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复习试题_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39919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复习试题_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运动生理复习试题_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运动生理复习试题_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运动生理复习试题_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运动生理复习试题_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复习试题_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复习试题_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生理复习题第一章绪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 ,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新陈代 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异 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 ,同时释放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兴 奋: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之为兴奋。抑制 活动:可兴奋组织由活体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是兴奋性由强变弱

2、的活动 。应 激性: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 (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适应性:生物体对所处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神经体液调节: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入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前馈控制系统:是受控部分的输出变量不发出反馈信息,监测装置检测到干扰信息后发出前馈信息,直接作用于控制部分,调整控制信息以对抗干扰信息对受控部分的作用,从而使输出变量保持稳定 。 简答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 简答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方式?答:神经调节、体

3、液调节、自身调节、生物节律 简答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系统?答:人体机能调节的控制系统有三种:(1)非自动控制系统(2)反馈控制系统(3)前馈控制系统 简答学习运动生理学的目的 。答:在正确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第二章肌肉三联管:由横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的结构单位称三联体,它是把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亦称三联体。静

4、息电位:安静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内-外+ )。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以传播的电位变化。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与肌纤维间的一种化学突触结构。离子学说:(1)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浓度不同(2)细胞膜选择通透性(3) K+在浓度差推动下外流的结果 t内-外+滑行学说:骨骼肌收缩的原理。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横桥的带动下,向暗带中央(M线)滑行的结果。最后肌节缩短。兴奋一收缩耦联:通常把以肌细胞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总结称为兴奋一收缩耦联。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负荷)肌肉缩短

5、。等长收缩:收缩时肌肉只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保持不变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相反,肌肉在产生时被拉长,这是由于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肌肉虽积极地收缩但仍被拉长。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以恒定的速度(等动)进行最大收缩。相对肌力:运动单位:一个脊髓a-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最基本的单位 称为运动单位。运动单位动员: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肌纤维选择性肌大:当进行耐力训练时,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当进行速度、爆发力训练时,快肌纤维选择性肥 大。 试述骨骼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答:动作电位t运动神经末梢兴奋 tCa2+进入轴突末梢

6、tAch量子式释放tACh+受体宀终板电位 宀肌膜动作电 位t横管将AP传至肌细胞深处的终池 t终池释放Ca2+ T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去除位阻效应 t肌动-球蛋白形成 t肌球蛋白ATP活性增加Ft横桥摆动t肌丝滑行t肌肉收缩 试述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答:(1)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浓度不同(2)细胞膜选择性的通透性,受到刺激时Na+通道大量开放。Na+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内流的结果t上升支,包括去极化和反极化。当Na+内流的动力和阻力达到平衡时,Na+内流停止,此时膜对K+的通透性f, K+外流形成下降支。 试述在N M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答:神经兴奋t末梢钙离子通道开

7、放 t钙离子入膜t神经末梢释放 Ach tAch与受体结合并激活 Ach受体通道宀 终板电位(总合)t肌膜动作电位 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答有4种收缩形式形式特点向心收缩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因而引起身体运动。而且,肌肉张力 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发生在后。等长收缩肌肉的长度不变,不能克服阻力做机械功。离心收缩肌肉在产生张力的冋时被拉长。肌肉做负功。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与 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 试述不同肌纤维类型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答:1型-慢肌-耐力血红蛋白多,毛细血管网丰富,线粒体多且大。慢肌抗疲劳强于快肌。n型:快

8、肌(n a、n b、n c)爆发力直径大,收缩蛋白多,肌浆网发达.运动训练可以使速度加快力量加强第三章血液血液:血液是一种粘滞液体,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的粘滞性:血液在血管内运行时,液体内部各种物质豁颗粒之间的摩擦而产生阻力的性质。渗 透压:一切溶液中溶质分子运动所造成的压力,是一切溶液所固有的特性 。血液缓冲对:血液中存在的具有抗酸和碱作用物质。硷贮 备:每100ml血液中所含碳酸氢钠的含量 。硷 贮备量: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同城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硷贮备量血 容量:人体循环血量的总量,包括血浆容量和血细胞容量 。肌动白细胞增多: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

9、,分为三个时相 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答: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功能: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2运输作用。3.调节作用。4防御和保护作用。 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硷平衡中的作用。答:血液中血浆是一种缓冲对溶液,血液中还存在数对具有和抗碱作用的物质(缓冲对)血液中的缓冲对对血液的PH达到相对恒定,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血液的PH变化超过正常范围,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从 而引起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 、兴奋性及各种生理技能的紊乱 ,甚至会出现酸碱中毒。 简答血液维持酸硷相对恒定的3对缓冲物答: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 2PO4三个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Na

10、HCO 3/H2CO3。 应用 可利氏循环”的原理,论述安静时以及运动时机体对血糖的调节答:C6H12O6血糖肝糖原肌糖原乳酸安静时血糖进入肝和肌组织 ,分别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能量;运动时,肌糖原进行乳酸代谢产生能 量,而乳酸经血循环进入肝进而重新转化成血糖进入肌组织供肌肉利用 简答 可利氏循环”中的三糖指哪些?答:血糖,肝糖原,肌糖原 简答血液重新分配”的要点。答:运动时:随运动量的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内脏血量减少,外周血量增加安静时:随运动量的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内脏血量增加,外周血量减少循环血量各部之间、循环血量与储存血量之间存在抑缓济急的血液供应原则。第四章循环自动节律性:指心肌

11、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窦性心率:窦房结节律性兴奋所形成心脏节律。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氏纤维。心肌的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兴奋后如果再有第二个刺激,无论刺激多强,肌膜都不会进一步发生任何程度的去 极化,获虽可发生局部去极化但不能引起扩布的动作电位。心电 图:将测量电极置于体表一定部位,即可以导出心脏兴奋过程中所发生的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经一定处理后并记录到特殊的记录纸上便成为心电图。期前收缩: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达到前,心室受外来刺激,会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该收缩成为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后出

12、现一段较长舒张期。心脏的 全或无”形收缩:由于心脏存在心室肌与心房肌的同步缩,心脏要么不收缩,如果一不收缩,其收缩就达到一定强度,称为全或无式的收缩。心 动 周 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的时间总和最大 心率: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最大心率。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射血分 数:每博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比的百分数。心 指数: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心输出量。心率 贮 备:心率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最大心率-安静心率)心 力 贮备:心输出量能够随机体代谢的增强而增强的能力。血压: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外周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受血管口径、

13、血液粘度和血流速度的影响。动脉 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博动,称为动脉脉搏。减压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运动时血量的重新分配:运动时体内的血液分配量发生改变。窦性心动徐 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某些优秀运动员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 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意义 ?答: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 传导性 兴奋性 收缩性意义:心肌的这些特性共同决定着心脏的活动,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答:心率和每搏量(心输出量=心率X每搏输出量) 心肌收缩力:包括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力。心肌收

14、缩力强,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 静脉回流量:静脉回流量增加是心输出量增加持续增加的前提。 心力贮备在反映心脏机能上有何生理意义?答:心力贮备的大小可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要的适应能力,反映心脏的健康和强壮程度 。有耐力训练的人,心力贮备明显高于一般的人 。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答:形 成:动脉血压实在有足够的血液充满血管的前提下,由心室收缩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弹性的协同作用产生的。影响因素:1、心脏每搏输出量 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 运动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发生的功能变化 ?答: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答:

15、1、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2、运动性心脏增大:其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里储备高3、心血管机能改善:其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高 测定心率在运动实践中有何意义 ?答:1、基础心率能反映机体训练水平和健况 ,安静心率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2、 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通过比较负荷前后心率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能对心脏功能和身体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3、 控制运动强度 可用心率控制在不同状态下的运动强度,从而获得良好训练效果 如何用心率来评定运动性疲劳 。答:心率是评价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1、 基础心率 大运动负荷训练后,经一夜的休息,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 5-10次/分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积 累现象,若连续几天持续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