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39458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已经对种子的外形有了认真的观察和了解,并且对于种子的内部构造已经进行过掰开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在老师带领下种植了凤仙花的种子,心里都在期待着种子快点萌发出土。【教学目标】 1.科学认识: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变化过程。(说明:本课指向长期观察记录,可不强调概念) 2.科学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记录的重点

2、。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讨,懂得要尊重植物生命,有爱心,培养科学实证的思想。【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设计研究种子的发育过程,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时间,是一个变化过程。【教学难点】 学会用恰当方法坚持观察记录凤仙花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 每组1个透明杯子,卫生纸,土壤,装水的水杯,2粒种子。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一、集中话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种植我们的植物(第2课时)。 1.出示一粒凤仙花种子,一盆凤仙花,这样一盆比较高大的凤仙花就是由这么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的,这有多么奇妙!你认为它是一朝一夕就能变成这样吗?(它需要一段时间)

3、。 2.出示盆上星期一起种植好凤仙种子的花盆。上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种下了凤仙花,算来已经有5,6天了,你认为种子在土壤中会长成什么样了?它会有变化吗? 二、指导有根据地猜想 1.指导学生画猜想: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了,那么你认为种子在土壤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把它画下来或写在你的记录单上。 2.指导学生汇报: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们的想法,要求说清你们是怎样想的 ?还要说清你为什么这样想。(注意表扬猜想有根据)3.汇总见,并板书: 4.小结:大家能有理有据地进行科学猜想。 5.看一看:那么土壤中的种子到底有什么变化了呢?你想怎么做?教师带领学生扒开看一看。然后共同描述土壤中种子的状态,例如涨大

4、。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 让学生继续思考:土壤中的种子以后还会发生什么变化?简单指板书说。也就是说,种子的生长是不是一次就能观察完? 板书:种子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变化过程。 三、引导学生简单设计实验: 1.导入:既然种子的生长是一个变化过程,那我们怎样做才能看到这个变化过程呢? 2.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 3.汇报: (1)汇报要求:要求说清你们准备怎样做就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其他同学注意听,思考:你们觉得他们的方法好吗?如果觉得他们的方法好,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估计: 1. 每天挖出来看一看。引导学生讨论明确:这样

5、是一个研究的方法,但是会破坏种子,影响种子的正常生长,我们应该学会尊重生命。介绍法布尔研究土蜂对小动物的尊重与爱护。 2. 如果学生说想发明白色土壤,透明土壤,则鼓励学生求异思维。也可以有相关资料介绍。 3. 如果学生说借助透明花盆(杯子)来观察,则帮助学生完善,介绍用卫生纸杯种种子的方法。 4. 如果学生说多种子,每天挖出来一个,最后摆在一起就能看到种子的生长过程了。则鼓励学生的聪明创意。并提要求让学生尝试完成。 5. 首先介绍材料:清水,吸水性透气好的软纸,种子两个,一些土壤,透明杯子一只。 介绍实验方法: A.取一只透明杯子放在桌上,先在杯子底部垫一小块纸,把折叠好的软纸手指垫在里面,轻

6、轻卷成一个卷,放入杯子里,让纸卷做成空心的,纸高出杯壁。 B.一只手扶纸卷,轻轻地把土壤倒入纸卷内,按一按,注意土壤和杯口平就可以,小心别洒在桌子上。 C.然后把种子贴在外壁靠杯沿的位置,倒过来让学生看到。(现在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随时看到种子的生长过程了) D.最后轻轻倒上清水,让土壤和纸都浸湿,但不要太多而把种子泡在水中。 (3)让学生说一说学会了吗。复述方法,其他孩子补充。 4.组织学生领材料,用杯子种种子,每组2人到前面挑选材料。要求:动作轻,注意不洒水,不撒土,保持桌面整洁,比一比哪组种得又快又好。 四、引导学生讨论 观察记录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观察记录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1)

7、导入:看得见的种子种好了,我们就可以经常对它进行观察了,你们准备对种子观察多久?(2周左右或以上)。什么时候观察?(为保证观察科学尽可能每天同一时间如早上,中午) (2)我们观察什么?(对照黑板板书) 板书:先长什么 根 长度 方向 茎 颜色 高度 粗细 叶 数量 形状 大小 (3)讨论怎么记录。 问: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画图,图文结合。文字。介绍文字加上日期就日记。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始第一篇种子生长观察日记了。 1.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如果花盆里的的凤仙花哪一天就破土而出了,我们还该做什么?(坚持观察记录板书)这是我们本单元的一大重要任务。一定要及时记录

8、下来出土后苗的生长发育过程。 3. 观察方法:对于出土后的小苗,我们重点观察它的什么?板书,去掉根部分。 4. 教师介绍:具体怎样观察更科学,老师给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份温馨提示,请你课下认真阅读。提示:这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请一定要坚持。介绍法布尔观察一种昆虫一看就坚持了好几年。鼓励学生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5.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观察日记,明确观察日记的写法。 6. 出示图文结合日记法(第一篇为图文结合日记)和文字日记法(第2、3篇为文字日记),让学生思考选择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记录。 7. 出示第2、3篇日记,让学生仔细阅读,并思考:你觉得这两篇文字日记哪一篇更像科学观察日记,为什

9、么?(观察全面、具体、有数据) 8. 只要我们坚持观察记录,最后我们就能整理出一个凤仙花生长发育过程的数据统计表。 9. 作业出示:坚持观察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坚持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复习导入 引发学生研究兴趣 初步感知时间与变化 强调科学猜想是有科学依据的 培养实证精神 认识种子生长是个变化过程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意识 规范演示杯种种子方法 良好习惯培养 明确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科学严谨精神 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观察 明确科学的记录方法 培养阅读获取资料的能力 培养坚持精神 明确科学日记的记录要科学严谨 阅读资料:如何观察测量根和茎叶的长度?怎样测量比较才科学? 温馨提示:对于杯中种子的观察,请你都从种子皮伸出的根(或茎的)部位开始测量。对于钻出泥土的小苗,开始变化明显时要及时记录,但是以后的日子不要求每天都必须记,而是在有明显变化后再记录就可以了。比如,它什么时候出土,出土时什么样,它的茎粗细、颜色,又长高了多少,它的叶子颜色、形状、数量有什么变化,以及自己的新发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它测量凤仙花花盆里长出的茎叶高度要把尺子插进泥土,让根部泥土和0刻度对齐再测量。 此外,我们在种植观察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及时记录下来和同学和老师进行探讨。 附记录单: 我认为土壤中的种子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精品文档】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