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35550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重要举措。结合下图,回答12题。1.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属于( )A.西水东调 B.南水北调 C.东水西调 D.北水南调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下图为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技术

2、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A. B. C. D. 4.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 A. B. C. D.下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期,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读图,回答57题。5.A城市工业初期、中期到近期的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依次是()A.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交通和技术 B.市场劳动力和交通交通和技术C.劳动力资金和交通资源 D.基础设施劳动力和环保交通和技术6.A城市从早期到近期,出现的最重要的

3、区域发展是()A.产业迁移和结构调整 B.人口增加和市场扩大C.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D.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进行7.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可能会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 降水减少 耕地减少 河流等环境污染 平均风速增大 下渗的水量减少 市区平均气温升高A. B. C. D.8.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都集中在广东沿海,形成外向型工业带B.是全国蚕丝的主要产区,也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C.本区工业以轻纺、食品为主D.全国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产量最多的地区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苏、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之机,形成了

4、纺织、家电、汽车产业基地。结合下图,回答910题。9.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的主要原因是()A.消费市场呈饱和状态 B.地价、劳动力的成本高C.能源、资源消耗殆尽 D.交通枢纽的地位下降10.对皖江沿岸工业带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A.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水热资源非常丰富B.主要依靠水运联系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C.汽车等产业吸引大量零部件配套企业聚集D.以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高端产品为发展目标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11.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D.虚线箭头代表能

5、源和资金12.珠三角地区的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是()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10分,14题18分,共28分)13.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

6、环渤海地区762.1627.708.48全国701.77119.8716.34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前泛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有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转移到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材料二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1)中国内地吸引日本等国一些企业迁入的因素有哪些?这些企业的迁入对中国内地的发展有何意义?(2)材料一中,泛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迁入的工

7、业部门类型主要是哪些?欠发达地区在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3)材料二中,图中箭头分别代表什么意义?20世纪50年代后,引起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出现世界工业大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D 2.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美国西部南北气候上的差异及其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关知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位于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在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影响下,形成了地中海气候。北部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而许多城市、人口则集中在南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所以,该地区应进行北水南调。3.C

8、 4.A 解析:由省区轮廓可以判断甲为山西省,乙为台湾省。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易发生转移。产业转移可能给山西带来环境污染,对其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5.C 6.C 7.A 解析:早期工业集中在市中心,与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与科技、交通和优美的环境有关,由此判断该工业区的形成条件。8.B 解析: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同时也是蚕丝、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9.B10.C 解析:9.沿海地区的苏、浙、沪等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如较高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等),须将部分企业进行产业转移。10.对皖江地区工业发展有积极、

9、长久促进作用的企业是汽车工业。11.B12.C 解析:11.根据题意可知,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劳动力。12.珠三角地区的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利于当地的产业升级,能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减轻环境压力,但不会导致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13.(1)特点:能耗较高,水耗较低。原因: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2)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解析:准确理解注释内容和分析表中数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通过对比分析表格中环渤海地区与全国的各要素数值可发现,环渤海地区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全国高,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

10、量比例较全国低。由此可总结出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及形成原因。(2)环渤海地区资源利用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因而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要围绕能耗高来回答。14.(1)影响因素:国家政策优惠、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市场广阔。意义:有利于加快中国内地经济结构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国内地的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吸收国外的产业转移,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人们的收入。(2)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充分评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避免重污染企业的引进;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与综合治理。(3)实线箭头表示

11、产业转移方向,虚线箭头表示产品输出方向。新技术革命的产生。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规律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国内地吸引国外企业迁入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市场、资源、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产业转移对于内地来说主要是有利于促进其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开发,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人们的收入。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迁入的主要是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部门,欠发达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环境污染问题。材料二为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图,结合产业转移的趋势及影响因素可知,图中实线箭头应为产业转移的方向,虚线箭头应为产品输出方向。通过图中内容结合世界工业发展情况可知,新技术革命的产生是引起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工业大转移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