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附属设施施工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40022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面附属设施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桥面附属设施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桥面附属设施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桥面附属设施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桥面附属设施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面附属设施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面附属设施施工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特大桥桥面系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J 1155-2011);(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J 1148-2011);(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7)客运专线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08)8388-A;(8)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桥(2009)9301-08;(9)无砟轨

2、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单室)施工图通桥(2009)2229-IV;2.工程概况2.1 桥梁总况XXXX大桥位于城固县城东北部,横跨溢水河。桥中心里程DgK204+811。本桥起讫里程DgK198+217.86DgK211+404.83,全长13186.97m,全桥孔跨布置形式为:69-32m+1-24m+3-32m+3-24m+29-32m+2-24m+6-32m+2-24m+25-32m+2-24m+4-32m+2-24m+48-32m+1-24m+21-32m+2-24m+18-32m+1-24m+52-32m+1-24m+7-32m+3-24m+25-32m+3

3、-24m+16-32m+1-24m+5-32m+1-24m+10-32m+(40+64+40)m连续梁+38-32m+2-24m+2-32m简支梁。桥台采用空心矩形桥台,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圆端形实体桥墩,箱梁采用预制架设。本桥在跨越胥惠东干渠时采用(40+64+40)m连续梁跨越。该桥按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km/h设计,为双线铁路桥,线间距4.6m,无砟轨道。桥面铺设双块式无砟轨道,列车竖向荷载采用ZK标准活载。该桥梁下部构造桩基为直径1米、1.25米钻孔桩承台基础,桩基设计为摩擦桩,桩长28m-58m。墩台身结构型式桥台为矩形空心桥台,墩身为圆端形实体桥墩,墩高3.5m-18m

4、。2.2 各部位设计情况桥面附属设施的设计情况主要包括:防护墙、电缆槽(竖墙、盖板)、接触网支柱基础、遮板、防水层、保护层、声屏障、人行道栏杆、伸缩缝等。(1)防护墙:防护墙为C40钢筋混凝土,梁长24.6米孔防护墙按端部2175mm、中间1990mm和1840mm组合分节,梁长32.6米孔防护墙按端部2225mm、中间1990mm和2530mm组合分节。两节之间设10mm宽的断缝,防护墙构造;直线段防护墙高度均为76cm。曲线内侧防护墙高度为76cm、曲线外侧防护墙高度为94cm。高差过度在缓和曲线段上完成顺接。防护墙构造图见图2-1。图2-1 防护墙构造图(2)电缆槽(竖墙、盖板)电缆槽由

5、竖墙和盖板组成。竖墙采用C40混凝土,按端部1330mm、中间2000mm设置单元,单元之间设10mm宽的断缝,为保证电缆槽内的排水,在竖墙的根部对应防护墙泄水孔位置设置150200mm(长高)的过水孔,竖墙施工时应注意各竖墙顶面高度保持一致,以保证电缆槽盖板受力一致。注:在设置接触网拉线基础及下锚坠砣时,竖墙A另增A6、A7g、A8和A9型。A6型竖墙在设置接触网转换柱基础时使用,A7g型竖墙在设置下锚拉线基础时使用,A8和A9型竖墙在设置接触网下锚基础时使用。电缆槽盖板为预制结构,分为通讯、信号电缆槽盖板和电力电缆槽盖板两类,盖板0.5m为一个单元,设6mm断缝,板宽494mm,梁端处根据

6、桥跨的不同设置配板。通讯、信号电缆槽盖板均采用D型、桥上不设置声屏障时电力电缆槽盖板采用C型,设置声屏障时电力槽一般采用E型。电缆槽构造见图2-2。图2-2 电缆槽构造图(3)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为C50钢筋混凝土,基础中预埋6根M39锚栓,顶面预埋钢板。接触网支柱基础见图2-3。 图2-3 接触网支柱基础构造图(4) 栏杆及遮板梁体两侧外边缘设置人行道栏杆遮板,用于连接人行道栏杆用,遮板构造详见技术交底遮板的安装通过预留钢筋与桥面竖墙的预留钢筋绑扎在一起后再现浇竖墙的混凝土,与竖墙连成整体,安装于桥面。遮板间设4mm断缝,安装完毕后用砂浆填塞。无砟轨道遮板为C40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

7、分为F1、F2两种型号,遮板预制时预埋M16U型螺栓,用以安装人行道栏杆。注:在声屏障段落,设置接触网拉线基础及下锚坠砣时,增设F6、F7、F8和F9型遮板。F6型遮板在设置接触网转换柱基础时使用,F7型遮板在设置下锚拉线基础时使用,F8和F9型遮板在设置接触网下锚柱基础时使用。图2-4 无砟轨道遮板示意图(5)伸缩缝根据设计要求,伸缩缝在每两片梁之间设置。耐候型钢采用Q355NH耐候钢制作,其质量要求符合优质碳素钢GB699或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T4172的规定。橡胶密封带采用氯丁橡胶,弹性体伸缩缝采用改性树脂硅橡胶,技术要求符合设计规定。伸缩缝从使用的梁缝宽度上分为TSSF-60型、TS

8、SF-100型,因此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的梁缝设置情况预先选择。(6)防水层防护墙内侧(除轨道底座板外)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或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铺至防护墙根部,在防护墙根部加铺卷材附加层,附加层沿防护墙卷起高度5cm,水平向宽度15cm。泄水孔处先粘贴卷材附加层,防水卷材搭接处采用粘结剂封边处理。防水卷材上覆盖纤维混凝土保护层,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40mm。防护墙外侧电缆槽中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厚2mm,上设水泥砂浆或纤维混凝土保护层。电缆槽底板处仅设水泥砂浆保护层,砂浆最小厚度10mm。(7)保护层保护层采用C40细石混凝土及水泥砂浆,C40细石混凝土添加聚丙烯纤维网或聚丙烯腈纤维,

9、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38:2004的有关规定。 3.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3.1防护墙2.1.1 测量放线直线段每梁每侧放设3个点,两端及跨中各一个;曲线段每2米放1个点,保证线形圆顺、模板安装后无明显折角,点位测设后弹出轮廓线。3.1.2 钢筋加工(1)钢筋原材料的加工钢筋原材在检验合格进场后,堆放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加工好的半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运至现场进行安装绑扎。(2)钢筋加工的技术要求 钢筋必须顺直后进行加工和安装。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对含碳量较高的脆性钢筋不使用碰焊、点焊。钢筋的类别和直径如需调换、替代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10、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钢筋必须平直,无局部曲折。调直钢筋时按下列规定执行:a.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I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l%。b.冷拨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钢筋的弯钩或弯折按下列规定执行:a.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b.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c.弯起钢筋中间

11、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箍筋的末端作成弯钩,弯钩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1.3 钢筋绑扎将加工好的钢筋运至现场绑扎。钢筋绑扎前先清理桥面的杂物,将预埋钢筋进行整修、使之保持顺直,并将桥面凿毛、清除桥面混凝土的浮浆、保证防护墙混凝土与梁体混凝土的良好连接。根据防护墙的轮廓线确定钢筋的平面位置,根据设计桥面高程计算出防护墙顶面高程,确定防护墙钢筋的顶面位置。绑扎钢筋时,在防护墙顶拉线确定墙顶高程,以确保钢筋顶面标高的准确。防护墙断缝处的钢筋端面要竖直、平齐。钢筋骨架外侧均匀设置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用的混凝土垫块(4个/m2),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防护墙混凝土要求,已保证钢筋在

12、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完成后先进行自检,自检时特别注意接地钢筋、接地端子的埋设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3.1.4 模板支立模板采用定形钢模板,各节模板端头及断缝处设堵头模板,堵头模板采用=3mm钢板,断缝处两堵头板之间夹塞=4mm钢板保证10mm的断缝宽度,拆模时将钢板撬出即可将模板拆除。每节模板设4根拉杆,上下各两道,底层拉杆孔位于桥面保护层内,顶层拉杆孔位于防护墙以上。人工进行调整就位。模板加固采用钢管支顶和松紧螺栓紧拉的方法整体固定模板,每梁每侧模板通过螺栓连接成整体,防止模板的移动。模板支立完毕后,检查泄水孔、电缆孔等部件的预留孔洞的位置、数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安装

13、完成后,随即测设模板顶部标高,标出防护墙顶面高程。由于现在要求防护墙顶面设置圆角,所以在测出模板顶高程后,若不吻合,则需根据情况调整模板顶高程,保证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标高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钢筋绑扎、调整钢筋加工、运输钢筋检查验收不合格模板支立、调整模板整修模板检查验收不合格浇筑混凝土拆模、养生图2-1:防护墙施工工艺框图的准确性。3.1.5 浇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现场,出料斗通过安装在防护墙模板上的下料槽直接输送混凝土入模。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设专业试验工程师对混凝土性能的检测,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并在现场严格控制坍落度(试验要求为1620cm,)。混凝土浇

14、注时采用水平分层法从一端浇至另一端,分层厚度不超过30,施工时应尽量减少溅落在上层模板上的混凝土渣,保持每节段的混凝土浇注时间,以避免影响上层混凝土拆模后的美观。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30振捣棒振捣,由于防护墙本身厚度只有20cm,因此在振捣混凝土时,严禁将振捣棒振捣模板。混凝土周边的振捣用橡胶锤于模板外部进行适度敲打振捣,减少拆模后混凝土表面的气泡数量。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固定专人进行收浆抹平工作。收浆抹平中,特别注意防护墙高度变化处,不得出现明显折角, 3.1.6 拆模、养生待防护墙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即可拆除模板,拆模时严禁抛扔模板,并避免模板碰撞混凝

15、土表面及棱角,及时对缺陷部位进行修补。拆模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养生,采用无纺布覆盖洒水的方法,固定专人负责洒水养生的工作。3.2竖墙3.2.1 测量放线直线段每梁每侧放设3个点,两端及跨中各一个;曲线段每2米放1个点,保证线形圆顺、模板安装后无明显折角,点位测设后弹出轮廓线。3.2.2 钢筋加工(1)钢筋原材料的加工钢筋原材在检验合格进场后,堆放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加工好的半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运至现场进行安装绑扎。(2)钢筋加工的技术要求钢筋必须顺直后进行加工和安装。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对含碳量较高的脆性钢筋不使用碰焊、点焊。钢筋的类别和直径如需调换、替代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不使用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钢筋必须平直,无局部曲折。调直钢筋时按下列规定执行:a.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I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l%。b.冷拨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钢筋的弯钩或弯折按下列规定执行: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