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捕蛇者说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362670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版)捕蛇者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版)捕蛇者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版)捕蛇者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版)捕蛇者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版)捕蛇者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班级: 姓名:23.捕蛇者说第一课时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字词(10分)(1)然得而腊之 (把肉晾干)(2)苛政猛于虎也( 比 )(3)岁赋其二( 每年) (4)几死者数矣(多次)(5)更若役(你的) (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冒着)(7)君将哀而生之乎(哀怜) (8)殚其地之出(用完)(9)犯寒暑(冬夏) (10)又安敢毒耶(怨恨)2.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D)(4分)(A)悍吏之来吾乡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殚其地之出 出郭相扶将(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D)虽鸡狗不得宁焉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翻译句子。(6分

2、)(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文: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译文: 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这件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第二课时(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10分)(1)“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2)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 :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作者发出慨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 文中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一句话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作者

3、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记述蒋氏祖孙三代的遭遇,发出了“苛政猛于虎也 ”的感慨。2.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5分)A.“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c.文中写蒋氏的自述,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想想,如果考察民情的高官或皇帝看到捕蛇者说这篇文章,会不会采取措施减轻

4、农民的负担?为什么?。(5分)答:不可能找到解决减轻农民负担的方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当时政治腐败,战乱不绝,统治者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他们所关心的只是权力和财富,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他们不会发善心减轻人民的负担。(只要说得有理即可)(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 !(选自礼记檀弓)注释: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子路孔子的学生。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吾舅我的公公。小子长辈对

5、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答:苛政猛于虎也。 2.用三条“”给上文的划横线句子断句。(3分)答: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3.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4分)答: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4分。意思相近即可,“目的”(躲避苛政),不避“危险”(猛虎伤人)各2分。字数不同,意思对得2分;字数相同,意思对,但结构完全不同,得2分。)附:【译文】孔子路过泰山的旁边,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著车前的横木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