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413763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doc(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一、激趣引入老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每只手拿出一个溜溜球学生:溜溜球。老师:想来玩玩吗?学生:想。抽两个学生上台玩溜溜球。老师:问玩溜溜球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溜溜球的绳子很有弹性,可以伸很长很长。学生2:在玩的时候线总是直的。老师:这节课我们就用溜溜球来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板书课题点评:玩具“溜溜球”与线段、直线和射线都有相通之处,表达了生活中的数学;用“溜溜球”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表达“在玩中学”和“在学中玩”的思想,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二、教学

2、新课1发现线段、直线和射线。老师:溜溜球真顽皮,一跳就跳到了我们的纸上,课件显示两个点变成了两个点。你们能用一条直直的线把这两个点连在一起吗?学生:能。老师:但请注意,开动脑筋,尽量想出和别人不同的连法。请拿出你的卡片在小组里一边讨论,一边连。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后交到讲台上。估计学生操作的结果大概有四种情况:图4 3点评:这个教学片断表达了数学内容的抽象过程,表达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严密联络,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严密联络2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老师:同学们连线的结果大概分为三类。我们先研究第1类。拿出一张学生连成的线段放在视频展示合上像这样连的同学请举手。相应的学生举手。老

3、师:我们把它画到黑板上。老师在黑板上画线段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引导学生说出:是从1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到第2个点。老师:课件根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学生:是。课件出示图4?4:图4?4比拟一下老师:这4条线段中哪一条线最短?学生:第条线最短。老师:对,在两个点之间可以画很多线。但只有我们画出来的这条线最短。在数学上,这条线叫“线段”。板书:线段线段两端的点叫“端点”。课件闪烁端点老师: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学生:能。请一个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量。老师:通过量,我们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我们接着看第2类。拿出学生画出的直线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像这样画的举手相应的学生举手。把直线画在

4、黑板上老师: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两端延长后得到的。老师:这条线段的两端还能延长吗?学生 :能。老师:对,还能延长。课件再无限延长两端这样无限延长后,就成了一条“直线”。板书:直线老师:老师刚刚我们量出了线段的长。你能量出直线的长吗?学生:不能。老师:为什么?学生: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是无限长的。老师:同学们开动脑筋一画,就画出了线段和直线。我们接着看第3类。看还画出了什么?拿出学生画出的两条不同方向的射线像这样画的举手。相应的学生举手。把射线画到黑板上老师:你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老师:课件根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5、?学生:是。老师: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射线”。板书:射线老师: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射线吗?学生答复略老师: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学生讨论后答复。点评:从学生探究出的表象出发分类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从一般到特殊,构造明显、层次明晰,学生容易理解。学生成为参与研究的主体,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快乐。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的:1、经历观察、测量、猜测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教

6、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的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到达训练思维、培养才能的目的。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1、从生活中理解小数,明确要用小数表示的必要性。2、从已有的生活经历中,理解、抽象小数的意义。3、 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4、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及广泛运用,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

7、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教学学法:1、学会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才能。3、通过指导独立看书,汇报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创设“5.1”假期情景 ,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1、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2、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从同学们的答复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络,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的学习状态,为主

8、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二、明确目的 探究新知同学们都知道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那么同学们想理解小数的什么?我预设学生的提问(预设)1、小数是怎么来的。(怎么产生的)2、什么叫小数?(小数的意义)3、小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生分析p 问题1、师生小结小数的意义(1)象“0.1、0.3、0.9”这些小数叫1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1位小数。1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2)象“0.01、0.04、0.18”这些小数叫2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2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3)象“0.001、0.015、0.219”这些小数叫3位小数。(分母是1

9、000的分数,可以写成3位小数。3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学习小数的写法三、稳固新知1、练习“考考你”;(练一练)第1题2、用米做单位测量同桌的高度;3、菜市场买菜统计表。【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四、小结1、理解小数的历史。(小资料)【理解小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学了小数这节课,能谈谈你知道了些什么吗?五、作业布置1、从生活中记录一些小数,明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2、完成作业本布置理论性的作业,使学生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起来,体验教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材分析p :“近似数”是北

10、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根底。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准确数,或是用大数描绘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历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详细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非常清楚。

1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习经历和合作学习的才能。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与分析p ,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准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3、经历探究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教学重点:经历探究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经历探究求近似数的过程。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分析p 归纳法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分类感受准确数和近似数。1、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

12、感受?师: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2、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3、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师: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可能会说是准确的数,估出来的数。师: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准

13、确的数、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是准确数;而66、20万、2万是大概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是近似数。4、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5、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准确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理解近似数的作用。师: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绘,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拟方便。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考虑。国庆60

14、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拟和区分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准确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准确数和近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1、师:巨幅国画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同桌交流,指名说说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8000接近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p “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师: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由于18000千位上是“

15、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近似数“2万”。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180002万全班读一读。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xx,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学生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近似数及想法。师: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学生可能觉得1万可以,2万也可以,因外它刚好在中间。师: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间隔 是一样的,但为了方便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进展比照,让学生观察,分析p 归纳。师:请同学们比照两组数据,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同桌互相讨论,老师巡视指导理解情况。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以15000为分界限,11000,120xx,13000,14000接近1万,16000,17000,1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