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357356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记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史记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被司马迁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的人物是: 韩信 李陵 李广 霍去病 2.认为李广“数奇”的汉皇是: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汉宣帝 3“于汉最为名将而卒无功”的将军是: 韩信 张骞 李广 霍去病 4.为刘邦提出还定三秦、逐鹿中原战略决策的人物是: 韩信 张良 萧何 陈平 5.“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 的汉初功臣是: 英布 萧何 彭越 韩信 6.韩信被杀之后,刘邦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是: 英布 萧何 彭越 张良 7.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 英布 卢绾 彭越 樊哙 8

2、.在“十二月晦”这一天被“弃市渭城”的人物是: 英布 韩信 灌夫 窦婴 9.早年“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物是: 韩信 项羽 荆轲 春申君 10.暗杀春申君的“弱人”是: 朱英 李园 庄贾 田蚡 11.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于 伯夷列传 游侠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 儒林列传 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 韩信 韩非 李斯 张汤 13.临死前慨叹“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人物是: 韩信 李斯 李广 张汤 14.说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句话的人物是: 冯谖 春申君 窦婴 灌夫 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人物是: 齐桓公 管仲 韩信 范雎 16.说出“为人排

3、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的人物是: 鲁仲连 荆轲 孔子 孟子 17.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孟子荀卿列传 李将军列传 18.“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出自于: 平准书 李斯列传 货殖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19.“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这句话是下列孔子哪位人物学生所言: 颜回 子路 子贡 子夏 20.年方三十二岁而死的历史人物是: 项羽 管仲 屈原 贾谊 21.“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的战国公子是; 春申君 平原君 信陵君 孟尝君 22.“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的历史人物是: 苏秦 张仪 伍子

4、胥 楚怀王 23.被吴王夫差赐剑而死的历史人物是: 文种 张仪 伍子胥 西施 24.被秦王赐剑自裁的历史人物是: 白起 蒙恬 李斯 韩非 25.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 韩信 彭越 英布 陈平 26.临终前慨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历史人物是: 伯夷 孔子 孟子 屈原 27.临死前哀叹“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的历史人物是: 白起 蒙恬 项羽 李广 28.集中表现出司马迁既愤天命、又悲天命内在苦痛的史记篇目是: 李将军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淮阴侯列传 29.“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 李将军列传

5、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淮阴侯列传 30.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 刘邦 项羽 张良 荆轲 31.被人斥为“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的汉儒是: 董仲舒 叔孙通 公孙弘 田蚡 32.被人斥为不“正学以言”,反“曲学阿世”的汉儒是: 董仲舒 叔孙通 公孙弘 田蚡 33.遭汉儒诋毁而被杀的义侠是: 灌夫 聂政 郭解 鲁仲连 34司马迁从经济变化角度揭示出汉代由衰到盛,又将由盛到衰这一趋势的史记篇目是: 酷吏列传 封禅书 货殖列传 平准书 35.司马迁批判汉武以恶为治这一专制政治的史记篇目是: 酷吏列传 封禅书 李将军列传 平准书 36.司马迁揭露汉武好仙这一病态心理的

6、史记篇目是: 酷吏列传 封禅书 李将军列传 平准书 37.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汉皇是: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惠帝 汉文帝 38.在右北平战中,“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的汉将是: 李广 李敢 李陵 李闯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所列,曾惨遭同学毒害的人物有: 范雎 韩非 孙膑 伍子胥 2.李广指挥的战斗有: 上郡遭遇战 巨鹿之战 背水一战 右北平之战 3.在史记中,自杀而死的人物有: 项羽 陈胜 李广 白起 4.韩信指挥的战役有: 井陉之战 巨鹿之战 垓下之战 潍水之战 5.以下所列,哪些人曾劝韩信反汉: 武涉 萧何 陈余 蒯通 6.汉初被杀的功臣有: 韩信 萧何 彭越 张良 7.死于吕

7、后之手的人物有: 韩信 戚夫人 彭越 陈余 8.战国四公子是: 春申君 信陵君 孟尝君 平原君 成安君 9.由“至友”而成死敌的人物是: 韩信 张耳 彭越 陈余 10.管晏列传叙述了哪些人间友情: 鲍叔牙与管仲 信陵君与侯赢 孟尝君与冯谖 晏子与越石父 11.汉武时期与匈奴作战的汉将有: 李广 李陵 霍去病 卫青 李牧 12.表现出司马迁既重义又重利价值观念的史记篇目有: 货殖列传 伯夷列传 孔子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13.对汉武政策予以批判的史记篇目有: 酷吏列传 封禅书 淮阴侯列传 平准书 14.歌颂“知己”之情的史记篇目有: 魏公子列传 管晏列传 伯夷列传 张耳陈余列传 15.曾刺杀过嬴政

8、的勇士有: 韩信 荆轲 项羽 张良 16.属于李广家族的人有: 李陵 李敢 李广利 李耳 17.刺客列传所记载的刺客有: 郭解 曹沫 专诸 聂政 荆轲 豫让 三、填空题 1.桃李不言,_。 2.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又称_。 3.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_。 4.“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_。 5.集中表现出司马迁重利价值观念的史记篇目是_。 6.被茅坤称为“兵仙”的军事家是_。 7.在赵世家中,与公孙杵臼合力救护赵氏孤儿的志士是_。 8.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汉皇是_。 9.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_。 10.“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

9、天下有其二”的历史人物是_。 11.堪称为一篇“鼠传”的史记篇目是_。 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_。 13.被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的汉之名将是_。 14.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_。 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的历史人物是_。 16.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_。 四、标点题 1.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匈奴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得以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

10、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2.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之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 3.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

11、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没泜水上禽赵王歇 4.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骑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12、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五、简答、简析题 1.在司马迁的笔下,李广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其中,你觉得李广最为突出的品质是哪一点?为什么? 2.李广“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请你对李广“还,赏不行”的原因作出分析。 3.结合李将军列传与卫将军骠骑列传的相关内容,谈谈司马迁对李广与卫青、霍去病作了怎样不同的描写与评价? 4.简要概括韩信在汉中为刘邦首建大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5.简要叙述韩信井陉口背水一战以及与项羽决胜垓下的具体战法。 6.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大力描写了韩信的重情重义,大

13、力陈述了韩信前半生不反的事实。在你看来,司马迁这一笔法有何用意? 7.项羽与在韩信对樊哙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你能就此对项羽、韩信识见的高下作出分析吗? 8.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最终失败已埋伏于他少时的一些行为表现中。请你说说项羽少时的相关行为,并简要说明它与项羽最终失败的因果关系。 9.说明范蠡长男“过失”杀弟的原因。 10.在史记中,“不自知”的悲剧可以分为哪几类? 11.为什么说张耳、陈余是以一种悖论的形式实现了他们的“刎颈之交”? 12.说明史记作为一部人学经典的丰富内涵。 13.请你对“制礼义以养之欲”这句话作出符合司马迁本意的解释。 14.司马迁的命运感与一般人所信奉的宿命论有何区别? 15.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赞语中是如何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的?对于刘邦,司马迁是否也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 16.司马迁对汉武盛世持有怎样双重的评价? 17.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对汉武时代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哪三篇?这三篇各自侧重在那个方面展开批判? 18.历史上第一个彻底洞穿项羽弱点的人是谁?这个人对项羽的弱点作出了怎样的分析? 六、论述题 1.论析韩信的个人才干与品质 2.为什么说李斯列传堪称为一篇“鼠传”? 3.在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对哪两对人物的知交之情进行了重点描写?叙述这两对人物知交之情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司马迁这样描写的用意。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