2.成立科

5、室负责人负责的医疗监控网络,严格执行操作规范。3.质控组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医疗质量检查,检查各项医疗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安全问题及时整改,并作详细记录。4.建立医疗差错、事故、医疗缺陷登记本及医疗质量自查登记本,由责任人如实登记,处理医疗纠纷要有记录,有处理结果。5.科室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业务,加强医德教育,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一次考核。6.凡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责任人,应逐级上报,及时妥善处理。科室将按有关规定处理,并帮助责任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进行专题业务讲座。血透室质量持续改进制度(三)1.严格执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及各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防止交叉

6、感染,保证机器正常运行。2.医师要严格掌握血液透析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积极收治病人,组织血液透析治疗的实施和对危重病人的抢救。3.医师在透析前后要认真检查病人并做好医疗文件的书写。4.严格查对制度,护士执行医嘱要三查七对,护士完成当日工作后须认真复查,并做好次日的工作准备,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5.定期检查急救器材、药品,保证抢救工作正常运行。6.加强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对新技术的开展应做到有指证.有把握、有准备。7.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工作期间不得外出吃饭。8.保持室内肃静,不在室内会客,不高声喧哗。9、进入透析室必须衣帽整齐,更换拖鞋,严格出入流程。10、

7、严格限制家属的探视,保持透析室环境整洁,空气清新。11、掌握患者的详细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治疗经过、特殊处理及治疗反应。12、按健康宣教执行单积极做好宣教工作,记录并签名。13、严格执行各组组长的职责,实行分工负责制。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一、做好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二、做好透析用水水质和透析液的监控:1、透析用水每月进行_次细菌培养,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细菌数不能超过200cfu/ml。2、透析液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培养,采样部位为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细菌数不能超过200cfu/ml。3、每月进行一次透析用水、透析液内毒素检测,采样部位同上,要求内毒素4、定期进

8、行透析液溶质浓度的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结果应符合规定。5、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一次,透析用水必须符合要求。血透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1、科室配备电脑及上网条件,在完成每例血液透析治疗后,登录“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按要求进行病例信息报送,如实登记患者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2、保证血透病历的完整性,_份完整的血透病历包括血液净化记录单、病程记录、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化验黏贴单、谈话签字单。3、血透医生接诊新病人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血透前必须签署血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实验

9、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书写病程记录,每月_次,保留黏贴门诊血透病人的各种化验检查单,长期医嘱要体现出治疗方案、长期用药,治疗方案有更改时要随时记录。4、血透护士必须按要求认真完整填写血液净化记录单。透析时生命体征变化、各项透析参数、不良反应、透析时用药情况等。5、及时将病历归档。病历资料存放在血透室资料间。6、科室成立血透病历质控小组,每月对血透病人登记情况、血透病历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应整改。接诊制度1、对于第一次透析的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测。2、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的血源性传染疾病,患者必须遵守血液透析室有关传染病控制

10、的相关规定,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3、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中对乙肝和丙肝等传染病患者做明确标识。4、首次透析的患者由主管医师确定透析处方,如脱水量、抗凝剂的种类和剂量、透析频率等。5、告知患者要注意透析期间体重增长情况,有无出血迹象,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以便下次透析前告知主管医师或接诊护士及时调整。6、如果病人血压明显低于基础血压或严重高血压时,护士不能擅自上机,要请示医生,进行处理。血透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1、保持清洁整齐,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2、进入透析间、治疗室、水处理室,必须衣帽整齐,非工作人员和家属不得进入血透中心。3、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

11、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4、透析用水每月监测细菌含量_次,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检测至少每_个月_次,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_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_次,5、为防止交叉感染,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6、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用500mg/l的消毒液擦拭并清洗。7、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8、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

12、的相关检查。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至少每_个月复查传染病指标。9、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h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10、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有效期限,超出期限的应当根据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品处理。11、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包括穿刺针、透析管路、透析器等)的规章制度。12、工作人员肝功能全套检查为正常者方可入室工作,进入透析间不得随意外出,减少污染。13、废弃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处理血透

13、机的维护保养1、为每一台透析机建立档案,内容包括透析机出厂信息、操作运转和维修记录。2、透析机每天早上应该进行自检,自检全部通过以后方可进行治疗,不允许人为跳过自检程序。3、每个治疗班次之间应该进行透析机的内外消毒,。4、每天治疗结束时必须按厂家要求进行透析机的脱钙、消毒。5、每个月对透析机的状况进行检查校准,包括配比的透析液ph值,电导率,漏血报警,气泡监测,确保对患者的安全。血透室水处理间的规章制度1、处理间环境应清洁、整齐、无杂物。2、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3、水处理间应维持合适的室温,并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

14、条件。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放置处应有水槽。4、水处理机的自来水供给量应满足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压力应符合设备要求。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保养规章制度1、水处理间应该保持干燥,水、电分开。每半年应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参数校对,此项工作由生产厂家或本单位科室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完成。2、水处理设备应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每一台水处理设备应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记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使用的反渗水产水量、水质电导度和各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3、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检测结果进行更换。4、每天应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与

15、保养,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供水。5、做好维护保养记录。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2、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手卫生设施,合格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3、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机构内的相关部门。4、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能力和处理水平。5、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穿戴个人防护装置。(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并进行洗手或快速手消毒。(3)医务人员在进行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等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4)在接触不同患者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5)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