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37878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伽达默尔早期一直致力于柏拉图哲学研究,其哲学诊释学深受柏拉图的影响。伽达默尔回到柏拉图哲学,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重新发现柏拉图哲学的积极意义,同时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不断建构起自己的哲学诊释学理论。伽达默尔追溯古希腊哲学的起点便是苏格拉底的善的问题,其问题的展开方式便是对话,而对话实现的条件便是语言,围绕柏拉图对话展开的是善、对话、逻各斯等一系列问题。一、善的混合伽达默尔在分析柏拉图哲学时,就已经意识到善的问题是柏拉图哲学乃至整个古希腊哲学思想体系的线索。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的辩护中提出了善的问题,他首先指出人的无知。他说:这种无知,亦即不知道而以为自己知道

2、,肯定是最应受到惩罚的无知。进而通过对控告人的指责引出善的问题:假设你们中间有人被认为拥有出色的智慧、英勇,或其他美德,但他们却使用这样的方法,那么这是一种耻辱。可见,善的知识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是通过认识你自己而获得的,自知者才会获得善的知识。诚然,伽达默尔已经看到,与神话时代不同的是,对于苏格拉底来说,认识你自己是认识人类自身的存在,这种人类的善自一开始就不是仅仅从理论上的考虑而提出的,这里已经有亚里士多德理论智慧的萌芽。柏拉图在后期著作的阐述中进一步将理念与现实别离,由此提醒了理念在现实事物中分有的困难。分有问题是作为理念的普遍性与个别事物的特殊性的内在矛盾而提出的,柏拉图在?巴曼尼得斯篇

3、?中详细说明了这种矛盾。伽达默尔认为,?巴曼尼得斯篇?仅仅是柏拉图对内在矛盾的澄明,而非对理念论的批判,柏拉图由详细事物对单一理念的分有转向了理念之间的分有,伽达默尔从这一转向中发现了柏拉图哲学中的诠释学价值。在?斐洞篇?中,苏格拉底说:我并不热衷于使自己所说的话在听众心目中显得真实,以为那是次要的事,主要的是使我自己相信它。在这里,苏格拉底就已经提出澄明自身存在的要求,这种要求后来表现为柏拉图在?斐莱布篇?中对混合中的善的讨论。二、对话的开放性和问题意识柏拉图是通过对话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因此对话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柏拉图的对话以善的混合为起点,伽达默尔从这种混合中看到了一种特

4、殊的诊释学经历:我们被某种东西所支配,而且正是借助于它我们才会向新的、不同的、真实的东西开放。柏拉图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他巧妙地把躯体的事物同精神食粮作了比较:假设我们能回绝前者(例如,根据医生的建议),那末我们总是早已承受了后者。在柏拉图对话中,苏格拉底总是试图引导对方在对话开始之前就某一方面达成一致,且不管对话双方是现实的苏格拉底与别人的对话,亦或是柏拉图在主观上的虚构,伽达默尔所要强调的是这种作为对话前提的仁慈意志,即成认对话双方的前见及地位。因此,对话总是要求两者都具有互相理解的良好愿望。在柏拉图的文本中,苏格拉底通过对话的方式,使得对方成认自己的无知,同时认识到X是什么的问题。所以柏

5、拉图的对话总是保持一种开放性,真理在这种开放的对话中发生。三、指向现实的逻各斯柏拉图对话涉及的是语言的问题,详细来说,便是逻各斯的问题。同样,伽达默尔的语言诊释学也是以此为主线,伽达默尔认为可以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在伽达默尔看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就是达乎语言的东西。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通过分有构成逻各斯,而逻各斯作为说出来的话语具有一种可以被倾听的特征,逻各斯是对事物的本质陈述。逻各斯作为话语,其意义是开放性的,同时,它总是指向个别的特殊的现实事物。显然,受柏拉图语言观的影响,伽达默尔充分意识到逻各斯与现实事物的别离。柏拉图在?巴曼尼得斯篇?中分有的困难正提醒了这一点,对于柏拉图来说,逻各斯是

6、理念之间通过分有而构成的,因此,逻各斯总是指向详细的事物,而不是空的形式。由于理念的普遍性要求单一理念总是指向某一类事物,这就势必造成了个体事物对单一理念分有的困难,从而促使柏拉图转向了理念之间的互相分有。理念通过分有所构成的逻各斯那么是作为一种总和数而存在,它具有单一理念所没有的意义,正是由于逻各斯,语言才可以显示出其整体的意义。四、结语在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中,柏拉图从苏格拉底的无知出发,以对话的方式,在混合之中寻找善的住处,而在对话的过程中,说明了逻各斯的问题。柏拉图分有难题所提醒的一何以是多、多何以是一的问题,也是亚里士多德理论哲学的关键。而这一逻各斯问题是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

7、和亚里士多德哲学视域在其哲学诊释学中发生交融的媒介。柏拉图通过对这种理念数构造(和谐、比例和开放性)的提醒,讨论了善是什么的问题,同时提醒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诚然,柏拉图通过一与不定之二的矛盾提醒了逻各斯的问题,逻各斯作为意义规定性的集合,其意义是独立于构成逻各斯的单个语词的意义。柏拉图通过对定义的划分提醒了逻各斯意义的开放性,而非旨在构建一套完好的逻辑演绎系统,这是柏拉图对话所要提醒的真理,而这也正是逻各斯本身的缺陷所在。伽达默尔在这样一种柏拉图哲学视域之中,将海德格尔的根底存在论与诊释学交融,并提出了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伽达默尔同样不是在用一套完备的范畴体系来规定理解是什么,而是旨在解决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这反映出伽达默尔哲学诊释学所受柏拉图的深化影响。本文档【浅析伽达默尔的柏拉图哲学视域】更多文档欢迎访问wendang.chazidi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