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40727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流域水利简史 中国有着治水的悠久历史,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始,至今已有 4000 多年。公元前221 年以前(秦以前),已广兴水利,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修建了渠道,以 沟通航运和引水灌溉,如公元前256 年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修建的都江堰工程。公元前214 年在广西兴安县修建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联结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587610年 间(隋代)基本上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开通,汉代已开始在荆江和汉江两岸修建堤防。到唐朝, 中国南部的经济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长江流域的堤防与灌溉工程也就日益增多。长江的主 要干堤如湖北的荆江大堤、武汉江堤、黄广大堤、安徽的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等,

2、大部分在 明、清时代已经形成。1912年在云南昆明滇池出口螳螂川上修建了石龙坝水电站(最初名 “商办耀龙电灯公司”),装机480kW,到1945年完成三个梯级开发,装机7台,共2920kW。1948年建成龙溪河下峒水电站,装机3040kW。到1949年,全流域水电装机仅1.3万kW。 1940年前后,在长江支流綦江上兴建了由6座船闸组成的梯级,渠化了 50km的渠道。其他 工程多为沿江排涝灌溉用的涵闸。1919年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实业计划中提出了改善川江航道, 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1932年原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组织了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 队,对坝址进行了勘测研究,推荐对宜昌

3、上游的葛洲坝或黄陵庙两处低坝方案进行比较,拟 建一座水头12.8m,装机容量30万kW,设有通航船闸的枢纽。1944年著名坝工专家美国入 萨凡奇查勘三峡,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建议在宜昌上游南津关至石牌间的 坝区建坝,水库最咼蓄水位200m,具有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的综合效益。1949年10 月新中国成立后,长江的治理开发进入了一个崭 新的时期。 1950年初成立了长江水 利委员会,从50年代初开始至1990年9月国务院原则批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 告、到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 程 论证工作。在这一时期对干支流堤防进行了全面整

4、修,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和杜家台 分洪工程,并在干流上修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在支流上修建了丹江口、二滩、乌江渡、万安、 隔河岩、五强溪等一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众多的中、小型工程,广泛发展农田水利,大 力进行水土保持、河道整治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4.2 长江流域规划与三峡工程的论证50 年代初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了治江的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加固堤防,适当扩大河道安全泄量;第二阶段,以中游为重点,开辟蓄 洪垦殖区;第三阶段,以防洪为重点的干支流综合开发,修建山谷水库,调蓄超额洪水。1956 年先提出了汉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1958年底,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提出了长江 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以下简称

5、要点报告)。要点报告提出了以防洪发电为 主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开发规划,以防洪除涝为主的平原湖泊区综合利用规划,以灌溉、水 土保持为主的水利规划,以航运为主的干流航道整治与南北运河规划,以及向相邻流域引水 的规划等。1958年3月在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 长江流域规划工作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 见。1959年以后,长办及有关单位按照成都会议确定的方针和分工,继续开展了长江 干流各河段和主要支流及地区的规划。1982年12月,国务院根据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新 出现的水质污染、环境保护、生态影响等课题,要求对要点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改

6、,并把 长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列入国家长远规划。1983年12月,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批 准批复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修订补充任务书。1985年5月,在国务院各 有关部、委和有关省的厅、局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修订补充报 告纲要的阶段性成果,1988年3月由长办综合汇总提出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 修订补充报告纲要 (讨论稿) 。 1 9 8 8年5月至1 9 90年7月先后由水利部、全国水资源与水 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主持,多次对要点报告进行审查修改,报告也风易其稿。最后上报 国务院的报告定名为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 年修订),修改后的要点 报

7、告相应定名为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1990年修订)。1990年9月21日国务院 发出通知,正式批转了全国水资源与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 要报告审查意见。规划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治涝、水力发电、航运、 灌溉、水土保持、南水北调、水产、沿江城市布局、城市供水、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 旅游等方面的综合利用规划;干流治理开发规划;主要支流治理开发规划;近期治理开发工 程和下一步规划的意见。按照中国水法的规定,经国务院原则批准的流域规划报告具有 法律效力。从此长江流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有了基本的依据。现在正在编制长江流域水利 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

8、水利发展规划纲要。在编制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同时,还编制了许多专业规划和主要支流规划 报告。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效益巨大的世界性超级工程。在进行长江流域规划过程中,重 点地研究了三峡工程。三峡工程通过几十年的论证,于1992年4月 3日七届全国入大五次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水利枢纽在长江开发利用中的关键作用主要有以下3 点:首先,三峡工程是中下游防洪体系的一项关键工程。目前上荆江河槽只能安全下泄6000068000m3/s(枝城站)的来水流量,城陵矶附近安全泄量约60000m3/s,汉口河段约 70000m3/s,湖口附近约7500080000m3/s,但历史洪水

9、大大超出安全泄量,且已难以进一 步扩大河道泄量,所以,洪水来量超出河道泄洪能力的矛盾十分尖锐。采用分洪措施,只能 分蓄500亿m3的洪水,但分洪一次,淹没耕地66万hm2,临时转移入口约500万入估计 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亿元(1986年物价水平)。尤其是遇特大洪水,在运用荆江分洪区和其 他分洪措施后还有约 30000m3/s 的洪水无法下泄,势必造成南北两岸大堤溃决。万一荆江大 堤决口,可能导致几十万入死亡,并严重威胁武汉市安全。由于该河段目前尚无防止毁灭性 灾害的对策,所以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最大隐患。而且,洞庭湖日趋萎缩,将使长江中游防 涝形势更为严竣。 由于长江洪水中金沙江洪量一般占宜昌

10、以上的1/3,洪水来量比较稳定,组成宜昌 洪水的基底;四川盆地各主要江河如岷江、嘉陵江,汇流迅速,洪水涨势很猛,又常与寸滩 至宜昌区间洪水遭遇,对宜昌洪峰影响最大。三峡工程位于宜昌以上西陵峡内,扼川江洪水 进入中下游平原的咽喉,能对川江洪水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节。而在长江上游干支流上修建 一些大水库如白鹤滩、溪洛渡、瀑布沟、紫坪铺、亭子口、构皮滩、彭水等,因所在河流的 洪水不是同步发生的,因此其防洪库容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些水库1亿m3的防洪库容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作用只相当三峡水库1 /3亿m3库容的防洪作用。特别是,从这些 控制水库至宜昌间还有30万km2的面积,约占宜昌以上流域面积的

11、30%,且是暴雨区而无 法控制,只有三峡水库才能予以控制与调节。为防止荆江地区遭遇类似1860年和1870年的特大洪水时发生毁灭性灾害,除了考 虑修建上游干支流水库等,还研究过加高现有堤防,开辟分洪道等措施。但由于1860年和 1870年洪水洪峰流量太大,1870年洪水又主要来源于嘉陵江和三峡区间,因此这些方案都 解决不了这一问题。而三峡水库可以控制类似1860年、1870年洪水的主要来源,又有221.5 亿m3防洪库容,经三峡水库调蓄,可将这两个典型年特大洪水的洪峰流量,从l10000m3/s 削减至80000m3/s以下,再结合堤防和分洪区,可保证荆江河段的行洪安全。因此,只有修 建三峡工

12、程才能防止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害,解除长江防洪的心腹之患。三峡工程的这一 关键性防洪作用,是其他防洪措施不可替代的。其次,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kW,年发电量847亿kW?h,是中国重要的能源 与电力生产基地,对华中和华东地区能源和电力平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次,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将渠化重庆以下的川江航道,淹没滩险,改善水流条 件,从而大大提高通航能力,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经过三峡水库 的调节,远可增加宜昌以下的枯季航深,更好地发挥黄金水道作用。4.3 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实施情况(1)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总量为9616亿m3。预测200

13、0年长江流域内用水总量为2596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1763亿m3,工业用水量578亿m3,生活用水量255亿 m3。南水北调初步规划为680亿m3。至1998年,流域内已建、在建的大型水库总库容1亿 m3以上(不包括三峡水库),有138座,总库容为1160亿m3,已建中小型水库4.5万座,总 库容537亿m3,形成了较大的调蓄能力。全流域水利工程供水总量135亿m3,其中蓄水工 程供水541亿m3,引水工程407亿m3,其它411亿m3。(2)防洪。长江的防洪是流域治理开发的首要任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面积12.6 万km2,有耕地600万hm2,两岸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56m乃至10余

14、m,是洪灾最严 重的地区。尤其是荆江河段泄洪能力严重不足。洞庭湖四水和鄱阳湖五河的尾阊,以及沮漳 河、青弋江、水阳江、滁河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洪水威胁。汉江上游和中下游、岷江、沱江、 嘉陵江中下游发生大洪水时,洪灾也很严重。按照1980 年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的决定,中下游近期的防洪目标是防御1954 年型的实际洪水,并具体规定了控制水位:沙市45.00m,城陵矶34.40m,汉口 29.73m,湖 口 22.50m,大通17.10m,南京10.6011.10m(有台风影响),镇江& 859.50m,江阴7.25 &04m。按照此水位加高加固堤防;还开辟了 500亿m3的分蓄洪区。到1995年

15、止,共完成 土方40余亿m3,石方6000余万m3,形成了 3万余公里的干、支、民堤,其中干堤3600km。 1998 年大洪水后,又进行大规模的堤防加固和废除了部分影响泄洪的民垸。目前主要干堤 可防 1020 年一遇洪水,配合分蓄洪区的运用,荆江河段可防 40 年一遇洪水,城陵矶及其 以下河段可防御百年一遇洪水(1954年型),武汉河段还可略高些。三峡水库建成后,有效 利用其221.5亿m3的防洪库容,百年一遇以下洪水,沙市水位按44.5m控制,枝城流量不 超过56700m3/s,不运用荆江分洪区,可保证荆江河段安全行洪。遭遇百年一遇至千年一遇 洪水,包括1870年型洪水,沙市水位控制不超过

16、45.0m,枝城泄量控制不超过80000m3/s, 在荆江分洪区和其他分蓄洪区的配合下,可防止荆江地区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荆江分洪工程于1952年建成,有效蓄洪容量54亿m3,大平口分洪闸最大分洪能力 8000m3/s,20 世纪 90年代初已重新加固;大洪水时还需从无量庵扒口泄洪。在黄山头建 有控制闸(南闸)和两座泄洪闸。分洪时需临时转移约50 万入。汉江防洪在1967年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有明显改善。初期规模正常蓄水位157m时, 总库容174.5亿m3,夏、秋防洪库容分别为76.7亿m3和55亿m3,配合中、下游堤防和杜 家台工程可防20年一遇洪水,再配合运用民垸分洪25亿28亿m3,可防100年一遇洪水 或1935年同大洪水。如按原设计要求,加高大坝,正常蓄水位提高到170m,总库容290.5 亿m3,夏、秋防洪库容分别为110亿m3和80.1亿m3,遇1935年同大洪水,可控制碾盘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