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的检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39576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厌氧菌的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厌氧菌的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厌氧菌的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厌氧菌的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厌氧菌的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厌氧菌的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厌氧菌的检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厌氧菌的检验【摘要】厌氧菌是一大群在无氧环境下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在 人体肠道、口腔、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中占优势。当人体菌群失 调时, 厌氧菌可能侵犯人体许多部位,发生内源性厌氧菌感染。且感 染率相当 高,其中部分是厌氧菌单独感染,而大部分是与需氧菌混合感染。感染早期总是以需氧菌占优势,待需氧菌耗尽环境中的氧,机体抵抗力削弱后,造成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便有利于厌氧菌生长,同时需氧菌为厌氧菌提供维生素 K等生长因子,而厌氧菌能 保护需氧菌免遭口 细胞的吞噬,这种协同作用造成了厌氧菌感染的普 遍性。过去厌氧菌感 染以经验用药为主,因为厌氧菌对现己上市的药 物的敏感性较好,因此 一般情况下不

2、需要做药敏试验,多数情况下治 疗效果满意。但是近年来,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厌氧菌的耐药 性也逐年增高,出现了耐甲硝 哇菌株,耐药率约为 5%? 10%左右,所 以单靠经验用药已无法得到满 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应重视和加强厌氧 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关键词】厌氧菌检测临床应用厌氧菌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据文献报 道,在菌血症中有10%可检出厌氧菌,牙周炎及牙根管炎厌氧菌感染率高达 ? 100%,肺部厌氧菌感染率高达% ? %,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 性感染率 高达%。临床感染的很多实例证明开展厌氧菌检验极为必要。(一)标本采集1 .原则绝大多数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 对人体来

3、说是内源性 的。厌氧菌感染时,常常是在一定区域,厌氧菌的数量大大超过了需氧菌。因此厌氧菌的检验原则是:一切可能污染正常菌群的标木都不 宜做此检 验。下列标本不能进行厌氧菌的检验:咯痰、齿龈拭子、小 肠内容物、 咽喉内容物、溃疡面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排出的尿、粪 便、洗胃液等 等。2 .临床标木的采集方法临床标木最简便的采集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取样本后立即(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对各部位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木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1)任何闭合性脓肿:用注射器抽取,注射针头插入橡胶塞内,以免空气侵入。(2)支气管:用Wimberg双层聚四氟乙烯套管绒毛刷,在利多卡 因 局部麻醉后进行。或纤维支气管镜头带

4、套管(自制),支气管镜到达 后伸 出内管取样后,抽回套管取出内管。漱口后取新咯痰 (漱口液为2g/L灭 滴灵与L洗必泰混匀)。(3)胸腔:穿刺(术前做好消毒工作),注射器抽取。(4)尿道:皮肤严格消毒后经耻骨联合上方穿刺,或用清洁中段尿。(5)生殖道、盆腔:以毗咯烷酮碘(Povidneiodine)消毒后,后弯 隆 穿刺,取盆腔渗出液。子宫分泌物用双导管抽取,抽取后将取样管 退回 外套管后取出,以防阴道正常菌群污染。(6)阑尾脓肿等腹腔脏器感染:无菌外科切开后抽取。(7)溃破脓肿:先用无菌棉签擦去表面脓液取深部脓液。(8) 口腔:使用Newman带空气导管的藻酸钙倒蒯或活动尖端的刮器采样,导管

5、可抽回至内管并充入无氧的 C02标本采集后退回外套 管 取出。、(9) 血液:做好采血部位消毒,一般使用3%碘酊消毒皮肤,消毒 713min后采血,一次采血量以多于5ml为好;在用抗生素或化 疗前24h 宜采血2? 3次。一般使用10ml磨口试管,内含溶血剂聚乙 二醇辛基日迷(乳化剂op)和抗凝剂共,经高压灭菌后置室温备用。取 病人血5ml, 立即注入L-c管,并充分颠倒混匀10次以上。待L-c管内红细胞完全溶 解后(液体透明),将L-c管以400r/min的转速离心15? 20min,然后将 离心的L-c管的上清弃去,取管底沉渣划线接 种血平IIIL,同时涂片镜检。 将平皿作需氧菌和厌氧菌两

6、种培养,到第7天无菌生长才报告阴性。(二) 标本输送标木输送应注意如下几点:1 .尽量在厌氧环境中输送,如注射器插入橡皮塞或无氧小瓶直接 输 送。2 .常温下输送比低温下输送更好。3 .混合气体中输送比单纯C02中输送好。4 .输送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标木干燥而使厌氧菌死亡。(三)标本分离的程序临床标木分离程序(四)厌氧菌鉴定的总则厌氧菌的分离培养鉴定是个较复杂的工作,一般依据伯杰系统细菌鉴定手册(1, 2卷和评议版)所列的表型特征(形态、生化性状、生 长需要等)和遗传特征(DNA朵交符合率或DXA中G+cmol%含量等) 进行系统鉴定,但对于一般的临床检验室多使用 Finegold的厌

7、氧菌 的三 级鉴定方法进行鉴定。1?一级鉴定又称初级鉴定,一般为初代培养结果的观察。主要根 据 耐氧试验、选择性培养基、标本的来源和细菌菌落、菌细胞特征,报告厌氧菌检出结果。一般只能鉴定到类、群或属(种)。如在七叶苛胆汁(BBE)平皿上出现黑色带晕的大于 1mm的菌落,镜检为革兰阴性 杆 菌,染色不均,菌体可见未染色的空泡,多形态,可初步定为脆弱类杆菌;又如在KV血平【IIL上,菌落深陷生长,培养基表面留有坑痕 者, 可能是解腺类杆菌和纤细类杆菌等。2 .二级鉴定在一级鉴定的基础上如观察菌落形态、 溶血性、色素产 生、芽胞形成等,进一步结合细菌生长特性、生化试验结果等将厌 氧菌 鉴定到属或种。

8、例如在卡那霉素、万古霍紊溶血平 IIIL上有棕色或 黑色 菌落,或虽无黑色但在紫外线照射下有红色荧光,不耐 20%胆汁,对粘 杆菌素(10mg/L)敏感性不定,可定为产黑色素普氏杆菌或吓 嘛单胞菌, 有不少二级鉴定中加入抗生素纸片的敏感性试验如 Wadsworth手册的标 准,对一些厌氧菌属的鉴定,也具简便可靠的特 点。3 .三级鉴定在一、二级鉴定基础上,补充菌的代谢产物的GLC分析 (正确定菌属),并补充系统生化性状测定,以及DA中c cmol%测定或使用标准菌棒进行朵交试验以确定厌氧菌菌种。参考文献张秀珍.当代细菌检验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4-248.2孙黄洁,刘彦平,赵淑兰,等.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检测分 析 (J).北京口腔医学,1998, 6: 158.13李卫星.下颌智齿冠周炎厌氧菌检查及药敏研究(J).山西 医科 大学学报,2000, 31: 365.(4王菌侨,刘树卿,杨敬芳,等.192例肺部感染的厌氧菌菌 谱 分析仃.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1,11: 68? 69.5黄勇斌,刘兴森,黄承斌,等.胸腔和肺部厌氧菌感染培养 分 析(J).江西医学检验杂志,1998,16: 24.(6王模荣,薛存宽.老年患者肺部厌氧菌感染培养分析(J).临床 医学,2003, 23: 4?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