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365680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语文试题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第二单元 一、基础积累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怵惕(ch)要誉(yo)瓠落(hu)鬻技(y) B埏埴(shn)户牖(yu)龟手(jn)洴澼(p.ng) C羞恶(w)大瓠(h)呺然(ho)贻种(y.) D车毂(g)掊击(pu)累土(li)恶施(w)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受) C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恻隐之心(哀痛,怜悯) D天下归仁焉(归顺)恶得不禁恶而

2、劝爱(鼓励) 3下列选项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B我世世为洴澼若火之始然 C曰余食赘行故不孝不慈亡有 D其脆易泮当察乱何自起 4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静而后能安 B迩之事父兄之不慈弟 C见贤思齐焉焉能攻之 D不足以事父母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5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A辞让之心,礼之端也B治之于未乱 C仁以为己任D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开创了儒家学

3、派,被尊称为“圣人”,其后继者孟子被尊称为“亚圣”。论语共二十篇,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其编辑者是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 B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轨迹,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 C老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表达常有突破俗见之处。比如老子看到“有”依赖于“无”起作用,庄子看到“无用”与“有用”之间的转化,都体现出朴素的辩证哲学思想。 D墨子,名翟,创立了墨家学派。他基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指出世

4、道混乱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兼爱”,这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家的兼爱,不同于儒家的仁爱,它是一种不讲血缘亲疏与等级贵贱的无差别的爱。 7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可谓好学也已。 (2)_,_,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 (4)在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 (5)要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太平,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而整治好家庭的前提是提高自身修养。大学之道中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 二、专题阅读 (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

5、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6、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_ (2)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_ 9材料都涉及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概念:仁和礼。请结合这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_ _ 10先秦诸子都擅长运用形象的日常生活事例来阐明抽象的道理,老子也不例外。请分析材料老子是如何运用这一方法阐明“圣人无为无执”的政治思想。 _ _ 11材料里儒家强调坚韧有为的处世态度,把“仁”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一生持守;材料里道家却强调自然无为的处世态度,认为许多的败与失就是因为“为”了、“执

7、”了。儒道这两种立身处世之道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试举一例受到他们影响的文化人物及其经历。 _ _ 12作为一个有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而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你更欣赏哪一种立身处世之道?请谈谈你的选择和理由。 _ _ (二)阅读下面三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

8、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二) 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韩非子.说林下) (三) 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躁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身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 (韩非子.说林下) 注蠋(zh

9、):毛虫,蝴蝶或蛾子的幼虫,色青,形似蚕。贲(bn)、诸:贲,即孟贲、专诸,两人皆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勇士。腊:岁中举行的一种祭祀。臞(q):同“癯”,消瘦。 13上述三个语段中,孟子和韩非子都谈到了人性问题,孟子关于人性的观点是_,韩非子关于人性的观点是_。两人的不同观点体现了_和_(思想流派)关于人性问题的巨大分歧。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译文:_ (2)于是乃相与聚嘬其身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 译文:_ 15韩非子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数量众多的寓言故事,语段(二)(三)就是其中的生动代表。提起寓言,我们不由就想起庄子中那一个个奇幻玄虚、怪诞神奇的寓言故事。韩非子和庄子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但又有很大不同。请结合课内所学,并课外查找资料,比较韩庄二人寓言创作的异同,探究韩非子寓言故事的特点。 _ _ 16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即人的善端;韩非子则认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为了利益争斗或抱团。基于这样的人性观点,儒家和法家提出了不同的社会治理方式,即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请结合语段内容和生活现实,多角度探究你更倾向于怎样的治国理想。 _ _ 三、表达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