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属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420212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属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行业属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行业属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行业属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行业属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属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属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属地共建深化产教融合杭州技师学院立足行业、紧贴生产、工学结合,多年来在校企合作、校地合 作等方面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力精准、推进有序、成效明显,为学院发展注入 强大动力,也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做法。立足行业,传承特色发展学院是交通运输部门行业办学单位,从 1952 年建校至今,始终立足交通行 业,同时作为技工类院校,学院矢志于技能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各类交通人才 20 余万。在多年的发展积淀中,学院与行业共荣共生的血脉关系历经历史考验, 愈久弥坚,实现了良好的共荣共生。目前,学院和行业的交流发展,主要通过以 下两种形式。一方面是承办各类行业活动。一是开展多样化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学院依 托

2、全日制办学的综合实力和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汽车维修等专业工种多层次的培 训。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浙江省汽车维修高级技师鉴定单位,可以 对汽车修理工、汽车驾驶员等 24 个工种各个等级进行鉴定。二是开展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学院是浙江省机动车驾驶教练员从业资格 培训基地、浙江省运管局汽车驾驶教练员和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培训基地、浙江省 公安厅汽车驾驶考试员培训基地、杭州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培训基地、杭州市汽 车驾驶员考试基地,突出交通行业特色,开展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从业人员和维修 企业从业人员培训。如承办全国首届汽车自动变速器专项维修技能师资培训、 20XX年和20XX年全国高技能人才暨一体化师

3、资培训班、20XX年浙江省“金蓝 领”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培训等。三是承办各类行业比赛学院常年承办国家、省、市技工院校主管部门和交通 运输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学院先后承办第三届全国交通类技工院校教师汽车维 修技能比赛、20XX年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全国技工院校汽车课程设计大赛、 20XX 年由人社部主办的全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启动会议、 20XX 年浙江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协作会工作会议、20XX年中国技能大赛 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全国选拔赛、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钣金技术 项目全国选拔赛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活动,以及宝马(中国)、上汽大众、上汽 通用、保时捷、北京现代

4、等汽车品牌的大型年会。连续多年承办浙江省、杭州市 各类技能大赛和汽车维修驾培行业大赛,如20XX年浙江省机动车维修技能大赛、 全国机动车维修技能大赛浙江代表队集训,20XX年浙江省“PPG大地保险杯”机 动车维修技能竞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浙江省技工院校预选赛,20XX年第44 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汽车技术和喷漆项目浙江赛区比赛,20XX年浙江省 机动车维修职业技能竞赛,第 44 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汽车技术项目国家 队集训工作,20XX年全国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浙江赛区选拔赛暨浙江省汽 车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另一方面,参与制定行业发展标准。一是参与多项国家一体化课改标准制定 学

5、院较早参与人社部推广的一体化课改,在汽修类专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 持开发的全国技工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钣金与涂装两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 准、工作页在全国推广使用,也是人社部国家汽车维修职业培训包牵头学校,浙 江省唯一一家人社部推广的职业训练院试点建设单位。二是参与交通运输行业教材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学院先后组织教师参与交通 运输部组織的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 C5 车型教材的编写;参与汽车车身整形 修复工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汽车车身涂装修复工职业技能鉴定教材等全国交 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教材的审定工作;连续多年参与浙江省汽车驾驶员培训 行业协会组织的浙江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继续教育教材机动车驾驶

6、培 训机构管理岗位培训教材等教材的编写,自主编制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 继续教育读本用于全省的机动车驾驶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主持了浙江省职业 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开展的汽车修理工(技师、高级技师)、汽车维修漆工(初、 中级)、汽车维修漆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开发和汽车修理工(技师、 高级技师)考试指南汽车维修漆工(高级)考试指南汽车维修漆工(初、 中级)考试指南的编写,以及汽车喷漆职业培训包的开发。对接企业、聚焦就业发展 学院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对接企业,培养岗位适应能力强、符合企业需求的 人才,校企合作形成了“四模式五定六共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学院是奥迪、 博世(上海)、FANUC、上汽通

7、用、北京现代、浙江宝利德等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 伙伴,是宝马(中国)、捷豹路虎、上汽大众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院校。“四模式”:一是“订单班”校企合作模式。“订单班”校企合作模式是学 院按照企业定目标、定标准、定规模、定质量、定就业的“五定”要求,与用人 单位或主机厂共同选拔学生组建以各品牌命名的“订单班”开展的校企合作。二是企业资格认证内训合作模式。学院根据品牌主机厂对企业员工资质的要 求和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提升的需求,由企业与学院共同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 养和考核标准,由企业出资分期分批安排员工到该品牌设在学院的培训基地(中 心)进行分层次、分项目的职业内训。三是专项技术合作模式。学院与企业共同

8、进行专项技术领域的课程开发,以 课程包的形式进行教学,实现学院专业教学与企业技术发展紧密衔接的合作模 式。四是产教研合作模式。由企业提供生产工作环境,学院组织人员定期上门为 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生产过程、共同将典型生产任务提炼为教 学内容、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的“三共同”合作模式,实现教师角色 与员工身份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对接、教学研究与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对接 的“三对接”。“五定”:一是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二是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课 程标准;三是根据企业需求和教学条件确定培养规模;四是通过核心教师认定、 “订单班”学生选拔、校企共同参与“过程与结果、知识与技能

9、、学历证书与职 业资格鉴定相结合”的考核,确保“订单班”学生的培养质量;五是在学生完成 预定学习任务后,由主机厂负责对学生考核,由学院组织专场招聘会,学生、企 业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学生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并由企业培训顾问和核心 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六共同”:一是校企共建实训中心;二是校企共同培养核心教师;三是共同 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四是共同编制教材;五是共同选拔和评价培养对象;六 是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密切属地合作、多方共赢发展学院的校地合作纵深发展,主要从对接学院所在地桐庐县、杭州市和在全国 各地发展教学点两个方向开展合作,优化生源渠道和结构、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 实现招生就业良性循

10、环,为学院发展构筑科学的“造血”系统。一方面,对接属地经济社会发展。学院根据桐庐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与 当地的学校、企业、政府部门联动发展。一是与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共建。20XX年,学院主管局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和桐 庐县政府签订共建学院协议、在打造汽车人小镇等方面谋划合作。与富春江镇、 经济开发区开展机电高端人才合作全覆盖。桐庐县政府出台的融桐留桐政策,对 于学院人才培养和地方人才吸收起到明显效果。桐庐县政府为了学院人才队伍建 设,专门给予人才专项资金支持,学院部分优秀人才享受当地精英人才卡政策。 学院优秀的教师和专业人才成为当地政府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二是与当地企业合作服务民生。学院与桐庐衡

11、基车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国 内首家“汽车医院”。在桐庐商务区设立电子商务产学研基地,引入当地优质电 商企业。与江南镇阿尔法产业园合作,产业园高技能人才校区建在学校。三是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围绕当地的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解决高技能 人才短缺和匹配度。为当地的大型企业办专业,与海康威视合作开设电子技术专 业,与健康小镇合作开设高端护理专业。学院与浙江长龙航空等合作,开设飞机 维修专业。另一方面,面向全国各地,寻强扶弱携手向前。学院放眼全国布局谋求发展, 在全力执行人社部、省市人社部门及有关部门结对帮扶政策的同时,主动寻求各 地优质同类院校开展合作办学。一是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开

12、展合作。20XX年,学院接 收了 28 名来自四川地震灾区四川水电高级技校数控专业的学生来校就读。根据 人社部、省人力社保厅、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安排,与新疆阿克苏市 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金寨技师学院、四川都江堰技师学院、湖北恩施、贵州黔东 南、温州市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结对,与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衢州市技 师学院)签订教育合作协议书,通过接收师生来院学习、选派专业教师前往指导 的方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学院今年还结对云南德宏地区,特别开设了“德宏 班”,接收当地31 名学生来院学习电子商务专业。二是通过学院专业优势吸引当地学校合作办学,利用各地学校的教学资源优 势扩大生源范围、提升

13、生源质量。学院在浙江省内宁波、温州、嘉兴、湖州、丽 水等地开设17 家教学点,在云南保山、贵州仁怀、安徽岳西、内蒙古呼和浩特 等省外地区开设教学点,由当地学校负责招生并进行前两年的文化基础课教学, 通过统一考试的学生进入学院继续学习。专注人才交流,孕养发展血脉学院在开展与行业企业地方合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合作核心因素人才 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交流锻炼等方式,提高学院教师和企业行业地方人才的 交融,为合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奠定最基本的条件。一是与行业的人才交流和共建。学院主要通过选派教师外出挂职、引进行业 优秀人才等方式,开展人才交流共建。一是常年选派教师到省人力社保厅、省道 路运输管理局和市交通

14、运输局等行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 ;二是引进行业优秀人 才,例如带出两届世赛冠军的金牌教练梁思龙,就是學院从行业大赛上发掘后引 进的优秀人才;三是聘请行业顶尖专家为顾问,为学院发展把脉,例如聘请行业 发展专家车辆维修高级工程师朱军为学院名誉院长。二是与企业的人才交流和共建。学院主要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聘请企 业专家来院讲学等方式,开展人才交流共建。一是安排教师利用暑期下企业实习, 增进对企业的了解和工学结合思想的理解,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二是聘请企 业优秀人才为学院的客座学者,定期来院讲学或者不定期来学院开展讲座,宣讲 企业文化理念和发展动态;三是邀请企业技能大师来学院建设大师工作室,例如

15、学院汽修系就邀请了浙江中大元通汽车云服务有限公司的汽修大师潘文在学院 设立了潘文技能大师工作室。三是与地方的人才交流和共建。学院主要通过师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邀请地方人员来院讲学等方式,开展人才交流共建。一是学院两名青年世界冠军 杨金龙、蒋应成和院长邵伟军等积极参与当地社会事务管理,如邵伟军是县人大 代表,杨金龙是全国人大代表,蒋应成是共青团十八大代表,通过参与各类社会 活动,积极为学院发展,为技能人才培养事业发声呼吁;二是学院和当地消防武 警、公安等保持密切联动,邀请消防干警、法院人员来院开展专题讲座,聘任桐 庐城北派出所教导员陈中华伟学院法制副校长;三是选派学生干部任职社区管理 干部

16、,比如到社区担任社区主任助理等职务,参与社区管理。共建发展有力,综合成效明显学院立足本源、与时俱进的属地行业共建工作一直处于良性发展通道,多年 的积淀和敏锐的抢抓机遇,为学院发展带来了勃勃的生机,给合作的行业企业属 地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撑和发展带动。一是学院理论研究出成果。学院校企合作的经典案例创建“汽车医 院”,培养职业“金蓝领”汽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 国家级教育成果一等奖。二是合作共同体出典型。学院对接桐庐阿尔法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大江东汽车 产业园,与德国阿伦应用技术大学合作,成立长三角地区首家中德智能制造国际 学院,组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专业群,培育壮大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等专业 建设,培养掌握复合型智能制造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项目于 20XX 年 9 月 5 日在“杭州国际日”活动现场签约。三是属地品牌打造出品质。学院蝉联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的两名选手,给生源 地云南、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