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40390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认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认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认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认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 绪论一、认知和认知心理学1、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2、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和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心理 结构和过程。二、发展史1、内省: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 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2、一些心理学家把 1956年 9月11 日确定为认知心理学的生日, 许多重要的研究者出席 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讨论会。 Ulric Neisser ( 1967)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3、行为主义是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他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 而。行

2、为主义者认为内省法过于主观,是不科学的,意识太模糊以至于不能恰当地进行研究。4、重要的新的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 大部分早期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 家完成的。格式塔心理学派也强调顿悟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三、认知心理学现状1、生态学效度是指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2、认知科学是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他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 和运用。3、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 (知道方法 )脑损伤病人研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事件相关电位;单 细胞记录技术。其中不能用在人类身上。第二章 知觉一、模式识别的含义与理论1、知觉:是使用我们先前

3、的知识 , 收集并解释我们的感觉所登记的刺激的过程。2、模式识别理论的主要假设 ,观点,彼此之间的区别? 所谓的 模式识别 是指对感觉刺激复杂排列的识别。 模式识别理论:模板匹配理论;原型模型;区别性特征模型;计算途径。原型模型:按照原型模型,刺激与原型之间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确。区别性特征模型认为,我们对刺激的辨别是在少量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将一个 刺激同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特征叫做区别性特征。在解释人们如何识别字母时,该模型认 为在人的记忆中存储着每个字母的特征成分。在记忆中的区别性特征相比较。区别性特征模 型假定,字母的区别性特征是不变的,不管一个字母是手写体、印刷体还是打字体。当要求

4、识别整体时,局部特征的性质,即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相匹配,并不影 响整体的知觉。然而,当要求识别局部时,整体特征的性质,即整体特征是否与局部特征相 匹配,影响局部的知觉。这些结果提示 知觉过程中存在整体优先 。因此,上述结果模式称整 体优先效应。 区别性特征模型 得到了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 Gibson 的研究证明,当一些字母共用很 多关键特征时,人们判断这些字母是否相同要花更长的时间。共用许多关键特征,被试判断 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其潜伏期要长。对类似这样的字母对,判断得相对要快。判断的速度 快慢依赖于共用的区别性特征的数目。区别性特征模型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与心理学实验数据一致,也得到了一

5、些生物学研究 证据的支持。某一个神经元可能对一个垂直的光栅有强烈的反应,而距离非常近的另一个神 经元,则可能对偏离垂直方向 10的光栅有最强的反应。一小块视皮层可能包含了各种各样 的神经元,其中一些对垂直的线条作出特别的响应,另一些对水平的线条作出特别的响应, 还有一些则对特异性的斜线作出特别的响应。视觉系统似乎包含了一些专门的 特征觉察器 , 它们帮助我们对字母和简单模式的某些特征作出识别。计算途径。考察三维形状的分类,这种成分识别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一个特定观察角 度的物体,可以用一些简单三维形状的排列来表征。 Biederman 将这些简单的三维形状称作 几何离子。3、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

6、加工模式?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的模式识别理论主要集中在人们如何觉察孤立的客体。自下而上加工也叫数据驱动或刺激驱动加工,它强调了刺激本身在模式识别中的重要性。与刺激有 关的信息来自感受器,这些信息触发了模式识别过程。简单的基础水平特征的结合,使我们 能够识别更复杂的、整体的模式。然而,事实上,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这样, 除了自下而上加工之外,模式识别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重要过程,即自上而下加工或概念驱动 加工。这种加工强调概念和高水平过程对模式识别的影响。词优效应是指,同出现在非词(即一串无关的字母,如orwk )中相比,当一个字母(如k)出现在非词(如 work)中时,我们对它的识

7、别更快、更准确。许多研究证明了自上而下加工在字母识别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在镶嵌目标字母的单词中,目标字母不发音时,词优效应也存在。4、 过去经验和模式识别(掌握实验方法、发现问题、说明问题P36 图)Schacter 和他的同事( 1991)证明, 与物体有关的过去经验,的确能够帮助人们识别物 体。这些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三维物体的图画。其中一些物体称作可能图形,从结构上看,这 些图形在现实世界中可以存在。而另一些物体称作不可能图形,它们包含结构上的违反,在 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存在。实验并不要求被试记住这些图形。相反,只是要求被试判断图形主 要是面向右侧还是主要面向左侧。后来,研究者将这些图形和他们先

8、前没有看过的新图形, 一起呈现给被试,并要求被试判断每个图形是否真地存在于三维空间,或者是否是一个不可 能的图形。结果显示,对于可能图形来说,同先前没有出现过的新图形相比,被试对先前出 现过的图形,判断得更快。然而,对于不可能图形来说,新图形和旧图形判断的潜伏期没有 差异。这些结果在后来的一些研究中得到了重复。Schacter 和他的同事们所进行的上述研究提示,我们能够存储可能图形的结构,因此,过去经验促进了相对快的、自上而下的过程。然而,由于我们的知觉系统不能对不可能图形 作出一致的解释,所以,我们不能存储不可能图形的结构。这样,在识别不可能图形时,看 不到自上而下的过去经验的作用。5、面孔

9、失认病人 LH试验面孔失认这是一种最惊人的面孔加工紊乱。这种失人通常同大脑右侧颞叶损伤相联系患 有这种失认的病人是别人的面孔的能力受到严重损伤。可分两个亚类:一类病人在面孔知觉方面存在缺陷,而另一类病人知觉能力相对完整, 缺陷主要表现在对先前存储的有关熟人外貌的记忆上。前一类病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障碍, 称作知觉的或感知的面孔失认,而后一业病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障碍,则称作记忆的或联想 性的面孔失认。实验时,研究者向 LH 呈现三张同一类型的图片(面孔、鞋子,可正反放置),在三张图 片中有一张目标图片,他总是正面的。另外两张为探测图片,其中一张为正确图片,一张为 干扰图片,两张均为 3/4 侧面观

10、。目标图片和探测图片或者同时呈现,或相继呈现。另外, 目标图片呈现在上方,而两个探测图片并排呈现在下方。研究者要求LH完成匹配任务,即通过言语反应指出,位于下边的两张探测图片中,那一张与上面的图片相同。结果发现,同正 常方位的刺激相比,LH对倒置的刺激识别的更好,无论目标图片和探测图片是同时还是相继 呈现,无论刺激的图片内容是什么(面孔、鞋子),当正常方位时,LH的识别成绩都是机遇水平。实验说明:LH能可靠地匹配倒置刺激,但不能匹配正常方位刺激的事实,基于部分的 加工通路是完整的,但是,当面对正常方位的刺激时,基于整体的加工通路会对基于部分的 加工通路造成干扰。倒置的刺激不存在这种干扰,所以识

11、别的好。当刺激为正常方位时,LH对整体刺激语境特别敏感,而且,LH不能克服整个结构所产生的影响。该实验说明:两种刺激上所观察到的同样的模式,消弱了有关面孔加工模块性的结论。第三章注意(一)一、 Stroot 效应 视觉选择性注意,研究者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Stroop 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 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 慢。Stroop (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他发现,人们命名 100 个冲突词的墨水颜色,平 均要花 110称的时间。相比之下,命名 100个实心彩色正方形的墨水颜色,平均只需 63 秒。 二者之间 47 秒的

12、差异代表 Stroop 干扰量或 Stroop 效应量。同年青人相比,老年人有较大的 Stroop 干扰效应。Stroop 干扰量已经被用作估计抑制系统效能的一种指标。干扰量越大,抑制效能越低。二、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 自动加工主要用在容易的、涉及高度熟悉项目的任务中; 控制加工主要用在困难的或涉及不熟悉项目的任务中; 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容易时,人倾向于使用自动加工。练习和自动加工有着密 切的关系。经过大量练习的任务倾向于主要要求自动加工,而练习得不够的任务主要要求控 制加工。三、特征整合理论 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动地 对特征进行登记。

13、即在分散注意阶段,人自动地加工孤立的特征。无关项目较多时,被试的 目标觉察速度,和刺激显示中只包含 3 个项目,因此无关项目较少时的一样快。结果说明, 特征登记或编码是自动的。这样,在特征整合理论中,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 地等同于自动加工。这种加工几乎不需要努力,以至于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粗略地等同于控 制加工。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 求很高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记忆依赖于注意。我们只能记住我们所注

14、意到的东西。四、有关选择性注意的早期理论 Welford (1952)通过实验证明,当相继快速呈现两个信号,而且被试必须对两个信号 都作快速反应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依赖于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 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差,即刺激呈现差异,简称SOA同长SOA相比,当SOA非常短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要慢。Welford将这种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心理不应期。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在这种范式中,主试 通过耳机,向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听觉刺激。通常,到达两耳的是不同的刺激。然后,要求 被试完成一些任务。在分散注意实验中,

15、研究者要求被试同时注意两个信息。然后,在选择 性注意实验中,指导语告诉被试注意呈现给一只耳朵的信息,忽视同时呈现给另一只耳朵的 其他信息。在实验条件下,研究者可以向人的同一只耳朵呈现两个听觉刺激。这两个刺激可 以以不同的声音出现,也可以相同的声音出现。因为两个听觉刺激到达的是同一只耳朵,因 此刺激的空间位置相同。此外研究者也可以向人的两只耳朵呈现上述刺激。一些研究显示, 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位 置的物理分离。这些结果表明,听者能够选择性地注意具备某些普通物理特征的刺激,同时 能够拒绝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刺激。五、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16、在 Broadbent 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整个神经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传速速度有限 的单一通道。出于经济考虑,在神经系统的容量有限部分之前,需要有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 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他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 他信息则受到阻挡。此外,在选择性的过滤器之前,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这种缓冲器是 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 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 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六、衰减作用模型Treisman 假设,过滤器并不是像 Broadbent 所说的那样,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他指 出,过滤器的作用不是阻挡所有不符合注意选择标准的信息,而使衰减或减弱非注意通道的 强度。该理论被称为衰减作用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