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390841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1 借助字音推断 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的或是相近的,我们可以借助原文中的通假字并结合文意,推断它的本意,用本字的意义解释通假字。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的“丁宁”,其读音与“叮咛”相同。“叮咛”的含义是“嘱咐”,所以我们可推断“府吏见丁宁”的含义是“府吏反复嘱咐”。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声旁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例如秋声赋中“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的“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似,“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兵顿弊”就是“甲兵钝弊”,意即“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

2、利了”。“顿”通“钝”。2 借助语言结构推断 一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上下句处在同一位置上谓语意思往往相同或相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例如阿房宫赋中“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由文中的“灭”可推断“族”也是 灭亡 之意。3 借助课文推断 文言文中,文段中的实词意思有很多相同。如果遇到不认识的,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例句来推断不认识的实词的含义。例如“城之不拔二耳”拔:被攻取,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拔石城”的意义相同。 无论使用那种方法推断词义,都要在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上对相关的语句及有关的背景进行认真思考,慎重推断。这样才能对词义做

3、出正确的判断。二、文言实词爱 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安 安稳,安定。“风雨不懂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使安心。“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养身。“衣食所安”曹刿论战 诚 名词:真心真意。“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副词:确实,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连词:表假设,果真,如果。“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赤壁之战 复 恢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回复,回答。“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夹层的,双层的。“红罗复

4、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繁复,重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故 原因。“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仍然,仍旧。“累宜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 本来。“此物故非西产”促织何 哪里,什么地方“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怎么“君美甚,徐山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副词,多么。“水何潺潺,山岛竦峙。”观沧海见 看见,看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识,见解“”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 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出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去 离开。“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距离。“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前往,到去。“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为学形容词,过去的。“舞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意思:那舞榭歌台等昔日的豪华风景和英雄业绩,全都被风雨吹打掉了。永遇乐 芮夏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