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414587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的可行性报告关于成立上海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可行性报告(草案) 第一部分 家政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行业为广大的待业、从业人员带来了通畅的就业渠道和广阔的就业市场,家政服务的概念也已从过去简单的体力劳动发展到科学地料理家务,规范待客,熟悉营养的护理知识等高级服务上来,懂外语,能驾驶,会电脑,擅理财并能训练操作各类家用电器的高级家政服务人员将成为职场新宠。社会的进步带来的是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家务劳动从家庭走向社会,从自我服务走向市场服务是一个发展趋势。高级家政服务员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层次会

2、不断拔高,地位也会不断攀升,相当一部分家政服务人员也将会步入白领行列。 上海家政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又是一个巨大的劳务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区目前有家庭近300万个,按保守的方法计算,如果五分之一的家庭(即60万家庭)需要家政服务,而每个家政员可为三户家庭服务,那至少也需二十万家政服务人员。加之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海外境外在上海的投资者不下百万,光是台商就有近30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员和家庭需要家政服务。同时,家政服务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服务包括养老、教育、餐饮、美容、园艺、维修、配送等诸多行业,能为全市提供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个就业岗位,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第二部分

3、以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城市服务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前景。 近年来,随着下岗职工的增多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城市家庭服务业倍受人们关注。事实上,在我国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和就业压力严重的今天,以家庭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城市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的经济发展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1000美元时,(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00多美元,)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二元经济结构开始打破,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工业开始回补农业。我国目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工农业之间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正是这种经济社会发展共同

4、规律和趋势的反映。 (一)、家政服务业的产生和存在是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的结果 首先,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着家庭生活质量提高和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现代社会,一方面是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双职工家庭增多,大家都追求事业上发展,能用于家人沟通和家务劳动的时间减少,家庭功能向社会转移,家人关系容易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对家庭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质量、对子女教育与发展老人赡养等又有比较高的要求。以前,囿于传统落后观念,服务业被认为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职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转变了对社区服务业的态度。家政服务业的出现,正好为家庭担当了这方面的责

5、任。 其次,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电器化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必然导致劳动力的剩余,出现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失业现象。而我国有三亿多家庭,家政服务业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兴产业,为城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早在1998年7月就发布的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今后发展潜力较大,能够吸收就业较多的第三产业领域中,社区服务业包括居民生活服务、社会福利服务、保健卫生服务等,目前其增加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从业人员约占总就业的1.7%。预计社区服务年均增长约15%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约170万人。近些年来,

6、上海的家政服务行业发展迅速。目前,上海已有超过,的居民家庭聘用了家政服务员。日前,上海市统计局城调队对上海市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的上海家庭希望聘用钟点家政服务人员。按照一个家政服务员平均服务,户家庭计算,上海市目前还需新增,万名钟点工,才能满足市场需要。据统计局有关人员预测: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居民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明年,上海需要聘用家政服务员的家庭将新增至约,万户,其中需要钟点工的家庭约为,万户。 再次,促进社会安定与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幸福美满,能增加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家政服务员工作提高了家庭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质量,家政服务业为社会剩

7、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减少了失业,这就直接促进了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幸福。因而,也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大批国外境外投资者纷纷落户我国各大城市,但由于那些投资者对我国的民风习俗、饮食文化、生活习惯不甚了解和适应,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而涉外家政服务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改革开放。 (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大。 家政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随着城

8、市人口的增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单位管理体制的转变,家政服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曾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青岛七市居民社区服务需求作了调查,调查共涉及包括小时工、接送孩子上下学、上门送餐、陪伴老人、看护小孩、代人购物等17个服务项目,需要上述服务的家庭数量占七城市全部家庭的70,以上,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大。 1、城市人口增多,给家政与社区服务行业带来了发展空间。 我国目前有建制城市668个,全国城市总人口已达3.25亿,城市化水平为30.9%。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

9、的影响,城市中的服务业发展滞后,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不利于提高生产、生活效率。但城市人口的增多,从供求两方面都给家政与社区服务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城市流动人口增多,需要通过家政服务加以管理和引导。 目前,我国城市化已到了关键时期,根据国际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30%左右时,这个国家将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时期。我国城市化率达36.09%,已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大量的农业人口进城务工不可避免,他们已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果让他们走出乡村,但未融入城市,不能平等地享受国民待遇,成为城市中的就业弱势群体,是不公平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如关注下岗职

10、工这一就业弱势群体一样,关注农民工。 城市流动人口增多,需要通过社区服务加以管理和引导。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日渐扩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对城市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不及时加强管理和疏导,就可能形成城市不稳定因素,产生许多社会问题。拓展以家庭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是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改善流动人口生活质量,引导流动人口向合理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上海巾帼服务中心去年与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浙江湖州市妇联、山东济南市妇联、安徽淮北市妇联、福建省漳州市妇联和苏州吴县市妇联等共同协商了在当地联合建立家政服务员培训输送基地的意向。就是想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从散兵游泳向编队进城成建制输出发展

11、,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自己的劳务输送渠道。加强外来劳务人员的就业指导与安置服务工作,及时掌握外来劳动力资源的动态变化;按照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要求,加强本市外来劳动力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管理服务体制;促进和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人口素质,改善流动人口生活质量。 3、家政服务需求量大。家庭服务社会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 家政服务业以城镇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属地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重点开拓家庭服务、维修服务、上门服务、接送服务、老人服务、幼儿服务、保健服务、残疾人服务、文娱服务领域。据调查,家政类服务已成为我国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

12、部分。在家庭需要的服务项目中,18.9%的居民家庭需要家政服务(主要指钟点工服务),13.8%的家庭需要养老、托老服务,12.8%的家庭需要幼儿服务。可见,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必然导致部分家庭功能逐渐外移,转由专门的家政服务员承担,以便人们集中精力参与社会竞争。因此家政服务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家政服务成为了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 家务劳动社会化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认同,家政服务也由“急需型”扩展到“享受型”。需要家政服务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高收入的家庭,而越来越多地进入中等收入家庭。现在的城市人,早已不满足于上班、下班、做饭那种

13、三点一线的生活了,他们开始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事业的发展、子女的教育、精神文化的享受等方面,大多数人认为,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 5、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也激烈地冲击着家庭。家庭结构小型化、是我国家庭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中国传统家庭以大家庭为特征,特别是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比较多,在这种家庭中互相制约、互相支持而且亲属关系也较多,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需求,家庭内基本可以予以解决和满足。家庭小型化后,家庭内部关系减少,调动的力量减少,相互支援也在减少。因而,家庭生活中的需求的满足就要到家庭外去寻找,增

14、大了对家政服务的需求。 6、家庭轴心转移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 历史上中国家庭是以父子为轴心,现在的家庭中,妻子和丈夫一样也是家庭经济的创造者。在城市中大多数是双职工家庭。特别是一些夫妻双方都比较忙,甚至妻子更忙一些的家庭中,对家事料理上需要请人帮助。许多家庭需要用钱买时间、买服务。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 7、城市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为家政与社区服务行业提供了独特的服务领域。 199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0%,全国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北京市、天津市等多个大城市老龄人口已超过了15%。早在1982年,上海市就已进入老龄社会,上海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50万人,80岁以上老人

15、30多万;老年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或只能半自理的达28万之多,老龄人口已达18.72%。到2050年,全国老龄人口将会超过25%,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程度将相当严重,超过目前世界上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国家。我国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NP只有800美元,而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NP已经达到5000美元。敬老、养老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家庭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新兴养老模式,就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了。当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是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面临许多问题,在城市中,子女工作忙无暇照顾老人是比较普遍现象,因而就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家政服务。 8、子女照顾、培养、教育的需求增大。 当前,

16、我国城市家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对独生子女的培养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是家庭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氛围普遍存在;另方面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误区太多。而且,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上班族的父母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子女,这一任务也就落在家政服务员的身上。 总之,家政与社区服务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功能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它将在城市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的前景非常看好。 第三部分 成立上海家政业协会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家政服务带着全新的理念和日益丰富的内涵悄然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那种“润物细无声”般的体贴和温情把许多人从家务劳动的烦琐和无奈中解脱出来,也预示出家政业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本市的家政服务还处在较为粗糙和低级的阶段,观念的混杂、制度的缺失、监管的空白和运作的失范,让人们不禁慨叹:家政服务在充分展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