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定义、防护、防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35139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尘定义、防护、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粉尘定义、防护、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粉尘定义、防护、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粉尘定义、防护、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粉尘定义、防护、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尘定义、防护、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尘定义、防护、防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概念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粉尘的来源1)固体物质的破碎和加工常见于矿石开采和冶炼;铸造工艺;耐火材料、玻璃等工业原料的加工;粮谷脱粒等过程。2)物质的不完全燃烧煤炭不完全燃烧的烟尘、烃类热分解产生的碳黑。3)蒸气的冷凝或氧化如铅熔炼时产生的氧化铅烟尘。2、分类无机粉尘:(1)金属矿物粉尘 如铅、锌、铝、铁、锡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等。(2)非金属矿物粉尘 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3)人工无机粉尘 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有机粉尘:(1)植物性粉尘 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茶

2、等粉尘等。(2)动物性粉尘 皮、毛、骨、丝等。(3)人工有机粉尘 如树脂、有机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粉尘。混合性粉尘:生产环境中,以单一种粉尘存在较少见,大部分情况下为两种或多种粉尘混合存在,一般称之为混合性粉尘。(二)、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1、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1)、局部作用粉尘颗粒 呼吸道粘膜 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充血、毛细血管扩张 分泌增加 阻留更多粉尘 酿成肥大性病变 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 造成萎缩性改变; 粉尘产生的刺激作用 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沉着于皮肤的粉尘颗粒 堵塞皮脂腺继发感染 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硬度较大的粉尘颗粒 眼角膜 角膜外伤及角膜炎2)、全身中毒作用吸入含有

3、铅、锰、砷等毒物的粉尘,可被吸收引起全身中毒。3)诱发肿瘤某些粉尘具有致癌作用,如接触放射性粉尘可致肺癌,石棉尘可引起间皮瘤。4)变态反应 某些粉尘,如棉花和大麻的粉尘可能是变应原,可引起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炎症和间质性肺炎等。5)致纤维化作用这是生产性粉尘最主要的危害。6)局部作用沥青粉尘沉着于皮肤,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等。尘肺尘肺(pneumoconiosis) 是指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按其病因不同又分为6类:1)矽肺: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2)硅酸盐肺:长期吸入含有结合状态的二氧化硅的粉尘所引

4、起的尘肺,如石棉肺、滑石肺、云母肺等。3)炭尘肺: 长期吸入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引起的尘肺。4)混合性尘肺: 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和其它物质的混合性粉尘(如煤矽肺、铁矽肺等)所致的尘肺。5)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6)金属尘肺:长期吸入铝及其氧化物引起的铝尘肺,或长期吸入电焊烟尘所引起的电焊工尘肺等。什么是矽肺病: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矽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一) 病因 吸入游离的二氧化硅;接触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作业,称为矽尘作业。 接触矽尘作业在矿山有掘进、采矿、筛选、拌料等作业;修建水利工程、开山筑路;铸造车间的

5、原料粉碎、配料、铸型、开箱、清砂、喷砂等作业。(二) 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 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粉尘颗粒进入呼吸道后,通过截留、撞击、沉降、弥散等方式阻留在呼吸道各部位,但可通过人体的各种清除功能绝大部分被排除体外,仅有2%3%沉积在体内。鼻腔可将30%50%的尘粒阻留,并随鼻涕排除。阻留在气管、支气管的粉尘,由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可随痰排出。阻留在肺泡内的尘粒,大部分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形成尘细胞,其中一部分通过巨噬细胞的阿米巴样运动,运送到支气管、气管随痰排出; 1、粉尘的特性1)粉尘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游离二氧化硅矽肺;

6、石棉尘石棉肺和间皮瘤;金属及其化合物(如铅、锰等)粉尘通过肺组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毒。 2)、粉尘的分散度:指物质被分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m)的数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小颗粒粉尘所占的比例愈大,则分散度愈大。粒径在1-2 m左右的粉尘,可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粉尘颗粒直径: 10mm在空气中沉降 10mm绝大部分被上呼吸道阻留 5mm可进入肺泡 0.5mm随呼气排出,阻留率下降 0.1mm布朗运动,阻留增高 将质量相同而分散度不同的石英尘注入动物气管,造成矽肺模型。发现,直径越小(1-2 mm),病变越严重;粉尘粒子数相同时,质量越大,病变越严重,可见粉尘的质量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呼

7、吸性粉尘(respirable dust, RD):直径在5mm以下,能达到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的粉尘粒子。2 空气中粉尘浓度和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游离SiO2含量越高、粉尘浓度越大,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矽肺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还与肺内粉尘蓄积量有关。肺内粉尘蓄积量主要取决于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和防护措施。吸入和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越多,越易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接触时间矽肺一般在持续吸入矽尘5-10年发病 速发型矽肺(acute silicosis)接尘1-2年即发病 晚发性矽肺(delayed silicosis)脱尘若干年后发病3机体状态 凡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则呼吸道的清除功

8、能较差,呼吸系统感染尤其是肺结核,能促使矽肺病程迅速进展和加剧。此外,个体因素如年龄、健康素质、个人卫生习惯、营养状况等也是影响矽肺发病的重要条件。 1治疗 一旦确诊尘肺,不论期别,都应及时调离接尘作业。病情轻者可适当安排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伤残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矽肺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原则是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积极防治并发症,消除和改善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延长寿命。可通过:(1)适当安排病人力所能及的劳动及增强体质锻炼,注意加强营养,预防感染。(2)针对症状及并发症处理。(3)药物治疗,各地采用的药物有克矽平(聚2-乙烯吡啶氮氧化物,P204)、汉防己甲素、磷酸喹哌及柠檬酸铝等

9、,但各地报道的使用疗效看法不一。2预防 至今尚未有消除矽肺病变的办法,关键在于预防。根据我国多年防尘的经验,要有效的预防矽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及卫生保健措施,并总结出八字综合防尘措施,即(1)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2)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3)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发尘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4)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中罩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5)护,即个人防护;(6)管,维修管理;(7)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入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8)教,加强宣传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