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39926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1乡成立于1999年1月4日,是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的革命老区,位于县西北部、黔桂边境九万大山东麓, 驻地龙美街,西北与罗城县毗邻,南与寨隆镇接攘,距离县城 27公里。公路主要有经洛崖通县城的柏油路,境内有枝柳铁路 通过。全乡占地4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93公顷,水田面 积2210公顷。全乡辖岭头、泗巷、古砦、大户、龙美、云峰、 龙袍、十五坡、汶炉、上富、独山、罗垌、大岩垌13个村民委 和一个社区,共147个自然屯。全乡人口 3.52万人,民族结构 以仫佬、壮、汉族为主,其中仫佬族10246人,占总人口 29.2 %。 自1999年成立民族乡以

2、来,在区、市、县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 门、挂钩帮扶单位的关心帮助下,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 了很大发展。全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独山水库渠道 硬化工程20多米,为上村、潘村安装抽水站,解决农田灌溉 面积800亩,利用项目资金18万元完成独山水库坝面及护栏维 修1806平方米;完成14个行政村的农网改造,新建线路20米,全乡供电 总容量达300万千伏;完成10个行政村程控电话安装,乡境内建有移动和联通四 个移动基站,全乡电话、宽带入户和移动电话持有率不断上升;投资340万元改建的龙美至洛崖柏油路基本完工,投入农发 专项资金14万元修建泗巷机耕路5.5公里,投入25万元修通罗 垌村委至铁

3、坑村级路,投资220多万元的龙美至安居扶贫路工程 正在加紧建设当中,由柳州凤山糖业集团投资21万元修建了 5 条主要蔗区路和维修了 165公里的面上蔗区路;全乡共建有沼气池453座;完成龙美集镇三条主要街道的硬化工作,篮垌屯新村建设也 已初具规模,已经建成统一设计的24户楼房;先后完成龙美集镇、龙耶屯、岩口屯的人畜饮水工程;最近利用民族资金建成泗巷小学教学楼,全乡已有13所村 完小实现教学楼房化,“两基”通过评估验收;卫生“计免黄牌”顺利脱帽。通过加强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建 设,有效地改善了X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古砦今后发展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地缘因素的影响和历史客观原因,目前 古砦仫佬

4、族乡的基础设施还依然落后,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交通设施落后。仅有龙美至柳城公路(全长25公里)与 外界是柏油路相通,其余全属沙土路,是全县交通最落后的一个 乡镇。全乡通村公路有150多公里路面未硬化,属晴雨路;还有6条村级公路共计70多公里亟需维修才能发挥效益;因居住分散,尚有5%。的人口没有改变肩挑手提的状况。2、水渠工程急需巩固和加强,群众饮用卫生水困难。要解 决独山水库溢洪道漏水问题,独山水库渠道3公里因人畜毁坏无 力修复,龙驹和班江水库水渠10多公里没有进行硬化建设,4000 多亩耕地受到威胁,粮食产量受到影响。乡所在地自来水水源急 需进一步提高净化技术,另外,还有13个行政村人饮用

5、水属简 易引水设施,未经净化处理,特别是山区人畜饮水建设面临新的 挑战。3、相当部分村组未通电视电话。乡所在地闭路电视虽与县 联网,但仅乡所在地及覃村、岩村、刘家等三个屯约500余户能 收看到联网电视,其他村尚有85%的农户不能收看到联网电视节 目;还有大岩垌、罗垌、上富、独山四个行政村以及龙袍王村、 十五坡大垌等10多个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屯未开通程控电话。4、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简陋。乡卫生院仅一座集门诊、 病房、职工宿舍于一体的综合楼,医疗设施也极其简陋,仅一台 过时的B超和X光机。乡村医师19人、医士 24人,开放床位 16张。突出问题是没有救护车辆,我乡村屯居住相对分散,离 乡卫生院最

6、远的村屯也有近30公里,还有三分之一的村属山区 村,交通不便,由于缺乏救护车辆,造成了危重病人就诊难的局 面。5、教育设施亟待改善。随着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 推行,我乡拆校并点18个,是全县撤并教学点最多一个乡镇, 包括两所中学在内,全乡生均校舍面积在逐步减少,尤其是学生 食堂、专用教室、电教设备等几乎没有,亟待新建。乡刚成立不久,是我市民族乡中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发展 较为落后、农民收入较低、财政状况较困难的乡。基础设施的落 后,成了发展经济的最大障碍。要彻底改变民族乡的落后面貌,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形成共识,多方支持,共同帮扶,加大资金 投入。要有重点地扶持一批能够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

7、的项目, 推动民族乡的经济发展。要在政策上向民族乡倾斜,对古砦仫佬 族族乡要更加厚爱一层,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步伐。当前,建议要突出解决以下六个个问题:1、加大乡公路网络建设。龙安(龙美至小长安)公路是 我乡通往罗城、融安、融水北大门的交通枢纽,因车流量较大, 加上沙土路面易于凹陷,雨季经常交通瘫痪,建议市、县交通部 门把龙安公路升级,改建柏油路。同时,加强对龙美至十五坡、 龙美至上富、龙美至大岩垌等村级路的扩建和养护,确保全乡交 通的畅通。2、解决全乡的人畜饮水难题。目前全乡人畜饮水条件远远 无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之需求,尤其是每到枯水季节,人畜用水 成为更加严重问题。全乡14

8、7个自然屯,完成人畜饮水工程的仅 有5个村屯,目前急需改善人饮条件的主要有独山、上富、罗垌、 大岩垌四个山区村以及平原潘村、龙袍、下尧等13个村屯,龙 袍和潘村20_多名群众目前人畜共饮一条臭水沟的水,给人民 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改善这两个屯的人饮条件是项民 心工程。3、解决龙美集镇南环路(卫生院至龙美中学)的硬化工程, 盘活集镇南边土地,不断完善龙美集镇兴工、活商、聚人的功能, 提高集镇人居环境水平。4、要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乡文化活动中心已投入建 设资金23万余元,因资金不足,图书馆工程已经停工两年多, 目前急需筹集资金对图书馆进行装修后交付使用。5、为实现“两基”达标,全乡目

9、前尚欠“两基”款项20万 元,我乡属贫困乡,财政十分困难,无力偿还为通过“两基”达 标的欠款、贷款,建议上级部门支持解决“两基”教育欠款和贷 款。建议修建龙美中学和龙美中心小学学生食堂,解决学生用膳 难的问题。同时,还可增加学生宿舍,拆除学校现有全部危房。 目前两所中学和中心小学1000多名寄宿生因食堂简陋,用膳极 不卫生,也无安全保障。6、改善乡卫生院设施。根据人口及社会发展需要,需配置 救护专用车,新建住院部综合楼和职工宿舍楼,同时更新和购置 一些新设备,如B超机、X光机、多功能产床、手术床及牙科器 械等。乡人民政府20年5月20日回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2农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

10、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 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 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农村发展最为突出 的制约因素。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 展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调研的通知(巍办通_10 号)文要求,我局牵头组织了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畜牧局、 扶贫办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调研组,于年3月12日开始,对 我县年末的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具体 做法一是由职能部门综合分析提供年末我县相关基础设施的 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二是由各乡镇在本乡镇的范围内 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本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材 料提供给我

11、局参考,三是调研组深入有关部门和乡镇去实地查 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及建议。在此基础上,调研组综 合总结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 问题,结合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加大对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我县所面临的形势,讨论提出了部分关于 加强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年末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1、交通方面。全县通车里程达到1867公里,公路网密度为 0.85公里/万平方公里,按人口总数统计为61公里/万人。其中 一级公路7公里占0.36 %,二级公路36公里2%,三级公路34 公里占1.8%,四级公路587公里占31.45%

12、,等外级公路1293公 里占69.25%。其中有油路140公里,水泥路48公里,弹石路579 公里,实现60%的乡镇通油路,98%的行政村通弹石路,93%的自 然村通公路,100%的乡镇和65%的村民委员会开通公交车。全县 境内“三横三纵”的公路主骨架和“连县、连乡、连村、连景” 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2、农田水利方面。全县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 库4座,小(二)型水库64座,小库塘2316件,水窖3.6万个, 抽水站141座,机井155眼;“三面光”沟渠640多公里,占 全县引水沟渠总长的35%,整修加固河堤146公里,治理水土流 失面积262.7平方公里。全县可控水量达1.07亿

13、立方米(其中 工程蓄水6444万立方米),水利化程度达54.9%。完成农村人 畜饮水工程60件,共解决全县11.15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问题。建成稳产农田25万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7台,小型拖 拉机313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02台工,农业机械总动力达 9002万瓦特,机械耕耙面积达7.1万亩。3、能源方面。已建成110kv变电站1座和35kv变电站4 座, 第一、二期农网改造和完善西部地区农网改造项目后,新建35kv 线路12.5公里,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522公里、400/220v线 路1316公里,更换(新装)高耗能配电变压器476台,改造户 表56237户,实现了全县所有自然村

14、通电。建成节能灶58452户, 沼气池10546 口,太阳能12700平方米,微型水力发电机3500 瓦。4、林业方面。完成退耕还林12.4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 5.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6.9万亩;实施天保工程管护森林215.9 万亩;完成人工造林27万亩(其中华山松18万亩),核桃种植面 积达44.5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7%。全县共有6个国有 林场和10个乡镇林业站,54个天保站点,建成林木种苗基地2 个,成立森林防火队2个。5、畜牧方面。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网络上建成畜牧兽医技术 服务中心9个,乡镇服务站所场16个;牛冻精改良服务网络上 建成冻精改良站点45个;动物防疫体系上建成县级兽医防治站 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点14个;改造和新建标准卫生牛厩10.1 万平方米,羊舍2.5万平方米,猪舍3924平方米,禽舍7260平 方米;饲草料加工贮备设施配套农户铡草机239台,建青贮氨化 窖3.33万立方米;建成牲畜交易市场17个,交易棚600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