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清明》改写作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356058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清明》改写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诗《清明》改写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诗《清明》改写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诗《清明》改写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诗《清明》改写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清明》改写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清明》改写作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清明改写作文古诗清明改写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运用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其实许多挚友都不太清晰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古诗清明改写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古诗清明改写作文1唐代闻名诗人杜牧写过一首以“清明”为题的诗,内容是这样的: 清明季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到了,细雨纷纷。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小草探出了小脑袋,新奇地张望着这个漂亮的世界。桃花、梨花,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可美丽了!

2、春风吹拂,似乎母亲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你的脸蛋,非常暖和、舒适。然而,路上去扫墓的人们却对这样的美景熟视无睹,你看,他们愁眉苦脸、没精打采地在路上缓缓前行,像失了魂一样。是啊,清明季节,该是倍加思念已经离去的亲人吧! 这时,一位诗人身穿长衫,手持折扇,从远处走来,他就是杜牧。杜牧口干舌燥,肚子饿得“咕咕”响。他多么希望有个小酒馆,让他进去喝点儿酒,吃点儿家常菜啊!可是放眼望去,却看不见一缕炊烟。就在杜牧打算离开的时候,耳边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原来是一位牧童骑着黄牛,吹着好听的曲子。杜牧眼前一亮,可兴奋了,赶忙上前对牧童作了一揖,开口说道:“小兄弟,请问这旁边有小酒馆吗?”牧童点点头,微微笑了笑,指

3、着前面不远处说:“再向前走一会儿,就到了杏花村,那儿有酒馆,生意还不错。”杜牧听了,赶忙道谢,转身向牧童指的方向走去。古诗清明改写作文2 清明季节,天空飘着丝丝的细雨。雨水给大地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远远望去似白雾茫茫。柳树在雨中静默着,柳条被雨水洗涮得更加翠绿,小草在雨水的滋润下,一个个伸起懒腰用劲地往上长,一片绿油油的,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毛毯。 可是这雨中的美景,却不能吸引路人的目光。街上的三五行人来去匆忙,个个心事重重。很多人扛着扫把,带着祭品去给先人们扫墓。想着那些逝去的亲人们,行人的表情非常哀痛。在这行人中,有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身材偏瘦,头戴斗笠,背着行囊,看上去一脸倦容,

4、他就是杜牧。他已经赶了好几天路了,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饮饭,他多么想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吃口热饭,再喝上几口酒,暖暖身子,然而这人生地不熟的,去哪找酒家呢?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杜牧不禁远眺远方,只见远处走来一头大黄牛,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年纪大约十一二岁,的小脸上一双大眼睛特殊精神,杜牧心想:有牧童就肯定有村庄,我可以向他打听一下哪有酒家。于是,杜牧走向牧童,深施一礼,问道:“请问这哪有卖酒的地方?”牧童看了看他,抬手指了指自己身后的方向。杜牧谢过之后,打起精神接着赶路,没过多久,一个村子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道路的两旁也开满了杏花,几个酒幌子在风中飘动,似在向他招手,他兴奋极了,三步并作两步

5、奔向酒馆,并在畅饮后定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清明。古诗清明改写作文 这一天正值清明,诗人杜牧心情郁闷,独自一个人在路上行走,可巧又碰上了下雨。虽然是青草依依、鸟鸣花香的大好季节,可是赶上了这淅淅沥沥的春雨,不免让人内心多了几分凄凉。 今日这个节日,本该是与家人团聚上坟扫墓,或与好友相约游玩欣赏春景。可如今却是诗人独自客游他乡,偏偏又赶上这春雨连绵不绝,身上的衣衫早已湿透,一阵微风拂过,竟会感到冰冷刺骨,让诗人本就郁闷的心情又增加了一层愁绪。联想到出门在外的行旅多日,惆怅失意、暗愁深恨一时间通通涌上心头,已经有了不少烦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的又岂止是这清明季节的春雨,还有诗人的魂魄也

6、随之凄迷纷乱了,说是“魂断于此”也不为过!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个时候,倘如能有一个小酒馆,不仅可以让诗人暂避风雨,还可一醉解千愁,岂不快哉。可是,这山间小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去哪里寻得这样一个避风港呢?正在诗人愁苦之时,一个牧童骑在黄牛之上,吹着竹笛,头戴斗笠,缓缓走来。诗人连忙上前,向牧童打听旁边可有酒家? 牧童好像有些羞涩,未敢言语,却用手指向不远处的一片杏树林。诗人顺着牧童手指的方向遥望,在那开着大片大片洁白的杏花丛中,隐隐看到一座茅草屋,屋前挂着酒幌,走近方可看清酒幌上赫然写着“杏花村”三个字。诗人并未坐到酒馆屋内,而是在门前搭建的凉棚下落座,在如此漂亮的杏花林中,微风轻轻

7、吹过,杏花随风飘舞,满园芳香沁人心脾,美酒加美景,好不快意.尽管身上的衣衫还是湿冷,屋外的春雨照旧连绵起伏,只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仿佛一切的愁苦与落寞都随风而逝,不再萦绕心头。一树杏花,一杯淡酒,散尽心头忧愁!古诗清明改写作文4 九百多年以前,我,宋代闻名的大诗人黄庭坚准,备在清明节这天出门春游,寻春。 我更了便衣,踏出了家门。清明季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朝气。小鸟在树枝高歌,情意绵绵;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舞姿轻快。啊,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妙,那样的安静!罢了,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藏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在地下使活着的人感到难受,所以在这一天去祭祀死去的亲人,这让我不禁想到

8、了齐人的故事。某个齐人,家境贫苦,身无分文,每天到人家的墓地里吃祭祀的东西,东西可丰富了:大鱼大肉,午后小点,好酒贵酒他就等祭祀的人走后,到人家的墓前大吃起来,吃得油嘴腻脸。不过没有纸巾擦嘴,所以他还回家后给妻子和小妾看,对他们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挚友家里吃喝,主子如何盛情款待他,这种人的人生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想起来甚是恶心啊! 但是也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林。晋文公三次请他出来做官,可他都谢绝了。不知道哪个人出了个馊办法:把山烧了,让介子推下山。结果后来晋文公带人上山时,发觉他抱着一棵柳树,死了。这么个伟人死了,甚是惋惜啊

9、! 我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无论智愚凹凸,最终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我回到家里,写了一首诗: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古诗清明改写作文5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清明节,我穿着长袍,来到了草原上春游。 一株绿油油的小草,给大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桃花杏花都开放了,露出了可爱的小脸蛋,在朝你微笑,这可真让人喜悦啊。可是,远处有一块荒地,里面有埋藏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在墓地底下长眠,这可真让我心情难受呀,这里只见乌云密布,下起了毛毛

10、细雨,这时,突然“轰”的一声,打起了雷,把我的心抖动起来,也唤醒了小动物们,这时,我在雨中闲逛,踩踏着松软的小草,心里想到:“唉,人生的意义是不同的,有的是悲凉的死,有的是坚毅的死,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 有的.齐人,他竟然偷偷地拿走别人给逝去的人的祭品,嘴上吃得满脸是油,还是心里非常兴奋,而回家得意忘形地对他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说他在某一个当大官的挚友家吃饭,说他非常大方给他吃那么多东西。这种人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真让我感到非常生气。而介子推,他帮助了建了晋国,不是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即使就是放火烧山,他也坚守自己的诺言,宁愿烧死在里面。介子推的意志是不

11、行动摇的,真是两极分化。我感叹道:“虽然无论智愚凹凸,最终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这时,我提起笔来,“刷刷”地写下了清明这首诗,佳节清明桃花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古诗清明改写作文6 清明节,天灰蒙蒙的,绵绵细雨沙沙的下个不停,那声音,像极了蚕儿吃着桑叶的声音。雨儿打来,身上凉丝丝的。 诗人走在路上,望见芳草青青、百花争艳,真是美不胜收。可是,远离家乡的诗人却不能和挚友一起春游,不能和家人一起扫墓;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悲伤的走在雨中的小道上,感到非常凄凉。 怎么才能兴奋起来呢?诗人眨

12、巴着眼睛,突然,诗人一拍脑门,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找家酒店,一醉方休。诗人又愣住了,这人生地不熟,怎能找到一家好酒店呢?突然,“哞哞哞”的牛叫声引起了诗人的留意。他抬头一看,一头老黄牛正悠悠地像自己走来,牛背上一个小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正兴趣盎然地吹着短笛。诗人大喜过望,三步并作两步,双手抱拳,落落大方地问:“小兄弟,在这旁边,可有好酒店?”牧童说:“有,有,当然有,向北走十里,有一杏花村,杏花酒楼里面有香飘十里的女儿红,还有成年花雕、状元红。老板年娘心灵手巧,做的下酒菜独具匠心,有簇新的鱼儿,香甜的花生米,金黄金黄的油炸鸡,还有肥肥的元宝蟹。”牧童的这番话让诗人不禁口水直流,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就飞到杏花村。他于是立刻告辞牧童,大步流星地向杏花酒楼赶去 诗人喝完酒,不禁诗兴大发,乘着酒兴吟诵起来: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