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三基测试卷(十二)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41326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三基测试卷(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数学三基测试卷(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数学三基测试卷(十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三基测试卷(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三基测试卷(十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数学三基测试卷(十二)命题人:陆新国 审核人:石永忠 郝海军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已知集合,那么 2计算:2sin20cos10tan20sin10 3已知函数f(x)asinxbtanx(a,b为常数,xR)若f(1)1,则不等式f(24)log2x的解集为_ 4若0x,则函数y的最大值为 5 若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6已知f(x)是定义在(0,)上的单调函数,且对任意的x(0,),都有ff(x)x32,则过点(1,2)且与曲线yf(x)相切的直线方程是_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xy30与圆O:x2y2r2(r0)相交于A,

2、B两点, 若2,且点C也在圆O上,则圆O的半径r 8 已知单位向量a,b的夹角为120,那么的最小值是 9 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函数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等于,则= 10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满足,若函数的导数为,则 11若动点P在直线l1:上,动点Q在直线l2:上,设线段PQ的中点为,且8,则的取值范围是 12已知正方体C1的棱长为,以C1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为C2,以C2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为C3,以C3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为C4,依次类推记凸多面体Cn的棱长为an,则a6= 13若函数,则函数在(0,1)上不同的零点个数为 14已知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

3、B的半径为1,C为的中点,点D、E分别在半径OA、OB上若,则的最大值是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 1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 的最大值为2(1)求函数在上的单调递减区间;(2)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C=60,求ABC的面积 16.(本小题满分14分)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BCAD2,CD4,E为边BC的中点,如图1将ADE沿AE折起到AEP位置,连PB、PC,点Q是棱AE的中点,点M在棱PC上,如图2(1)若PA平面MQB,求PM MC;BAQCEMPFN第16题图(2)(2)若平面AEP平面ABCE,点M

4、是PC的中点,求三棱锥AMQB的体积.ABCDE第16题图(1)17(本小题满分14分)xyOAMBN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O:x2y24,点A(1,0),B为直线x4上任意一点,直线AB交圆O于不同两点M,N(1)若2,求直线AB的方程;(2)设,求证:为定值18(本小题满分16分)ABCDP1P0P2P3P4(第18题)如图,矩形ABCD中,AB=3,AD=2,一质点从AB边上的点出发,沿与AB的夹角为q 的方向射到边BC上点后,依次反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到边CD,DA和AB上的处(1)若P4与P0重合,求的值;(2)若P4落在A、P0两点之间,且AP0=2设=t,将五边形P0P

5、1P2P3P4的面积S表示为t的函数,并求S的最大值19(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aR(1)若对任意,都有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2)设若P是曲线y=F(x)上异于原点O的任意一点,在曲线y=F(x)上总存在另一点Q,使得POQ中的POQ为钝角,且PQ的中点在轴上,求a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是方程x2x1=0的两个根,且数列an,bn满足a1=1,a2=,an+2=an+1+an,bn=an+1an(nN*). (1)求b2a2的值; (2)证明:数列bn是等比数列; (3)设c1=1,c2=-1,cn+2+cn+1=cn(nN*),证明:当n3时,an=(-1)n1(

6、cn-2+cn)数学附加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21 已知,计算22. 在极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圆的参数方程(是参数),若圆与圆相切,求实数的值23 某射击运动员向一目标射击,该目标分为3个不同部分,第一、二、三部分面积之比为136击中目标时,击中任何一部分的概率与其面积成正比(1)若射击4次,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且相互独立设表示目标被击中的次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若射击2次均击中目标,表示事件“第一部分至少被击中1次或第二部分被击中2次”,求事件发生的概率24 已知函数(1)若函数在处取极值,求的值;(2)如图,设直线将坐标平面分成、四个区域(不含边界),若函数的图象恰好位于其中一个区域内,判断其所在的区域并求对应的的取值范围;(3)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