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42645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基站技术规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体化基站技术要求一、 机房的技术要求1. 一体化基站的机房应采用铁甲机房,室内净面积要求不小于10平方米,室内净高不小于2.1米。2. 一体化基站机房的门尺寸为960mm(宽)2050mm(高)。锁芯必须采用跟移动公司匹配的电子模块锁芯。3. 为了防止基站受到洪水威胁,要求机房室内外地面高差不低于300mm。4. 一体化基站机房的地板采用防静电地板,须符合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投标人应考虑机柜固定安装方式。地板承载力不低于6.0KN/,顶板不小于1kN/m2。5. 机房的屋顶和四面墙体的外侧施涂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

2、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年, 当表面涂料层的隔热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维修。表面涂料层正常维修周期应不大于5年。6. 机房墙板和顶板芯材应选用隔热性、强度及稳定性较好的PU(密度30kg/m3)材料。芯材要求防火,龙骨采用钢龙骨,燃烧性能达到国家B1级难燃材料要求。墙板、顶板厚度不小于100mm。墙板内侧钢板厚度不小于0.5mm,墙板外侧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钢板。 7. 直接固定到机房板材上的设备及装置应考虑安装点板材的局部强度。要求能承载不小于25kg的壁挂设备。8. 机房厢体应有很好的隔热性、密封性和防火性能。1) 密封门以及馈线孔洞应能有效的防雨、防尘。通风口防护等级应达到GB42

3、08中的IP5X级。2) 机房在关闭机房门、遮蔽孔口的情况下,不得有外部光线渗入机房内。3) 机房各接缝处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防止水的渗入。机房门开启时,水不应进入机房内。机房应能承受的水压为0.2MPa,淋水强度为10mm/min,淋水持续时间为30min,门、孔、墙板间及机房内不得有渗漏。4) 机房应使用难燃材料,应选取耐久、不起灰、环保的材料。燃烧性能应不低于GB 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规定的B1级,9. 机房应按基站建设需求,应设置馈线窗,至少保证能够通过18根7/8馈线的孔洞空间。10. 机房墙面开洞处应有加强措施,保证其强度及防护性能。11. 机房应与基座

4、和配重有可靠的连接。12. 机房厢体内部应装有系统应用所需要的电源插座、照明灯等,照明装置的应符合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13. 机房内应按照工艺要求配置走线架,走线架应能满足至少200kg/m的承载力。14. 机房应预留足够的位置并考虑消防设备的安装固定。15. 空调室外机等外部附属设施应放在机房顶部并有可靠的固定组件及防盗措施。16. 机房应俱备仅有授权人锁闭和开启的功能。当门自然关闭时,可从内部打开。机房应提供牢固的锁装置和铰链。门锁装置应符合GA/T73-1994中B级的要求。机房门应符合GB17565-2007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中甲级防盗门的要求,抵御时间不少于30分钟。17

5、. 机房应至少包含以下附件:两个日光灯,一个应急灯,两个开关,2个万能插座,2个空调专用插座。电源线规格:空调线4mm2,其他2.5 mm2,采用阻燃材料。二、 基站塔体和底部框架2.1一般要求1. 基站塔体高度为30米、35米,采用不可升降的结构体系,保证其牢固可靠。应有预留可临时拉线的拉点。主材使用Q345B钢材,辅材使用Q235B钢材。2. 塔体设计基本风压为0.75 kN/m2。在规定的工作荷载下,塔体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YD/T 5131-2005、钢结构单管

6、塔通信技术规程CECS 236:2008等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3. 塔体整体变形应满足相关规范和工艺对塔体挠度及扭转角的要求。4. 塔体底部框架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要求。5. 一体化基站塔体上宜设置通向塔顶的攀登设施(固定爬梯或爬钉),并应考虑必要的安全防护;攀登设施的步距不大于300mm,爬钉长度应不小于150mm。6. 一体化基站塔体要求设置安全防坠装置,包括镀锌防坠钢丝绳(直径8以上不旋转)、钢丝绳夹、花篮螺栓、桃型保护套、防坠自锁器。7. 馈线的布置和安装必须方便,且塔体上必须预留可安装馈线卡的固定点,固定点的间距不大于1米。馈线采用塔体内走线形式。8. 若基

7、站安装在航道线上,应在塔顶部设置航标灯。9. 基站塔体上必须挂“禁止攀爬”警示标志牌。2.2一体化基站塔体和底部框架的制作及安装1. 铁塔安装时,必须确保结构达到设计的强度、稳定要求,不出现永久性变形,并确保施工安全。2. 制作和安装应满足各项国家规范、规程和设计的要求。钢材必须使用国家正规钢厂出产的合格钢材,提供产品出厂前所做的所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及出厂合格证。所有钢材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200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和优质碳素结构钢(GB699-1999)的规定。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3. 每个

8、基站安装时要求制定安装方案,保证安装质量及安装过程中的人员安全。4. 进行一体化基站的安装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安装施工单位要求具备相关施工资质。(2)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通过相关的培训方可上岗。(3)安装前必须熟练掌握安装技术要领,并携带安装资料,安装资料应包括施工方案、通信塔吊装作业安全制度及安装使用说明书。(4)安装开始前,施工负责人要宣读安全须知,并宣贯安装方案,做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目标。5. 测定塔体垂直度应在小于2级风、阴天或阳光未照射到结构上时进行。6. 在6级风以上、雨、雪天和低温下(-10以下),不得进行高空作业。在雷雨季节应采取可靠的防雷措施方可施工。7. 焊接

9、时应保证良好的焊接环境条件,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又无有效防护设施时,不得施焊:1)、风速不小于10m/s(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2)、下雨或下雪。3)、相对湿度不小于90。4)、环境温度低于0(Q235)或低于5(Q345)。2.3防锈防腐涂装要求1. 防锈防腐的方法:钢塔结构的所有构件材料均需进行防锈处理,一般宜采用热浸镀锌法。2. 防锈防腐层的厚度要求构件的镀锌层厚度应达到如下要求:(1)镀件厚度小于5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460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65m。(2)镀锌厚度大于或等于5mm时,锌附着量应不低于610g/m2,即锌层厚度应不低于86m。3. 钢结构防腐涂料、稀释剂和固化

10、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4. 构件的镀锌层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允许有毛刺、漫瘤和多余结块,不得有酸洗和露铁等缺陷。镀锌的锌层应均匀,且与基本金属结合牢固,经锤击不剥离、不凸起。5. 可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基站外表油漆。结构外表面涂敷油漆的种类必须是可复涂类油漆,油漆漆膜油膜要求均匀一致,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在5年不能有明显退色,不起皮、不脱落。对在5年内有明显退色的,投标人应免费提供一次以上的重新上漆服务。三、 一体化基站基础:1. 一体化基站机房应采用预制配重式基础型式,易于搬运,可以现场组装。配重基础应满足铁塔抗倾覆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2. 一体

11、化基站安装前,应根据地质勘探报告上土质情况,按照设计要求对场地进行平整,必要时进行地基处理。3. 一体化基站机房配重式基础的配重块可以采用混凝土配重块或铸铁配重块。配重式基础应可以现场拼装。基础外表面要求制作黄黑相间警示色油漆,或根据业主要求进行油漆制作。配重式基础要求能够满足重复利用,不能重复利用的配重基础,再次使用时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厂家承担。4. 采用混凝土配重块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配重块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配筋。5. 机房、塔体与基础(底座)和配重块应有可靠的连接。四、 防雷接地系统4.1防雷接地系统一般要求1. 一体化基站应满足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

12、-2011的要求,接地装置可以根据周边地形、地理状况决定其形状。环形接地装置实际圈数可以根据现场土壤结构与环境空间确定。环形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和垂直接地组成,水平接地体周边为封闭式,各圈环形接地装置之间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2. 塔体应考虑防雷措施,保护范围包括天线及机房。塔顶必须设避雷针,避雷针安装于塔体顶端,其顶点与最上层天线顶点连线和避雷针夹角应小于45度;避雷针应与塔体牢固连接,允许垂直偏差小于避雷针长度的3/1000。3. 机房室内4个角分别预留1个接地引出端子,端子高于地面300mm,贴墙设置,上有直径10MM孔洞2个,需铜铁转换,接地端子地网可靠连接。4. 一体化基站塔体顶

13、部应设有避雷针。避雷针及天线要满足工艺要求并按照设计要求设置2根避雷引下线。避雷带的引接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避雷引下线与地网可靠连接,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4.2接地材料要求垂直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钢材、铜材、铜包钢或其他新型的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多采用热镀锌扁钢或铜材。材料规格要求备注垂直接地体角钢不应小于50505mm首选钢管50mm,壁厚不应小于3.5mm水平接地体扁钢不应小于404mm4.3接地体的要求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不小于2.5m(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埋设地网的土质和地理情况决定垂直接地体的长度),若遇到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的地方,下层的土壤电阻率低,可以适当加长。垂直接地体间距为其自身长度

14、的12倍,具体数量可根据地网的大小、地理环境情况来决定,但应保证地网四角的连接处应埋设垂直接地体。当垂直接地体埋设有困难或大地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方,地网的接地电阻值较难满足要求时,可设置辐射形接地体、使用液化降阻剂或专用接地棒。接地体应避开污水排放口和土壤腐蚀性强的区段。难以避开时,其接地体截面积应适当增大,镀层不宜小于86m。也可选用混凝土包封电极或其他新型材料。接地体之间必须使用焊接,所有焊点均需进行防腐处理。接地装置的焊接长度:对扁钢为宽边的2倍,对圆钢为其直径的10倍。接地体的上端距地面不宜小于0.7m。在土壤较薄的石山或碎石多岩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接地体埋深,在雨水冲刷下接地体不应

15、暴露于地表。五、 一体化基站的维护1. 基站安装一年后,应重新检查铁塔的垂直度,并进行校正。2. 一体化基站在保修期内每半年检查一次。另外每遇八级以上大风、地震或其它特殊情况后,也应作全面检查。每次检查必须有人负责、有详细记录,建立维护档案,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3. 检查的主要内容:1) 结构变形情况。结构变形主要是塔的垂直度和构件的弯曲。垂直度指塔的实际轴线偏离设计位置(轴线)的幅度,其值不大于被测高度的1/1500。构件的弯度要求包括构件整体弯曲不大于长度的1/1000,局部弯曲不大于被测长度的1/750。在检查时尤应注意天线所在位置构件的弯曲情况。2) 基础沉陷情况。基础沉陷情况要用经纬仪测量。3) 结构螺栓连接的松紧程度。一般油漆涂装的塔桅结构,螺栓拧紧不容易松动,热镀锌或热喷锌的塔桅结构,螺栓容易松动。检查螺栓的松紧度时,应特别注意天线所在位置和塔柱处的螺栓的检查,检查的同时应进行螺栓的拧紧,而且整座塔宜同时一次拧紧。4) 带亮灯工程的基站应检查塔灯线及塔灯的完好和紧固情况。5) 结构防腐和防锈蚀情况。采用油漆表面防腐的维护间隔时间(重新油漆)的长短应根据涂料的品种和使用环境大气状况而定。如发现涂层表面失去光泽的面积达90%,涂层表面粗糙、风化或裂开的面积达25%,漆膜起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