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41214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地农民现实状况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失地农民现实状况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失地农民现实状况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失地农民现实状况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失地农民现实状况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地农民现实状况调研汇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失地农民现实状况调研汇报 为深入摸清失地农民的相关情况,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及基础生活保障工作,依据上级相关精神,近期,开发区组织土地管理办公室、安置办公室及相关分管领导等人员,对开发区范围内失地农民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以下。xx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0年开启建设以,在城市计划区内,经依法同意,已统一征收了土地127917亩,包括失地农民1661户2426人。开发区失地农民失地后就业的或有其它固定收入的约占总人数的0,大部分没有正式工作,但因征地、地上附着物、拆迁款赔偿到位立即,人均全部在10万元以上,临时没有生活水平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一是计划建设移民小区8处,总占地面

2、积2492亩,已完成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现已安置767户。二是为新区1个社共办理社保1008人,其中整体加入社保且以年度交纳社保金的49人,一次性交款后抵达法定年纪且已领社保工资的26人,一次性交款后现未抵达法定年纪未领社保工资的29人。三是为新区内10多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园林环卫工人暂时聘用申请登记手续,已分批安排20余名失地农民从事园林环卫工作。四是低保暂没人申请。五是商业用地安置已计划选址,正在主动进行设计工作,争取明年年初开工建设。开发区成立以,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直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开发建设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一座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备的当代化新

3、区已基础建成。但伴随建设速度的加紧和建成项目标增多,失地农民人数也越越多,因为安置相对落后,且建成移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深入完善,经过此次舆情调研,关键表现为以下问题:各方面认识不足。一是农民认为土地是生活的保障,对社会保障不不甚了解。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后心里较虚,担心以后没有退路。有些农民尽管现在住上了小二楼,生活比很好,但因为没有正式工作,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期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二是有的失地农民没有认识到养老保险的主要意义,生怕出资有去无回。失地农民就业很困难。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很多没有长远计划,且多年得到政府赔偿较多,近期生活无忧,又兴趣喝酒不愿意吃苦,因此很多全部

4、是整天坐吃空,令人担忧。有的想找工作的失地农民,因为化程度低,掌握新技术难度较大,就业困难重重。现在大多数失地农民关键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行业,如装卸工、建筑业等。医疗、教育没有保障。医疗、教育支出大,部分农民不堪重负。调查农户中大多数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医疗占有很大的开支;有的两个小孩同时在上学,读中专、大专、大学的开支更大,农民靠本身的收入极难维持,更没有资金为自己参与技术培训。伴随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大,土地征用依然不可避免,失地农民队伍将越越大,问题也会越越多,必需引发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深入提升认识,切实关注失地农民问题。处理失地农民问题必需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开发建设,又要从保障

5、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还要从保障农民长远利益出发,探索制订深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从根本上处理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立即建立完善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在现在农村社会保障还未立法,而且制度建设基础空白的情况下,应该立即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和城镇社会保障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国家、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绪处理,明确各类征地主体不论作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金,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引导农民从土地赔偿资金中拿出一点,有条的集体经济组织补助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

6、,购置基础医疗和养老保险。除此之外,还应在赔偿和分配上给予保障,一是退休年纪段农民因其已基础丧失劳动力,安置赔偿标准应合适提升。二是应考虑土地增值部分农民也有权享受,要探索新路子,逐步实现让失地农民以多个方法比较持久地参加被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重视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关键的就业培训,提升失地青壮年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二是对失地农民进行当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前提是农民就业社会

7、化、非农化和充足化。顺利实现就业是处理失地农民生活,加紧其生产生活方法转变的主要确保。应根据市场化标准,制订城镇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镇统一的、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镇统筹就业。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升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主动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对吸纳失地农民达成一定数量的二、三产业应给必须的政策扶持,对失地农民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对消化失地农民、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为主而兴办的二、三产业,政府应给必须的政策倾斜。同时,认真落实实施商业用地安置相关事宜,努力争取实现失地不失业、农业转商业、农民当老板的既定目标,根本处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xx经济技术开发区二xx年十二月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