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含解析人民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38155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含解析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含解析人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结果常是善辩的当事人获益,口拙的人吃亏,由此产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法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B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C城邦经济政治获得高度繁荣D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B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是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说明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智者”出现的背景,A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2、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智者”出现的背景,无法体现“争权夺利”,排除D。2普罗塔戈拉在论神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这段话反映了普罗塔戈拉的思想是()A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B怀疑神灵,关注人自身C人在自然界是最高级的 D倡导用理性去认识世界B根据材料“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人生的短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怀疑神灵,关注人自身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故A项错误;亚里士多德

3、强调人在自然界是最高级的,故C项错误;柏拉图倡导用理性去认识世界,故D项错误。故选B。3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立法确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但自然则要求人人平等,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别只因法律而存在,并不是源于自然。这表明智者学派()A否定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B反对雅典的法律制度与民主政治C提供了社会变革的价值依据D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核心价值C材料中智者学派认为法律确认了人与人的不平等,而自然法原则要求人人平等,这提供了社会变革的价值依据,C项正确;材料表明智者学派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有利于社会公平和正义,A项错误;材料中智者学派意在完善法律和民主政治,B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人人平等,并没

4、有强调“天赋人权”,D项错误。4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据此可知,苏格拉底()A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B认为国家管理需要专业人才C认为直接民主不利于国家的稳定D认为贵族政治是更好的制度B结合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故B项正确。他指出民主政治的缺陷不能等同于他反对民主政治,A项错误,排除;C、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5.(2018山西晋城一模)乔托(约12661337年),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下面是他

5、的作品圣弗朗西斯之死:画中人物表情与动作各异,有的拿着旗帜,有的站立低头默哀,有的跪着祈祷,有的亲吻圣弗朗西斯的手和脚为他的去世感到难过。这表明乔托()A追求平等和民主 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反对教会的统治 D擅用浪漫主义手法B由材料信息可知,圣弗朗西斯之死鲜明地体现了人物情感,这表明乔托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平等和民主,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反对教会统治,故C项错误;浪漫主义绘画兴起于19世纪,故D项错误。6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

6、的思想武器。这反映出()A文艺复兴运动歌颂自然与人性B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C古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D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A文艺复兴歌颂自然与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实际上就是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A项正确;文艺复兴并未摧毁神学世界观,排除B项;古希腊罗马文化没有反专制色彩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排除D项。7布克哈特论及文艺复兴时期道德问题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叫布拉乔的人极端仇视教会,看见僧侣唱赞美诗就会发怒,有一次索性将僧侣从钟楼上扔下。这说明文艺复兴()A极端反对宗教B以人为本C强调自由D导致道德价值体系混乱D布拉乔因为仇视教

7、会,把僧侣从钟楼上扔下去,这说明文艺复兴对个人主义的过分崇拜导致了道德价值体系的混乱,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以人为本和强调自由,故B、C两项错误。8.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B材料体现的是15071508年的宗教绘画,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是智者学派,A项排除;天主教神学世界观下圣母是高高在上的神,但此画中的圣母形象更像是人间的一位普通的母亲,可见B项正确;C项出

8、现在启蒙运动时期,与题意不符;D项出现于宗教改革时期,与题意不符。9“大约到1550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衰落。衰落的一个原因是1494年法国的入侵,引发了数十年后欧洲各列强卷入的战争从长远看,更基本的因素是瓦斯科达伽马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使意大利遭受打击”。对此解读最全面准确的是()A战争是文艺复兴衰落的原因之一B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开始衰落C文化的兴衰伴随着经济的强弱D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文艺复兴衰落C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开始衰落,故C项正确。A、B、D

9、三项没有全面反映题干的信息。1014、15世纪欧洲的知识分子相信他们所处的时代是古典文化再生的时代,而实际上此前时代的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仍有一定的研究兴趣,他们并非是“漆黑一团”的文化的代表。材料旨在说明()A知识分子积极利用古典文化B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宗教信仰C文艺复兴时代具有过渡性质D文艺复兴没有弘扬新兴文化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15世纪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此前时代”“漆黑一团”代表的是中世纪,由材料信息可知,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与中世纪的人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方面具有一致之处,表现出一定的文化传承性,故C项正确;由材料信息不能推知知识分子对古典文化的态度,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论

10、及宗教改革的宗教信仰问题,故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11(2018广东一模)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A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B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D批判君主专制以推动人文精神发展B从材料信息“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可知,皮科肯定人性,用人的眼光而非神的眼光认识世界,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质疑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否定上帝权威,故C项错误;材料

11、信息无法说明批判君主专制对人文精神的影响,故D项错误。12马克斯韦伯认为,传统的天主教鄙视世俗劳动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这样在新教徒那里,狂热的劳动态度和谋利冒险精神与节俭精神结合起来导致资本的积累。作者旨在强调()A新教理论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B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C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D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把新教与传统的天主教作一个对比,反对烦琐的宗教仪式,提倡节俭,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A项正确,B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新教主张因信称义

12、,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李贽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26岁时乡试中举,官至云南姚安府知府,54岁时辞官,晚年专事于著书讲学。因其思想异端,且对封建的假道学、程朱理学的抨击引起了当权者的不满,被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卒于狱中。他倡导“童心说”,反对孔孟之道,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此外,他的思想中还有民主性的因素,认为“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其思想对晚明社会和文学创作具有重大影响。摘编自陆步亭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马丁路德的父母都是虔诚

13、的教徒。他读中学时就立志要当一名神父,大学毕业后,他申请进入了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在那里,他看到了教会和教皇的腐败与贪得无厌,这使他感到不安,对教皇和教会的态度也慢慢从敬畏变成厌恶了。1517年10月,他在维腾贝格教堂门口贴出了一张大字报:关于赎罪券的辩论,即历史上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路德的主要论点是:真正内心悔悟的基督徒必能得到上帝的宽恕,他们不需要购买赎罪券。路德还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理解圣经的权利,为此,他翻译出版了德文版圣经。摘编自英迈克尔马莱特马丁路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李贽和马丁路德“异端”思想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14、所学知识,指出李贽和马丁路德主张的共通之处,并分析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3分)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李贽和马丁路德“异端”思想产生的背景,作答时要分别概括。如李贽,要结合明末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背景以及其个人的生活阅历作答;马丁路德,要结合宗教改革前德意志的四分五裂、教会和教皇的掠夺、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以及马丁路德的身份及经历作答。第(2)问主要考查李贽和马丁路德主张的相通点及共同的历史价值。第一小问,要在比较各自主张的基础上,从挑战权威、肯定个人私欲和反专制争取民主等方面组织答案;第二小问,要结合材料信息,从思想解放、推动文学创作和反映时代要求的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李贽:时代,君主

15、专制进一步加强;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程朱理学僵化,文化专制加强。个人,社会阅历丰富;晚年专事于著书讲学。(6分)马丁路德:时代,德意志四分五裂;教皇和教会对德意志的疯狂掠夺(或教会和教皇的腐败);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个人,长期在教会任职,熟知宗教理论。(6分)(2)共通:都敢于挑战权威;都肯定人正当的私欲;都具有民主性的因素。价值: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都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1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汉建立后面对的是千疮百孔的社会经济,如何迅速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也是汉政权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西汉政权积极倡导树立新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至文景时,新的主流价值观逐渐形成,主要包括崇尚自由、讲求仁孝和追求富强等几个方面。经过汉初数十年的恢复和发展,西汉中期已是民富国强,但先前的无为而治已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西汉又到了需要变革的时期。武帝一即位,就高高举起变革的大旗,内部大刀阔斧地改革,对外主动用兵,以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