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画会变的鸟儿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387440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绘画会变的鸟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班绘画会变的鸟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绘画会变的鸟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绘画会变的鸟儿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绘画会变的鸟儿教案 本次活动来源于主题活动?有用的植物?下的一节美术活动,本学期的主题是围绕绘画活动展开,故设计了本次?会变的鸟儿?这一教学活动。一、选择的内容1、生活性原那么幼儿进展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当我们的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进展了仔细观察后就能借助这一生活经历进展绘画。当绘画的内容是孩子很熟悉的、事物时,孩子的思维就被激活,喜欢施展自己的已有经历。幼儿的绘画就能从一个仅为学习某种绘画技能的无意义空间,成为幼儿表现世界的有意义的尝试。同时,随着生活经历的拓展,技巧难点也迎刃而解。如本次?会变的鸟儿?这一绘画内容其实是幼儿利用自己的小手想象画树,幼儿已有经历对树的外形特征

2、已经非常熟知,同时利用自己的小手也较兴趣性,所以幼儿的兴趣一直处于高涨。2、欣赏性原那么我们的孩子比较直观,喜欢美的事物,我们老师正好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给与孩子一种美的欣赏。如,在活动中,利用了音乐欣赏,引导幼儿融入到一种意境中,同时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播放一些较美的范例,让幼儿能从中感受到小手变树的美。3、评价性原那么在幼儿操作绘画之后,老师一定要引导幼儿进展评价,帮助才能弱的幼儿观察同伴的优点,今后能利用到自身的绘画中。在最后评价环节,提问:小鸟们,你们喜欢到那棵树上做窝呢?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树的高大、树叶的茂盛等等来评价同伴的优点。二、活动的形式形式:音乐导入-情境创设-示范操作-交流评

3、价第一阶段:音乐导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利用优美抒情的音乐这是我们在情景绘画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带着幼儿进入到情境中。第二阶段:情境创设在音乐欣赏进入森林的情景中,引出小鸟最喜欢在森林里歌唱。接着引导幼儿利用自己的小手来做只小鸟,飞呀飞呀飞到森林中。第一次感受小手能变出一只小鸟为下一阶段用小手来画树做了铺垫。创设小鸟飞到森林里飞累了,变成一座小山休息一下,接着小猴来爬山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在这一情景中融入技能要求。第三阶段:示范操作在集体绘画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明晰示范讲解能为幼儿操作起到作用。在示范讲解过程中,利用情景融入技能让幼儿能更明晰绘画的要求。比方:在小猴爬山的过程中,就是老师

4、利用画笔沿着手指把手形绘画出来,并提问:爬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不仅拓展到生活中的爬山注意点而且将绘画技能展现出来,那就是爬山的时候要站稳,不能把笔分开画纸。第四阶段:交流评价通常在绘画教学活动后,进展交流评价。在本次活动中,利用一张KT板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进展展示,幼儿们扮演小鸟并提问:你们喜欢到那棵树上做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绘画的树的外形、树叶的茂盛度以及画面的布局等等,来评价同伴的作品。同时学习同伴的优点。三、活动的方法1、情趣语言法这种情景性的语言,可以任意组织,只要符合逻辑,能化解技能难点即可。在教学中,老师要尽情发挥自己在语言教学、谈话等方面的语言想象力,各显神通。比方在?会

5、变的鸟儿?中,为了引导幼儿能利用手指涂抹的作画方法,我这样说道:这可是一棵有魔法的树哦,让你们的小树变成一棵会发光的小树。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小树孤零零时,我又引导别让你们的小树朋友一个人哦,让它的好朋友都来做客。等等,技能传授有各种要求,老师要根据绘画内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展情景化,能信马由疆、轻车熟驾地操控情景,技能的传授就水到渠成。2、范例欣赏法在如何使用范例方面,有了更多的考虑,不能让范例成为幼儿想象力开展,及自由表达的绊脚石,又不能让范例缺失。因为孩子缺乏相应的表现才能,无限度的开放,只会让技能空白的孩子拿出了粗制滥造的作品。在理论过程中,就拓宽了范例的概念,把名画、相关内容的照片、

6、影象、图片及其他优秀的幼儿作品等,都纳入范例的范畴。根据活动特点选择使用这些范例,让孩子的视野更开阔,多角度领会绘画主题,丰富的视觉感受,唤醒孩子的经历和想象。在本次活动幼儿操作环节,我也利用了事先较成功的图片、以及其他类型的树的图片给与幼儿欣赏并且降低幼儿绘画的坡度。问题:1、在活动中老师在幼儿经历的拓展方面较少,提问太过局限。2、在树叶的绘画过程中老师未能明确树叶的形状要求,以致幼儿的树叶只是简单的一根,未能表现两头尖中间圆的形状。改进设想:1、在提问的预设与回应中应更多的进展预设,能从认知、才能方面整合在美术活动中更多的提升幼儿。2、在操作过程中环节的要求要更明晰,以及重难点的打破能通过指导性的语言进展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