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421766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南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汉南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汉南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汉南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汉南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南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南十二五规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言 武汉市汉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 年),是全区纵深推进城 乡一体化改革试验、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规划。本纲要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 伟蓝图和总体部署,是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其内容主要是按照武汉市对汉南区新的功 能定位,针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符合全区实际的指导思想、发 展原则、发展目标,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更为详细和具体 的安排,由各部门根据本纲要要求在总体规划、各年度计划和专项规划中确定。第一章 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一、新的历史起点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汉南发展最好最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

2、时期,是经济社会 建设再攀新高峰的阶段。五年的发展,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全区 处于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均经济规模居全省县域经济前列。到“十一五”末,全区生产总值由 “十五”末的 20.8 亿元,增加到 55 亿元,增长 1.64 倍,年均增长 18.46%,人均生产总值 达到34375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五”末的4.56 亿元,增加到32.62 亿元,增长6 倍,年均增长48.46%;全口径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2.05 亿元,增加到8.3 亿元,增长3 倍,年均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十五”末的4.68 亿元,增加到18.1

3、 亿元,增 长 2.9 倍,年均增长 28.1% 。全区人均经济指标居全省县域经济前列。 改革攻坚和对外开放取得全面突破。获批武汉市“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将汉南推向全 市新一轮改革的最前沿,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多项突破。以项目用地换取汉洪高速(沌口至纱 帽段)免费通行权的方式,率先实现高速公路市政化;按照省市要求,在全省初步完成国有 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农场的行政管理城市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社会保 障城乡全覆盖;率先成立区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实现省供电公司直控直管汉南供电,率 先完成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开放先导,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开放领域不断拓宽,五 年中出口创汇3.2

4、 亿美元;引进外资成绩显著,五年中实际利用外资0.95亿美元。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 化。特色农业和板块农业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一街一品的优势产业格局。农业总产值由 “十五”末的8.5 亿元,增加到14.8亿元,增长0.7 倍,年均增长10.5%。第二产业投资主 体实现多元化,技术含量高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工业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以汽车及其零部件 为主导的机电、新能源与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工业总产值由“十五”末的19.12 亿元,增加到68.59亿元,增长2.6 倍,年均增长29.2%。商贸服务等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 展,全区社会

5、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十五”末的4.52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增长1.4 倍, 年均增长17.63%。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十五”末的24.38:51.36:24.27 调整到“十 一五”末的 14.9:66.05:19.05。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改善。建成新城大道,启动伟业大道的建设工程,完成全区 520公里通湾道路建设。大力推进纱帽港区建设,建成长利1、2、3 号码头。完成纱帽变电 站、皂角山变电站等改扩建工程。启动马影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汉南污水处理厂建设。完 成纱帽街区部分背街小巷给排水管网改造和湘口街、东荆街部分街区改造工程。全区集中饮 用水源优良率达到 100%。空气环境

6、质量优良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了建筑总 面积 23.4 万平方米的五个新农村社区。按照省、市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湘口街、东荆街移民新村建设工程。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86%。“十 一五”末人口出生率为5.78%。同济医院托管区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接管湘口卫生院。连 续举办五届汉南甜玉米文化节,进一步唱响了“中国甜玉米之乡”品牌。基本完成全区有线 电视网络改造任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63 元;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 8173 元。专栏 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

7、标完成情况表指标计量 单位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年均 增长实际数%实际数%实际数%实际数%完成数%完成数%生产总值(现价)亿元20.814.8724.916.929.92038.030.244.61755.023.6818.46其中:第 一产业增 加值亿元5.076.115.55.96.111.956.710.87.4108.2108.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10.724.812.924.916.325.5323.443.628.220.536.328.9428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 值亿元5.564.76.335.17.822.6310.333.01

8、3.126.718.12528.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5.056.356.515.67.515.287.915.89.012.710.518.516.8财政收入亿元2.0536.632.730.13.9455.534.46.422.88.33028地方一般 预算收入亿元124.91.04161.48432.0336.72.523.53.253029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 入元44969.549159.3550512644117726512.8817312.512.1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7205128646121062022.8108472.14118209.41376312.510全社会固

9、定资产投资亿元4.5641.188.7338.3512.74525.410035.5540.246.154848.46农业总产值亿元8.510.39.410.510.916.1112.212.013.510.114.81010.5工业总产 值亿元19.12323.824.630.126.541.136.551.224.668.63429.2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亿元17.624.121.421.527.126.8536.636.745.725.059.530.128.7值建筑业 总产值亿元26.6-0.829.010.934.014.7542.341.457.034.767.818.923、新的发

10、展经验在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全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 全局,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奋进,初步探索出了具有汉南特色的新道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促发展,积极推动思想观念、 产业结构、城乡管理、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创新。探索出将集约和节约的土地用于开发建设, 将土地出让金用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机制;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无牛耕区; 搭建融资平台,改善金融环境,壮大城投公司,建立了区金融管理办、担保公司、信用协会 “三位一体”的担保体系。坚持高举新型工业化大旗。“十一五”时期,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变,坚定不 移地实施工

11、业立区战略,并相应加强与武汉经济开发区的战略联动,使全区顺利地走上了新 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城乡一体共同发展。“十一五”时期,汉南在全省区县中率先制定了城乡一体化规划, 并在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获准成为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为先行先试创造 了条件,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六个一体化 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将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理念贯穿于全区各项工作之中,切实做到 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既突出经 济建设中心任务,又毫不松懈地抓紧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从而实

12、现了全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新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汉南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看,全区发展将跃上 新平台,迈入新起点,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综合实力提升期、发展方式转型期、经济结构调 整期、城乡一体化加速期。准确把握好这一新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既要坚定发展的信心,同 时也要充分估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潜在风险,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汉南科学发展 的新局面。(一)发展机遇 武汉市实施国家三大战略的机遇。未来“十二五”时期,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 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东湖自主创新示范的三大国家战略聚焦武汉,高铁时代的到来助 推了武汉三大国家战

13、略的实施。国家战略提供的良好环境使创新发展的环境更加宽松,相关 的优惠政策和项目布点将惠及汉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武汉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远城区经济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 发展之路,并将纱帽确定为全市产业发展新城。汉南毗邻武汉经济开发区,在充分依托武汉 经济开发区经济辐射带动功能、承接中心城区乃至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经 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纱帽新城城市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为我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武汉市新的城市规划给汉南带来的机遇。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的实施, 为汉南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武汉西南组群规划使汉

14、南成为武汉城镇化 的重点发展区之一,纱帽作为武汉的新城,承接主城区疏散人口的功能,湘口作为全市的中 心镇而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点区域,这将极大地促进汉南发展。汉南对外交通条件改善、区位优势凸显所呈现的机遇。汉洪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纱帽与武汉 经济开发区点对点免费通行,拉近了汉南与武汉主城区及江汉平原的距离。武汉市外环线、 京珠和沪蓉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更是改善了汉南联系南北、沟通东西的外部条件。武汉 新港总体规划的实施,纱帽港区专用、公共码头的建设,充分发挥了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汉南成为武汉市首个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全区提供了体制机制创新的机遇。2008 年8月1 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了汉南区创建武汉市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汉南区成为武汉市首个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在体制和机制上有一系列的“先行先试”的 权力,为进一步深化全区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二)面临挑战 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资源、市场争夺呈现不断加剧 态势,国内区域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部地区将面临国际和国内区域竞争的更大压力, 为我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面拓宽发展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来自周边地区竞争的挑战。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