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419616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2、看懂图意,知道图中都有谁在干什么?3、分角色朗读课文。(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二、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三、教具准备:微机、课件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说说通过上节课对课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提出上节课小组中没解决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写在黑板上,简单的问题当时解决,并选出中心问题小组中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三、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四、全班汇报交流全班汇报交流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微机辅助教学的方式来突破难点。通过引读、示范读的形式来帮学生分角色读好课文,通过括展练习,帮学生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五、总结课文对照板书总结课文内容。学了课文,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只小动物?为什么?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教材说明: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全文十一个自然段,按照“溪水变黄-变黄的原因-溪水变清”分为三部分:一场雨过后,小兔发现溪突然变黄,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賽谁有力气,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大象和野猪知错就改,重新把树栽好,溪水又变清了。这个

3、故事告诉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引导学生收集“环保”信息材料。如:长江、黄河、水土流失资料;林木遭到破坏的资料等等。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培强环保意识。教具准备:1、结合课文的动画材料;2、小象、小猪、小兔头饰;3、课文录音带教法运用:情景教学愉快教学学法选择:读思说议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读文学词、学字(略)第二课时教学任务: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出示课题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溪水,可是有一天,突然

4、变黄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清的溪水(师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溪水为什么会变黄呢?(带着问题读课文)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1、读课文1、2自然段这两自然段写什么?(写一场雨过后,小溪突然变黄了)2、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9自然段)a、出示动画片理解文意,大象和小猪拔树b、指导朗读c、分角色朗读d、理解“胜负”、“不理”词语的意思e、理解:拔掉树木,小溪为什么会变黄呢?(学生自己发言、讨论、归纳)3、学生齐读1011自然段示幻灯,请同学们溪水双变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大象和野猪又重新栽好树了)四、表演课文延伸文意1、三名学生分别戴上小白兔、小象、小猪头

5、饰表演文意。2、你喜欢谁?为什么?板书:清清的溪水树林小溪拔黄栽清阅读教学也应该加强综合清清的溪水教学实录与评析课前准备让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森林与水的关系等方面的资料,比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过程一、境中积词,质疑导入师:小朋友们,请往这儿看。(出示课件:流动的、清澈的溪水)大家看到了什么?生:小溪。生:溪水。师:小朋友们,大家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来说说这是怎样的溪水呢?生:这是清澈的溪水。生:干净的溪水。生:美丽的溪水。师:说得真好。我们接着往下看。(出示课件:浑浊的溪水)这又是怎样的溪水呢?生:黄黄的溪水。生:浑浊的溪水。师:很好。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认识一位朋友。瞧,(出示课件:小兔子)

6、它是谁呀?生:小兔子。师:(出示课件:小兔子站在清水旁)小兔子呀,就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水清清的,又凉又甜,小兔子在这儿过得可快乐了。可是有一天,它发现(出示课件:小兔子站在浑水边)溪水变得浑浑的了。看到这,小朋友们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清清的溪水变成浑浑的了?生:溪水为什么变浑了?板书:清清的浑浑的师: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清的溪水这课(板书课题),大家一起来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难读的生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自读,师巡视。出示课件:生字表)师:这些生字里有的字不容易读准,谁想提醒大家?(生提醒,指出哪个字容易读错,容易读

7、错的地方在哪里。其他学生跟读。)师: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清清的溪水为什么变成浑浑的了?(生自读课文,师巡视。)三、以读为主,综合学习师:溪水为什么变浑?现在让我们跟着小兔子一块儿去找找原因吧。(出示课件:小兔子发现大象和野猪在拔树)小朋友们,请看,小兔子看见什么?生:小兔子看见大象和野猪在拔树。师: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生自读)现在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读好吗?看看细心的孩子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出示图文结合的课件。师读时故意把“望”与“看”对调。)生:老师,您读错了。您把“远远一望”读作“远远一看”,把“走近一看”读作“走近一望”。师:大家想一想,这里的“望”和“看”能对换使

8、用吗?生:不能。在远处,应该用“望”;在近处,应该用“看”。师:对。作者用词多准确呀!我们一起来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师生齐读)师:看到这情景以后,小兔子与大象、野猪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我们来自由地读读课文48自然段。(出示图文结合的课件。生读,师巡视。)刚才大家读得挺认真。通过读书,你体会到小兔子当时的心情了吗?生:体会到了。小兔子当时很生气。生:很着急。生:很气愤。师:说得很对。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出小兔子的这种心情呢?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练读小兔子的三句话。(教师让学生自我感悟体会并启发点拨,分别指导学生读好小兔、大象和野猪的话。)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先把小兔子与大象、野猪的对话有表情

9、地读一遍,然后在小组内分角色读。(生练读,师巡视。然后请一小组分角色读。)师:刚才这几位小朋友把动物的心情读出来了。听了他们的朗读,老师也想和大家一块儿读,可以吗?(老师读叙述部分,学生分组分别读小兔和大象野猪的话。)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能再加上一些动作表演一下吗?请大家在小组内练习一下。(生演练)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下?(三位小朋友上台,戴上头饰,分别扮演三只动物。“小兔子”迅速从教室右侧跑向大象和野猪,大声喊道:喂)师:“小兔子”,请问你为什么不用“走”而用“跑”,不用“小声说”而用“大声喊”呢?“小兔子”:因为“我”很焦急呀。师:作者如果用“走”和“小声说”能表现出小兔子的焦

10、急心情吗?“小兔子”:不能。师:(对全体学生)原来是这样。(对“小兔子”)请你再来一遍。(三位学生表演)师:这几位小朋友的表演很精彩,我们祝贺他们!(师生鼓掌)听了他们的对话,老师懂得不少关于树和溪水关系的知识。但有一点还不大明白,想请教“小兔子”:为什么把树拔了,雨水就会把泥土冲进小溪?“小兔子”:因为树可以挡住雨水,把树拔了,雨水就会把泥土冲进小溪。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电视里看到的。生:树根可以抓住泥土,把树拔了,泥土松了,一下雨,雨水就会把泥土冲进小溪。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里知道的。师:知识呀,到处都有,只要多留心,我们就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四、练习表达,总结释疑师:学到这,

11、小朋友知道溪水由清变浑的原因了吗?请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生:因为树被大象和野猪拔光了,泥土松了,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所以溪水就由清变浑。师:(将板书中的“?”擦去,改为“拔树”)说得不错。谁再来说说?用上“清清的、浑浑的、拔树”等词语,说得更具体一些。生:大象和野猪为了比赛谁有气力,在小溪的上游拔树,因为树被拔光了,泥土松了,下雨时,雨水就把泥土冲进小溪,所以清清的溪水就变成浑浑的了。师:小溪由清变浑的原因,我们是完全弄明白了。小兔子把它告诉给大象和野猪。大象野猪相信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评析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综合,主要是把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吸

12、收与表达熔为一炉;注重前后、内外的联系,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清清的溪水的教学,对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综合学习作了有益的尝试。具体表现在:其一,内外的综合课前让学生动手收集有关森林与水关系的资料,从空间看,是课内外的结合;从内容看,是语文与语文之外学科的综合。通过表演,启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性。这种内外的综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了语文学习的资源,借此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又为课中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和进行表达训练打好基础,丰富了语文学习的手段,获得了综合效益。其二,内部的综合导入时,不仅借助媒体设置悬念,引发兴趣,而且巧妙地把积累词语交融其

13、中,一箭双雕。教学第三自然段,老师范读时,故意把“看”和“望”互换,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实现朗读与品味的综合。当学生理解了溪水变化的原因后,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因果关系的句子,把它说出来,理解促进了表达,表达加深了理解,二者相得益彰。语文素养不是各种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堆叠起来的“杂烩”,而是各种要素融合而成的“合金”。综合性学习正是锻造“合金”的符合语文教育特点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综合,对于提升语文素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清清的溪水第二课教学实录之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2、看懂图意,知道图中都有谁在干什么?3、分角色朗读课文。(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二、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三、教具准备:微机、课件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步骤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说说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那条溪水又清又凉。师:对。(并相机板书)师:你知道了什么?生: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