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建设动员讲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39700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风建设动员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风建设动员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风建设动员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风建设动员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风建设动员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风建设动员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风建设动员讲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民风建设动员讲话 (一) 民风是指一个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表现出的一种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民风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民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与外界打交道,首先要考虑民风。民风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声声共鸣。由于民风差异,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声誉。民风成了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的重要标识或无形资产。 “风”,由自然条件造成的行为规范;“俗”,由社会文化造成的行为规则。风与俗,合称为风俗或风俗习惯。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所以,人们要“入境而问禁,入乡

2、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民风有好坏之分。人们把好的民风称之为“民风淳朴”,把不好的民风叫做“风气不正”。淳朴的民风是善良人的朴素感情,它能引导人们行动和工作,使人在同别人交际时通情达理,在命运打击下有钢铁般的意志,使各种感情趋于适中,使人们对自己的种种想法能心安理得。不良的民风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其中的恶毒性是一种狭隘意识的龌龊行为;一种感情用事的自我陶醉;一种堕落的逆反心理的头脑发热;一种藐视社会的狂妄自大。它扮演着不大光彩的不幸角色,表现着一种不肯安于道德的意志,一个经不起艰难痛苦的心,一种缺少忍耐的头脑和一个简单愚昧的理性。像一辆性能不太稳定让人担惊 受怕的马路上的蹦

3、蹦车,是人性的变异、扭曲和颓废,是人类自身文明的瑕疵,是社会恶习风气的延续。 民风中端庄的行为、优雅的举止是一笔财富。习惯具有惯性,稍加注意,略加调控,可避免不良行为;任着性子不加收敛,无法摆脱不良习惯的恶性循环。在个人方面,常常是这样:由于品性上有某些丑恶的瘢痣,或者是天性的土生土长的习气,或者是某种脾气达到了反常地步,冲破了理智约束和防卫,或者是某种习惯玷污了原来令人喜爱的举止,这些人只要带着上述一种缺陷的烙印,天生的标记或者偶尔的机缘,不管在其他方面如何圣洁,如何具备一个人所能有的无限的美德,由于这种特殊的毛病,足以勾销全部美德。 良好的民风反对着狡诈。狡诈并非智慧,恰如调侃不等于幽默。

4、狡诈是一种过度冒险的短期投机行为。谁要是被公认为是一个狡诈的人,也就等于被公认为是卑劣的人,谁要是被公认为是一个卑劣的人,几乎一辈子都难以修复和扭转人们的普遍看法。这一代价不仅在理论上得到反复证明,在人生经验中也得到验证。狡诈的人,就不能称其为一个可爱可敬之人。狡诈的人,无论多么有才能、无论多么有学识、受过多么高的教育,身上总难免留有让人大不放心的痕迹。狡诈是人类性格的退化。 民风的尺度是美德。逆境验证着民风。逆境中的压力可以成就一些人,却也可能摧毁一些人。逆境中产生的过度的自卑会瓦解一个人的活力,蒙蔽一个人的眼睛,冻结一个人的热情。逆境 如果缺少了坚韧和节制的支撑,会形成民风中的自卑自贱、自

5、甘屈辱、自我陶醉的心理,或心理失衡,无钱看不起有钱,会仇恨富人,憎恨、破坏富有,或见钱眼开、盗窃、抢劫、据为己有等现象;一旦富有起来,又会不加节制,挥霍无度,造成浪费。 良好的民风是一种宽广的胸怀。良好民风中流露着恢弘博大的气质,不斤斤计较一时一际的得失,不好的民风往往流行着玩弄小聪明、小智慧、哗众取宠的俏皮,尖酸刻薄的挖苦,对小名小利的追逐,生活中看来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往往是内在气质的表象。落落大方的恢弘气质,不热衷于飞短流长的闲言碎语,不沾染自私自利的烦躁和愁闷,我们的心灵就会像洞开的窗扉,惠风和畅。心灵的负荷减轻,那它就能容纳、储存人世间和宇宙间真善美的事物,而一个真正为真善美而痴迷、动情

6、的人,那他就会对假恶丑有天性的反感,天生的排斥。 民风的时代性叫风尚。民风不同于风尚。民风要深厚,民风较定型,对风尚有制约作用。风尚是时尚,是流行,是潮流。历代风尚的再现叫遗风,遗风的积淀形成了民风。民风的现实表现叫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受民风影响、制约;受舆论引导、变化;受政党和政府引领、示范、带动。 民风一经形成,便必然要陶冶它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与生活实践自然地符合它的要求与准则,民风广泛直接地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日常思维中,表现在人们日常未经深思熟虑的、没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不自觉的驱使人们对 所遇事物立即做出反应的欲望、追求、情绪、习惯、意向、气质、风度中,是理性与非

7、理性、个体与群体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一种“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 (二) 回乡同心民风淳 同心的民风具有人类良好民风的基本风范。淳朴向善、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包容平和”的优良民风。其主流表现形式: 一是淳朴和顽强。同心地处全区中部干旱带,自然环境条件艰苦,但这里的人民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他们在与严酷的生存条件斗争中,磨炼出了坚韧、豁达、乐观、朴实、真诚的性格;在与命运的顽强斗争中,坚守着自己“厚道自信”“勤劳质朴”的精神世界;在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中,涌现出了马和福、海小平、苗伟民等令人敬佩的先进人物,他们为这里的民风注入了坚强悲壮的色彩。 二是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信念与

8、期盼。祖传的谋生手段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人们的心灵不断编织出一些新的期盼,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迁、提升、在生产生活中刷新,火红的年代营造着火红的民风,同心民风中的思想观念在与时俱进。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普遍重视子女上学,“再穷不能穷教育”“治穷治愚、 治山治水”等思想深入人心;支持封山禁牧、支持“少生快富”工程;生态文明、环境卫生、公园、小区等方面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 三是回汉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同心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大家庭,秦汉之际有匈奴、鲜卑部族,唐代的吐蕃、吐谷浑、突厥族,宋代的党项族,元代的回族、蒙古族也先后定居预旺城、韦州城、同心城等地,清代满族、汉族等民族也长期在境内

9、居住。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影响,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广大回族群众有着“谋生殷勤,急农重商;勤劳洁净,热情好客;负重拼搏,抢抓机遇”的传统禀赋和“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同心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乃至周边国家,广纳百家之长,为我所用,繁荣了一方经济,为同心城赢得了“旱码头”的美称。同心大力倡导回汉民族团结互助新风,在共同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加深了民族感情,结下了深厚友谊;在生产经营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发展能力;在文化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增进了了解,深化了友情。这种独特的民族情结为这里的民风增添了新意。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