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复习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36271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考复习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会考复习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会考复习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会考复习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会考复习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考复习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考复习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知识背诵一、会考说明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天体系统的位置、太阳系概况(I)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1)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I)说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晌(U)说出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I)分析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U)分析说明地球运动的意义一昼夜交替、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正午太阳髙度的变 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H)说出地球的各个圈戻名称,地球部圈戻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和特点(I )二、背诵容1、(1)天体系统共四层,由髙到低排列: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

2、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 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干火星和木星之间。(3)地球普通性:质量体积普通(八大行星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特殊性:存在生命。 原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质量和体积适宜(大气戻),有液态水(有 原始的海洋)2、太阳辐射作用: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活动作用: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扰乱地球 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臬和两极的极光。3、地球圈戻结构

3、两部分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4、(1)对比自转公转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个恒星日一个太阳日除两极点外,都是15 /小时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1/2公转自西向东逆时针一个恒星年回归年大约1 /天。大约30km/s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2) 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垂直于太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3) 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

4、差4min o时区: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区时: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时刻,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4) 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左北右,赤道无。(5) 黄赤交角为23。26f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 34,(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7) 各节气的特点研究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或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由南回归线向南北由赤道向南北两的分布规律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侧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及其以南地区正午递减赤道地区正太阳高度达到全年太阳高度达到全年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南半球正午最大值;

5、北半球正午全年最大值太阳高度达到全年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最小值北半球昼最长夜最北半球昼最短夜最短长昼夜长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南半球昼最长夜最全球昼夜等长长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出现极昼围区出现极昼区出现极昼全球昼夜等长(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气候划分:3、5春G 7、8夏1011秋、12K 2冬。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趋势关系时间太阳直射点方向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北半球南半球12月22日至昼渐长,夜渐短,6月22昼渐短,夜渐长,6月22次年向北移动日日6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短长昼渐短,夜渐长,12月昼

6、渐长,夜渐短,12月6月22日至22日22日12月22日向南移动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长短3月21日9月23日X全球昼夜平分真题演练第一部分选择题(09年春)1.目前人类可以观寮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 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2. 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A.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 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 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3. 太阳活动可以()A. 诱发地震和潮汐B. 诱发沙尘杲和极光C. 诱发海啸和台风D. 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4. 小玲同学利用署假

7、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最观照片,拍照 时间为20时15分(时间)。小玲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A. 傍晚B.正午C.下午D.凌島(09年夏)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地球()A. 自西向东自转B.具有大气戻C.存在生命现象D.拥有卫星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A. 维持地表温度B.产生磁屡和极光现象C.产生潮汐现象D.导致无线电通信中断(10年舂)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干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直。据此完成12题。1. 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戻次有()A. 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 地球

8、因“得天独厚的位置”成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3.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A.重力B.核裂变4. 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矣造成()A.指南针失灵B.大幅降温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C. 太阳辐射D.风能C.阴雨连绵D.强烈地震(10年夏)1图1 “天体系统戻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I总星亲卜A.一地月系C.一太阳系图1B. 一银河系D. 一河外星系(11年春)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

9、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干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 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完成13题。1 “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A. 18时59分57秒B未到18时59分57秒C. 巳过18时59分57秒D.次日18时59分57秒(12年春)1 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A.级B二级C.三级D.四级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A.公转轨道的共面B.导致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C.表面温度相近D质量、体积相同(13年春)1.下列天体系统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A.银河系一太阳

10、系一地月系B. 地月系一太阳系一总v星系C. 总星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D.地月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具有相同的()A.自转周期B.大气成分3. 太阳活动可以()A.诱发地震和海啸C.改变大气圈厚度4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C.外部圈戻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 公转方向 D.表面温度B.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 岩石圈不包括地壳D. 部圈戻与外部圈戻之间没有朕系图第二部分非选择题(09年春)1.读图io “太照地球示意图”和图11 “中国 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

11、在图10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 半球。(2)图10表示的日期是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o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方向)移动。(3)图10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o(4)该日 (选择填空)。A.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B.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商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出现极夜D. 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5)该日图11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正午太阳髙度最小的是.(09年夏)1.读图9 “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9(1) 在图9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在位直的地球上画出慝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

12、 地球处干位直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选择填空)。A.昼短夜长 B正午人影为一年中最长 C.昼夜等长D.正午人影为一年中最(3) 地球由向位直运行过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增大或降低),白昼的变化 规律是;此时段北极圈以北有_ (极昼或极夜)现象,且其围逐渐O(4) 地球位干中的位直时,正午太阳商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日期是一。(10年春)1 读图9“某日太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 在图9中画出島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 图9表示的日期是_,该日A、B、C三地中最 先见到日出的是地,白昼最长的是地。(3) 图10中正确表示图9中B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4) 该日,

13、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该日后一个月,其围逐渐 ,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10年夏)1.读图9 “某日太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图中的AB、CD、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表示島昏线的是 O(2) 图示日期是,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髙度的分布规律是OA甲地和丙地昼长相等B乙地最早见到日出C. 丙地出现极夜现象D三地正午人影等长A阳(3) 该日甲、乙、丙三地中,(选择填空)。该日后一个月,太阳宜射点向 仿向)移动,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昼变,且昼(长干,短干)夜。(11W)日期正午 标杆影长正午 太阳商度备注9月5日178 cm56.8标杆长度 为 272cm9月6日180 cm56.59月7日182 cm56.2读图9 “地球公转示意图”和表1 “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商度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图中MN表示。(2) 、四个位直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是、o(3) 位置的日期是,该日南半球各地白昼达一年中最,极昼现象出现在极圈及其以地区。(4) 9月5日至7日,正午标杆影长变 ,正午太阳高度变;该时段地球运行在图中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11年夏)1.读图9 “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图10 “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