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大题专题一 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392262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大题专题一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大题专题一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大题专题一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大题专题一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大题专题一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大题专题一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大题专题一 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1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1)假如某醋酸溶液中c(CH3COOH)0.10 molL1,c(H)1.3103molL1,则此时c(CH3COO)约为_molL1;计算此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_。注:c平衡(CH3COOH)0.10 molL1,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2)为了探究镁条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观察镁条消失的时间)的影响,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0.20 molL1与0.40 molL1的HCl溶液、0.20 molL1与0.40 molL1的CH3COOH溶液、4条镁条(形状、大小、质量相同)、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

2、度控制为298 K和308 K。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实验编号温度/ K盐酸浓度/(molL1)醋酸浓度/(molL1)实验目的a2980.20.实验a和b是探究_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c是探究_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d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速率的区别b3080.20c2980.40d_若中实验a镁条消失的时间是20 s,则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的平均反应速率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率的,请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b”、“实验d”的镁条剩余质量

3、与时间关系曲线,请注意必要的标注。(3)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依据镁的性质、用途等回答下列问题:已知:Mg(s)2H2O(g)=Mg(OH)2(s)H2(g) H1441 kJmol1H2O(g)=H2(g)O2(g)H2242 kJmol1Mg(s)O2(g)=MgO(s)H3602 kJmol1则氢氧化镁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4)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图乙中Cr2O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

4、除去B图乙的电解池中,有0.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阴极会有336 mL的气体产生C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2ClOH2O2e=ClMg(OH)2D若图甲中3.6 g镁溶解产生的电量用以图乙废水处理,理论可产生10.7 g氢氧化铁沉淀解析:(1)KmolL11.69105molL1。(2)实验a和b的不同点是盐酸的温度,所以是探究不同温度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c的不同点是盐酸的浓度,所以是探究不同浓度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d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速率的区别,所以实验d的温度是298K。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

5、浓度相同时,醋酸的平均反应速率是盐酸的,与a比较,b温度升高10 ,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所以b反应时间缩短到10 min,d的反应速率是a的,则反应时间是a的2倍,即40 min。(3)Mg(OH)2(s)=MgO(s)H2O(g)H,根据盖斯定律,反应,HH2H3H181 kJmol1。(4)在电解池中,阴离子应该移向阳极,根据装置乙可知,惰性电极作阴极,A错误;未标明标准状况,故无法计算产生气体的体积,B错误;根据装置甲可知,镁作负极,发生电极反应是Mg2e=Mg2,C正确;图甲中溶解3.6 g镁时,失去的电子是0.3 mol,在图乙中阳极反应是Fe2e=Fe2,根据电子守恒可得此时生成

6、0.15 mol Fe2,所以最后生成的氢氧化铁也是0.15 mol,即16.05 g,D错误。答案:(1)1.3103KmolL11.69105molL1(2).温度.浓度d2980.20见下图(3)Mg(OH)2(s)=MgO(s)H2O(g)H81 kJmol1(4)C2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以水煤气(CO、H2)为原料生产二甲醚(CH3OCH3)的新工艺主要发生三个反应:2H2(g)CO(g)CH3OH(g)H90.0 kJmol12CH3OH(g) CH3OCH3(g)H2O(g)H24.5kJmol1CO(

7、g)H2O(g)CO2(g)H2(g)H41.1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新工艺的总反应3H23COCH3OCH3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已知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如下:化学键HHCHCOOH键能/kJmol1436414326464运用反应计算一氧化碳中碳氧共价键的键能为_kJmol1。(3)在250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事实可以作为反应已达平衡依据的是_(填选项字母)。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CH2O与C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1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4)对于反应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8、10 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 molL1,计算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5)绿色电源“二甲醚氧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氧气应从c处通入,电极Y为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二甲醚(CH3)2O应从b处加入,电极X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极X周围溶液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2可得:3H2(g)3CO(g) CH3OCH3(g)CO2(g),H2(90.0)(24.5)(41.1)kJmol1245.6 kJmol1。(2)反应中断裂2 moI HH键、1 mol键,形成3 mol CH键、1 mol CO

9、键、1 mol OH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3414 kJmol1326 kJmol1464 kJmol12436 kJmol1E()90.0 kJmol1,解得E()1 070 kJmol1。(3)该反应中物质全为气体,恒容密闭容器中气体密度始终不变,因此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说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H2O、C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时,改变其他条件,即使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仍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4)根

10、据提供数据,可以计算出达到平衡时c(CO)0.2 molL1,c(H2)1.4 molL1,c(CH3OH)0.8 molL1,则K2.04。(5)c处通入的气体是氧气,根据d处生成物知,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4H=2H2O;b处通入的物质是二甲醚,X电极反应式为(CH3)2O12e3H2O=2CO212H;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极X发生的反应为(CH3)2O12e3H2O=2CO212H,X电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答案:(1)3H2(g)3CO(g) CH3OCH3(g)CO2(g)H245.6 kJmol1(2)107 0(3)B、C(4)2.04(5)正O24e4H=2H2O(CH3)

11、2O12e3H2O=2CO212H减小3(2016全国卷)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绿色)、Cr2O(橙红色)、CrO(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CrO和Cr2O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的平衡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升高温度,溶液中Cr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Cl,利用Ag与CrO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5molL1)时,溶液中c(Ag)为_molL1,此时溶液中c(CrO)等于_molL1。(已知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4)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本题以铬及

13、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化学反应与现象、化学平衡原理、反应热、溶度积计算以及陌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和新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识图能力。(1)根据题意可知,在硫酸铬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首先发生反应:Cr33OH=Cr(OH)3,蓝紫色溶液逐渐变浅,同时产生灰蓝色沉淀,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灰蓝色沉淀逐渐溶解,发生反应:Cr(OH)3OH=Cr(OH),最终得到绿色溶液。(2)从图象看出,铬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逐渐转化成重铬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CrO2HCr2OH2O。从图象看出,酸性越强,c(Cr2O)越大,说明CrO的平衡转化率越大。A点对应的离子浓度:c(Cr2O)0.25 molL1,c(H)1.0107molL1。c(CrO)1.0 molL10.25 molL120.5 molL1。平衡常数K1.01014。升高温度,CrO的平衡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