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模式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36937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效课堂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效课堂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效课堂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效课堂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模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模式介绍一、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昌乐二中模式,是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概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简称“271课堂法则”。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法则”的一切核心是课堂教学。“271法则”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271法则”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

2、负担轻起来。“271法则”三大模块:预习、互动、测评。课前准备紧锣密鼓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体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

3、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课堂互动热火朝天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

4、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后复习温故知新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

5、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经解决,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按时交上,授课老师逐一批改。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作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二、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流程如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

6、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一)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二)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老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三)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差生优先);(四)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五)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

7、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三、杜郎口教学模式:“三三六”或“10+35” “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自主学习三模块;课堂展示六环节。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

8、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四、邱学华尝试教学“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在尝试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9、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它的教学基本程序可分为五步:1、出示尝试题;2、自学课本;3、尝试练习;4、学生讨论;5、教师讲解五、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第一,启发,就是提示当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二,阅读课本,就是学习自己读课本。第三,练习。既然读懂了课本,就可以做相关的练习题;第四,当时知道结果。这一步很重要,做了练习之后,让学生当场核对或订正答案。第五,小结。教师下课之前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六、黎世法“异步教学”第一步,自学。就是自己读课本。第二步,启发。就是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第三步,复习。回头输理一下自己已经学了哪些内容,检查有没有

10、遗漏的地方。第四步,作业,其实也就是练习。第五步,改错。这一步相当于卢仲衡老师倡导的“当时知道结果”。学生做了练习之后,同学之间相互改错。第六步,小结七、钱梦龙“语文导读教学法”这种教法以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为理论设计的基点,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三主”和“四式”构成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构思。“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这一理论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外化为相对应教学结构模式即“四式”,包括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八、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第一步,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第二步,自学:学生根据学

11、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案。第三步,讨论:学生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第四步,答疑:立足于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第五步,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自拟一组约需十分钟完成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第六步,自结: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九、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讲学稿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

12、载体合二为一了。“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它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表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讲学稿”的特点,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等习惯的培养。“讲学稿”像一根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正如该校校长陈康金所说的:“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从前一天晚上的预习、自学到第二天课堂上的释疑、巩固,学生产生疑瓿,探究疑问,解决疑问题的全过程都会在讲学稿上留下清晰的印记,教师可以据此随时检查、指导和调控。除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外,讲学稿还是学生的练习册”。东庐中学的教师除了“讲学稿”上的题目外,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

13、课外作业。对每份“讲学稿”教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此外,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考评也紧紧围绕“讲学稿”。东庐中学测试或考试时,教师通常从“讲学稿”上选择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讲学稿”进行复习,达到“学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学生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和装订,就成为很好的复习资料十、西峡教改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课堂流程是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运用拓展。“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接触新课之前,一切都是陌生的。老师出示课文题目,在没有走进文本之前,让学生展开联想并提出自己思考到的问题。比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老师出示课题,学生根据

14、题目提出的问题有:董存瑞是什么人?暗堡是什么?为什么要炸暗堡?董存瑞是怎样炸的?结果暗堡被炸掉没有?不“舍身”能炸掉暗堡吗?是他一个人炸的吗?董存瑞现在还有家人吗?教师归纳补充梳理后,引导学生带着主要问题深入文本进行“自探”,进而寻求问题的答案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思想的渗透引导、教学过程的科学展开、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多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完成的,而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深度,就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

15、、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一些教师却说,这是新理念的课堂。可我心存疑虑:这样的课堂能高效吗?“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终归是学生,有些问题,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乱糟糟地无序无味重复浅显的表面问题。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对新课改的扭曲呢?能谈得上高效吗?我们反对教师课堂一言堂和满堂灌,反对还给学生思考问题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但是一味地讲求学生的“自主”,动不动围在一起合作,一切放任自由,完全取消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与讲解,对重点难点的剖析。学生怎么能够凭着绝对的“自主”,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呢?难怪有的学生感叹,课堂上热热闹闹,下课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一节课下来,收获显然不大。很明显,这样的课堂教学和新课改前的高耗低效又有何区别?难道我们的课堂教学真的就这样容易走极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吗?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