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俄苏文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415793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的俄苏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世纪的俄苏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世纪的俄苏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世纪的俄苏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世纪的俄苏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世纪的俄苏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的俄苏文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世纪的俄苏文坛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本世纪初,多种文学流派雄踞文坛。无产阶级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给世界文学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世纪中叶以后,俄苏作家文学观念的更新,使俄罗斯民族文学传统显示出新的时代特色,这与20世纪俄苏社会的变迁有着直接的联系,也与文学自身运动的演进密切相关。20世纪的世界,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纷呈迭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惨遭浩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促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人类的正义力量必然战胜邪恶;世纪末苏联的解体又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形成多极化的格局。历

2、史的风云变幻必然呼唤新的文学出现,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再从哲学、文化、艺术等观念形态方面来看,也可以观察到俄苏文学演变的因素。在哲学方面,19世纪以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哲学力求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法,其影响在20世纪依然存在。到苏维埃阶段,对唯物主义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对艺术美的本质与审美意识的分析,以及对现代自然科学(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遗传学、生物学)基本理论的哲学概括。而对西方诸种现代哲学流派的评价,在揭示其主观唯心主义实质的同时,也能吸收其中的合理因素。在艺术理论领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占主导地位。列宁在艺

3、术和现实的关系方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在文学与无产阶级事业的关系问题上倡导文学的党性原则;而对于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和革新则提出两种文化学说;坚持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文化遗产的立场以及文学艺术应当面向新生活、表现新事物、扎根于人民。卢那察尔斯基和高尔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有独特的贡献。以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彼得堡诗语研究会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从文学作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出发,把艺术视作手法,认为艺术的目的是使事物奇特化,使形式艰难化。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孕育了本世纪西方文论的许多批评流派的产生。以沃隆斯基为代表的认识学派文艺批评理论,对俄苏文学的影响不可低估。以上几种艺术理论,

4、给20世纪俄苏文学以积极影响。除此以外,以弗里契和彼列维尔采夫为代表的庸俗社会学,把文学艺术的目的和内容与社会学的目的和内容完全等同相待,认为作家的创作直接依从经济关系和作家的阶级属性。这种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理论,实际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背景下,20世纪的俄苏文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格。从思想特征来看,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20世纪俄苏文学的首要特征。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提出了“谁之罪?”和“怎么办?”这两个“伟大的问号”,20世纪的俄苏文学在继续这种思考。高尔基的早期创作暗示,沙皇专制制度到了非推翻不可的时候了。布宁的小说提出了

5、资本主义侵袭农村后的农民问题。库普林展示了沙俄军队的腐败和残忍,同时又关注社会底层人物非人的生存状态。魏列萨耶夫和阿托尔斯泰的创作则始终关注俄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历史作用。20世纪俄苏文学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表现新的主题,塑造新型的主人公形象,这是又一特征。每一时期的文学都反映强烈的时代精神。在国内战争时期,文学创作号召人民投入战斗,表达人民为争取自由与独立而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讴歌苏联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社会主义劳动的首创精神;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文学展示了人类所经受的空前浩劫,表现人民抗击恶势力的勇气。苏联文学把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历史意识的觉醒放在创作的首位,塑造了一

6、系列既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又有顽强性格和优美心灵的艺术典型。不少作品描写他们在改造社会与自然的斗争中,勇于克服自身的弱点,逐步走向完善。整理为word格式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是20世纪俄苏文学的基本特征。20世纪初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与传统的人道主义概念一脉相承。高尔基的人道主义观,奠定了苏联文学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他认为文学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灵魂,激发他对真理的追求,善于在人身上发现美好的品德,以便用圣洁的精神来活跃自己的生活。卢那察尔斯基在考察人道主义概念时,提出了历史的思想角度、人类的伦理道德角度和艺术的美学角度这三个要素。但在个人迷信时期,出现了不重视人的价值,把普通人的作用

7、贬低为“燃料”和“螺丝钉”的现象。因此在50年代的“解冻”思潮中,重新树起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价值这面人道主义旗帜,文学创作也随之宣扬人性的善良和仁慈本性,呼唤给人以更多的同情。70年代以后,理论界又更新了对人道主义的解释,主张把人道主义纳入美学范畴,强化辩证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把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与弘扬人的道德观念、承认人的社会职责相结合。在艺术探索方面,特征也很鲜明。首先是多种文学流派并存,竞相发展并迅速交替。现实主义小说、现代主义诗歌、先锋派作品荟萃文坛,各种流派都以其艺术独创性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本世纪下半叶,苏联作家艺术创新的热情更是高涨,文坛呈现出流派林立的大千景象。其次

8、,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相互影响中走向综合,现实主义仍然是强劲的主潮,但在不断地自我更新,表现出多种形态。现实主义作家遵循着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共同准则,却进行着不同风格的创作实践。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一是再现客观的现实主义,突出小说艺术的叙述性本质,重视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关系和情节、场景的转换,以再现客观外部世界的广阔性为创作的最高追求。马雷什金、巴别尔、绥拉菲莫维奇、阿托尔斯泰、西蒙诺夫等人的创作,这种倾向最明显。二是表现主观的现实主义,借助于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观印象来反映外部世界的真实。重在描写社会生活所引起的人物心理冲突,往往运用细腻的心理分析和意识过程的投影来展现外部世界。法捷耶夫

9、、列昂诺夫、费定、肖洛霍夫、拉斯普京、邦达列夫等人的创作为突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重在分析人物性格的历史,以研究人的心灵世界为己任。三是讽刺性的现实主义倾向,以布尔加科夫、普拉托诺夫、左琴科、伊里夫和彼得罗夫的创作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尖刻辛辣地揭露了社会弊端,并以夸张、怪诞、象征性手段来折射现实。这三种类别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作家以某一种倾向为主,兼及其它风格,有的作家前期与后期选择了不同的风格。第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的审美原则和基本创作方法。这一概念的提出适应了文艺进程的客观需要,是对母亲问世以来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也是对庸俗社会学观点的否定。其基本内容包括:1?主张

10、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这种理论把现实理解为一种动态发展过程,要求表现时代的本质真实与生活的主导倾向。2?这种理论不排斥浪漫主义,反而要求洋溢理想的激情;也不拒绝揭露生活中消极现象的批判性,认为这种批判精神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组成部分。3?这种理论不提倡统一的风格,相反,要求作家的创作探索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扩大艺术视野。作为苏联文学基本创作原则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界集体探索和创造的结果。但是,这种理论在表述上也有缺陷,过分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学教育人和改造人的功能,对文学的审美功能论述不深。尔后苏联文学中一度出现的公式化、概念化等教条主

11、义创作倾向,与这一理论的表述缺陷不无关系。整理为word格式第四,作家的艺术思维发生了重大变化,把对现实的形象描绘与理性思考融为一体。要求对生活现象进行史诗性、全景性描写,并与哲理思考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现实主义呈现出综合艺术的态势。历史感与现实感在作品中相互渗透,并由此衍生出多样化的结构方式。多线索、多层次的复合网络结构小说应运而生。多时性的叙述笔调广泛被采用,象征、变形、怪诞、拟人、梦幻、神话模拟等假定性手段,在现实主义小说中备受青睐。社会及思想背景20世纪的世界,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纷呈迭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惨遭浩劫;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促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苏联社

12、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人类的正义力量必然战胜邪恶;世纪末苏联的解体又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形成多极化的格局。历史的风云变幻必然呼唤新的文学出现,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再从哲学、文化、艺术等观念形态方面来看,也可以观察到俄苏文学演变的因素。在哲学方面,19世纪以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哲学力求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法,其影响在20世纪依然存在。到苏维埃阶段,对唯物主义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对艺术美的本质与审美意识的分析,以及对现代自然科学(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遗传学、

13、生物学)基本理论的哲学概括。而对西方诸种现代哲学流派的评价,在揭示其主观唯心主义实质的同时,也能吸收其中的合理因素。在艺术理论领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占主导地位。列宁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方面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在文学与无产阶级事业的关系问题上倡导文学的党性原则;而对于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和革新则提出两种文化学说;坚持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文化遗产的立场以及文学艺术应当面向新生活、表现新事物、扎根于人民。卢那察尔斯基和高尔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有独特的贡献。以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彼得堡诗语研究会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从文学作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出发,把艺术视作手法,认为艺术的目

14、的是使事物奇特化,使形式艰难化。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孕育了本世纪西方文论的许多批评流派的产生。以沃隆斯基为代表的认识学派文艺批评理论,对俄苏文学的影响不可低估。以上几种艺术理论,给20世纪俄苏文学以积极影响。思想特点思想特点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背景下,20世纪的俄苏文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格。(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整理为word格式从思想特征来看,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20世纪俄苏文学的首要特征。20世纪的俄苏文学继续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对社会问题和人民大众出路的思考。高尔基的早期创作暗示,沙皇专制制度到了非推翻不可的时候了。布宁的小说提出了

15、资本主义侵袭农村后的农民问题。库普林展示了沙俄军队的腐败和残忍,同时又关注社会底层人物非人的生存状态。魏列萨耶夫和阿托尔斯泰的创作则始终关注俄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历史作用。(2)反映强烈的时代精神,表现新的主题,塑造新的主人公形象。20世纪俄苏文学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表现新的主题,塑造新型的主人公形象,这是又一特征。每一时期的文学都反映强烈的时代精神。在国内战争时期,文学创作号召人民投入战斗,表达人民为争取自由与独立而英勇奋战的英雄气概;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讴歌苏联人民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社会主义劳动的首创精神;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文学展示了人类所经受的空前浩劫,表现人民抗击恶势力的勇气。苏联文

16、学把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历史意识的觉醒放在创作的首位,塑造了一系列既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又有顽强性格和优美心灵的艺术典型。不少作品描写他们在改造社会与自然的斗争中,勇于克服自身的弱点,逐步走向完善。(3)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是20世纪俄苏文学的基本特征。20世纪初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与传统的人道主义概念一脉相承。高尔基的人道主义观,奠定了苏联文学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他认为文学的目的是唤醒人们的灵魂,激发他对真理的追求,善于在人身上发现美好的品德,以便用圣洁的精神来活跃自己的生活。卢那察尔斯基在考察人道主义概念时,提出了历史的思想角度、人类的伦理道德角度和艺术的美学角度这三个要素。但在个人迷信时期,出现了不重视人的价值,把普通人的作用贬低为“燃料”和“螺丝钉”的现象。因此在50年代的“解冻”思潮中,重新树起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价值这面人道主义旗帜,文学创作也随之宣扬人性的善良和仁慈本性,呼唤给人以更多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