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379255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3(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识字3(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识字3(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识字3(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识字3(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字3(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3(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组教材的专题为“保护环境”,安排了识字3和两只鸟蛋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及失物招领四篇课文。学习这组教材,我们能感到我们肩负的环保责任。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组课文时,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让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三”,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展示台”。课题内容简说识字3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两只鸟蛋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

2、,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松鼠和松果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失物招领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告诉我们要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1.会认7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4.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产生环保意识,积累语言。1.会

3、认71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识字3.12课时9.两只鸟蛋.23课时10.松鼠和松果.23课时11.美丽的小路.23课时12.失物招领.23课时语文园地三.23课时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倡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倡导在生活中识字。要及时提醒学生留心食品商标上的汉字,注意积累,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每课学习前可以让学生预习生字新词,并朗读课文。识字3课题识字3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以对子作为文章的载体,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对对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教学中要

4、激发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本设计力争通过多种小游戏,让学生学得轻松而快乐,既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又领会了对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这种传统文化的兴趣。学前准备1.搜集对子,制作字词卡片。(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产生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学习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情景导入。(用时:3分钟)1.创设情景,播放大自然风景的视频。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欣赏自然美景。2.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5、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二、初读感知。(用时:5分钟)1.播放课文配乐朗读视频。2.引导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3.检查并指导学生朗读。1.认真听读课文,感知对子歌独特的语言形式。注意字音。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3.学生朗读展示。1.连一连。di 蜂yang 蝶xi 杨fng 秀三、品读课文,读中识字。(用时:15分钟)1.学习第1节。(1)出示第1节,指生朗读。(2)师生合作读第1节。(3)出示雾、霜、霞图片,识记生字:雾、霜、霞。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朝霞、夕阳两个词语,识记一对反义词:朝夕。(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

6、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天的风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2.学习第2节。(1)指生读第2节。(2)男女生轮流读第2节。(3)出示生字:蝶、蜂、碧、紫、千。学生认读、识记。 (4)齐读第2节,边读边想象画面。3.学习第3节。(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2)学习生字“李”“杨”。指导学生观察生字,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3)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鸟语花香,山清水秀。(4)播放视频,强化感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5)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6)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1.学习第

7、1节。(1)指名朗读第1节。(2)师生合作读第1节。(3)看图识记生字“雾、霜、霞”。看视频,直观感知朝霞、夕阳,识记“朝”“夕”两个字。(4)春天的风暖暖的。春天的风轻轻的。春天的风柔柔的,这样的风就是“和风”。对比图片,理解春天的雨(细雨)的特点。2.学习第2节。(1)指名读第2节。(2)男女生轮流读第2节。(3)认读生字并识记。(4)齐读第2节,边读边想象画面。3.(1)桃是桃树,李是李树,柳是柳树,杨是杨树。(2)都有“木”字旁。(3)朗读句子,汇报交流。(4)观察视频。(5)观察插图,讨论交流该配哪个成语。(6)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2.给下列生字分类。雾 霜 朝 霞 夕蜂 蝶

8、 秀 千 李紫 语 香 和 杨左右结构:_上下结构:_独体字:_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雨_ _木_ _虫_ _禾_ _4.我会连。朝霞 碧野蓝天 千红万紫 夕阳山清 花香鸟语 水秀5.我会填。( )清( )秀( )语( )香( )紫( )红四、整体回顾,感悟课文。(用时:7分钟)1.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2.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2.全班汇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6.我会说。桃对_,柳对_。山清对_,鸟语对_。五、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1.出示要求会

9、写的6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4.组织全班展示。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2.仔细观察教师范写。3.描红、临写。4.全班展示。7.填一填。(1)“李”是_结构,共_画。(2)“和”的第五笔是_,可以组词为_。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节课力求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对子,对对子产生兴趣。识字3课堂教学片段去掉“对”字巧识字(师屏幕出示最后一

10、句。指生朗读。)师:“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去掉“对”字,再读,谁想读。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师:对,把两个词合在一起时我们习惯读成“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老师奖励你们欣赏一下,好吗?(出示课件:播放桂林山水风光)师:看完这样的山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会想些什么 ?来,你说。生:这地方真美啊!师:当你以后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师:好,那我想问问小朋友,我们这儿有没有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给老师介绍介绍。来,你说。生:松花湖。师:孩子,松花湖是你们家乡的风景名胜。你就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吉林的松花湖山清水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图片,想不想看?(大屏幕出示图片,看完图片读生字词。)师:谁能结合你看到的说一说:鸟语对花香。生:小鸟在叽叽喳喳说话,花朵散发阵阵清香。师:(竖大拇指)对了,非常好!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情境,轻声说这个词。生:鸟语花香。赏析: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出示了大量的图片及相关视频,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通过去字变成语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积累运用成语的同时,直观感悟“对子文化”的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