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木器漆企业内控标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36568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酯木器漆企业内控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聚酯木器漆企业内控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聚酯木器漆企业内控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聚酯木器漆企业内控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聚酯木器漆企业内控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酯木器漆企业内控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酯木器漆企业内控标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320507 YCD042008安徽飞箭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2012-04-01实施2012-03-01发布聚酯木器漆 PG/FJ012012PG/FJ企业内控标准2飞箭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G/FJ01-2012 版本:1.0 生效日期:2012/4/01前 言本标准其制定目的是为公司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同时确立关键质量控制点,其试验方法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本标准编制按GB/T 1.1-2000和GB/T 1.2-2002规定执行。本标准编制依据GB23997-2009以及本公司技术部产品品检卡规定执行。本标准由安徽飞箭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技术部提出。本标准

2、由安徽飞箭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负责归口管理。本标准由安徽飞箭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负责起草。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永胜本标准于2012年4月第一次发布。起草人: 程永胜审核人: 审批人:I聚酯木器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酯木器漆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含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加成物或TDI的三聚体为组分一,多元醇和多元酸的反应产物或改性产物基料为组分二组成的分装木器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3、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186-1988涂料产品的取样GB/T 1721-2008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GB/T 9751.1-2008 色漆和清漆 用旋转粘度计法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1727-1992 漆膜一般制备法GB/T 6753.1-2007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 研磨细度的测定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1728-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

4、时间测定法GB/T 9761-2008 色漆和清漆 色漆的目视比色GB/T 9278-200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度GB/T 1722-1992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GB/T 6751-1986 色漆和清漆 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GB/T 6753.6-1986 涂料产品的大面积刷涂试验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1770-2008 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GB/T

5、6753.3-1986 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GB/T 5208-2008 闪点的测定 快速平衡闭杯法GB/T 1729-1979 漆膜颜色及外观测定法GB 18581-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9750-1988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1992涂料产品包装通则HG/T 2458-1993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3 产品分类公司聚酯木器漆分为二类,具体分类如下:底漆.面漆4 要求和试验方法4.1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聚酯类涂料应符合表1要求表1要求和试验方法序号项目指 标试验方法底漆面漆1在容器中状态搅拌后均匀,无硬块,无杂质GB3186

6、-1988-4.32原漆外观微黄乳白半透明液体微黄液体,无机械杂质GB/T 9761-20083施工性涂刷无异常涂刷无异常GB/T6753.6-19864漆膜外观正常(平整光滑无气泡窝点刷痕等)GB/T 1729-19795清漆漆膜透明度漆膜澄清透明不发白GB/T 1721-20086粘度,mpa.s (主漆)5000-10000(具体类别数据见品检卡)1500-6500(具体类别数据见品检卡)GB/T 9751.1-20087细度,m 55高光15/(半)哑光25GB/T 1724-19798漆膜遮盖力(色漆)对比法对比法GB/T9757-20019不挥发份含量,%(主漆)66(具体类别数据

7、见品检卡)48(具体类别数据见品检卡)GB/T1725-197910干燥时间表干10min10minGB/T 1728-1989乙法实干4h4hGB/T 1728-1989乙法11光泽60高光/90GB/T 9754-200760镜面光泽测定法半哑/555哑光/30512附着力,级11GB/T 9286-199813硬度,/ HBGB/T6739-200614打磨性易打磨,不粘砂纸/GB/T 1770-200815活化期,h 44/16耐水性(浸于GB/T 6682三级水中,232)/24h不起泡、不起皱、不脱落,允许漆膜变白,2h恢复GB/T 4893.1-200517耐醇性(70%乙醇溶液

8、)/8h不起泡、不起皱、漆膜无异常变化GB/T4893.1-200518耐碱性(50g/L碳酸钠溶液) /2h不起泡、不起皱、漆膜无异常变化GB/T4893.1-200519耐黄变性(168h,E)该项目仅限于标称具有耐黄变等类似功能的产品测试,清漆产品必须在产品外包装上注明所达到的等级/色漆E3,清漆一级E3;二级E3.16GB/T23987-200920储存稳定性(502,7d)无异常无异常GB/T6753.3-198621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符合表1要求GB18581-20094.2试验的一般条件4.2.1 涂料产品取样依据GB 3186-1988规定,品管部现场取样,具体按FJJN-PG-

9、WI-026执行。4.2.2 试验样板制定依据GB/T 9271-2008规定和节能公司实际操作规定,遮盖力、光泽、清漆透明性使用聚酯膜遮力纸,硬度使用玻璃板,耐黄变性能使用白色外用瓷砖(瓷砖要求UV340灯168hE0.5),其他项目使用浅色贴面胶合板(白枫木、白橡木等)。4.2.3 漆膜制备依据GB/T 1727-1992规定执行。按产品规定的配比混合均匀在可使用时间内制板,遮盖力不加稀释剂。如无特别规定采用刷涂方法制板(遮盖力、光泽和漆膜透明性为150m拉膜对比制板,对于家具漆可采用喷涂方法)。打磨性项目涂刷1道,其余项目涂刷2道,第二道时间间隔至少4小时,面漆附着力为底面配套使用制版时

10、1道底漆1道面漆。打磨性测试时间(养护期)24小时,遮盖力、光泽测试时间(养护期)4小时,其他项目测试养护期为7天。4.2.4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度依据GB 9278-1988规定,试验环境为温度232湿度为505%,如有其他条件在品检卡特别注明。4.2.5 漆膜厚度依据GB/T 13452.2-2008规定进行,刷涂试验干膜厚度在304m之间;试板除另有规定外,其余均用马口铁板测试漆膜厚度。4.2.6 干燥时间4.2.6.1在遮力纸上150微米拉膜后表干时间测定用指触法:在漆膜表面上用手指轻触,如感到有发粘但手指上无油漆粘到即认为表干。具体按FJJN-PG-WI-007执行。4.2.

11、6.2在遮力纸上150微米拉膜后实干时间测定用压滤纸法:在漆膜表面放一片定性滤纸(光滑面接触漆膜,面积为1cm2),滤纸上再轻轻放置干燥试验器,同时开动秒表,经30秒钟,移去干燥实验器,将样板翻转(漆膜向下),滤纸能自由落下,或在背面用握板之手的食指轻敲4-5下,滤纸能自由落下而滤纸纤维不被粘在漆膜上,即认为漆膜实际干燥。或采用指压法,用大拇指使用最大的力压漆膜,然后观察漆膜无明显指纹, ,即认为漆膜实际干燥. 具体按FJJN-PG-WI-007执行。4.2.7 细度测定法将彻底洗净干燥的细度计放在水平、平坦、不会滑动的平面上,将足够量的试样倒入沟槽的最深端,并使样品略有溢出(注意:在倒样品时

12、勿使样品夹带空气)。两手的大姆指和食指捏住刮刀,将刮刀的刀口放到细度计的最深一端,与细度计表面相接触,而且要将刮起刀垂直压于细度计表面,使刮刀和槽的边长成直角。在1-2秒内使刮刀以均匀的速度刮过整个表面到槽深度为零的一端,要施加足够的压力于刮刀上,以使沟槽中充满试样,多余的试样则被刮下。从刮样完成后不超过310秒的时间内观察,视线与沟槽的长边成直角,且细度计表面的角度为不大于30度,不小于20度,同时要易于看出槽中样品状况的光线下进行观察。试样首先出现密集颗粒点之处,特别是在横跨沟槽3mm宽的条带内包含有5-10个颗粒的位置为细度值,在密集颗粒点出现之处的前面可能出现的分散点为清洁度。具体操作

13、按FJJN-PG-WI-001执行。细度计量程选择:细度在30m及以下时用量程为50m的细度计细度在31-70m及以下时用量程为100m的细度计细度在70m及以上时用量程为150m的细度计4.2.8 施工性胶合板70*150*(5-6)mm,按规定比例配好漆后放置约10分钟,用羊毛毛刷蘸漆在木板上任意涂刷(湿膜厚度在70-100m之间)或喷涂湿膜厚度在40-50m之间),在操作过程中不感觉到困难,油漆气泡在1分钟内自然消失,漆膜表面流平无颗粒晰出,且干燥后无发白现象,称其为“涂刷无异常”。4.2.9 活化期(可使用时间)按规定配比(主剂:固化剂:稀释剂),将配比好的试样搅拌均匀(约200ml)

14、放入容量为0.3L的马口铁缺罐内,达到4h(试验温度无特别指引一般在温度232湿度505%),检验容器中的试样,若经搅拌没有颜料沉淀或搅拌后易于分散均匀,而且与刚配比好后的试样相比粘度没有明显的增长,没有胶化,则认为是“可以使用”,活化期合格。4.2.10 底漆打磨性依据GB/T 1770-2008规定,经刷涂或喷涂后按规定干燥条件(无特别要求一般温度232湿度505%)干结24小时后使用400号水砂纸手工打磨1015次如漆膜易打磨成平整光滑且出粉正常无粘砂现象,则评为“易打磨”。4211 在容器中状态 依据 GB3186-1988第4.3项,打开容器,用调漆刀或搅拌叶搅拌,容许底部有轻微沉底,但经搅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