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习俗作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34538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习俗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乡习俗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乡习俗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乡习俗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乡习俗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习俗作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秋行政管理专科潘丽梅(55168)籍贯:黑龙江省伊春市我出生在中国的最北边,东北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的深处。那里风景秀丽,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听爸爸妈妈讲我们家是解放初才从山东搬过来的,解放前我们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人迹罕至的。所以我感觉我们家的一些风俗习惯应该是保留了山东祖籍的习俗吧!要说家里的习俗,我感觉首选就是“过年”了。小时的我很喜欢过年,因为那时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不用干任何家务活,呵呵!所以我对“过年”印象最深了,现在我就跟大家说说我们那里“过年”的一些习俗吧!对于“过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不同的定义和内涵,想到过年心里就高兴。我们家每年是从腊月开始就

2、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了。小时候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有四十几户人家的小林场,距离县城有一百多里的路程。腊月初八我们习惯喝腊八粥,那时正是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喝腊八粥据说是为了防止人的下巴被冬季的寒冷冻掉了的,喝了腊八粥就把下巴给粘住了,不会掉下来。此时,妈妈会用黄米加芸豆做出一大锅黏黏的飘满香味的腊八粥,我们喜欢加一些白糖来吃,记得爸爸每年吃腊八粥的时候都会加一些猪油在粥里的,那样会很油腻,但我估计也许是因为那个时代生活条件不好,平时很少吃肉的原因吧。过了腊月初八,小小的山场便逐渐开始有了“年”的气氛了,人们隔三差五的坐上每天只有一班的小火车去到城里,采购一些准备过年的用品,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新衣服和放

3、鞭炮了,呵呵。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一到两头的猪,年底腊月初八前后,都会选一天家里大人们不忙的时候,杀“年猪”。请上一两个帮手,忙碌一天,晚上就会把几乎半个林场的人都请来吃猪肉,热热闹闹。走的时候还不忘记每户带上一小块猪肉,家家如此,很少有把猪肉拿去卖的。回想起小时过年的情景,其实真正让人兴奋的还是那份期待的心情和享受等待的过程了。大人们忙碌着要在“小年”(腊月二十三)前把家里卫生彻底的打扫一遍,还要把家里的所有被褥都换洗一遍。“扫房”(就是打扫房间了的灰尘)之后是“糊墙”,那时每户人家的墙壁都是用纸裱糊的,一般都是用我们上学用过的书纸,条件好的才有报纸。把一张张的纸用浆糊整齐有序的糊粘到墙上,

4、再贴上几张从城里买来的年画,忙碌一天就为了给自己一个全新的感觉,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向往。听妈妈说“小年”是灶王爷上天的时候,每年的这一天灶王爷会从人间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年来百姓家庭的寻常事,哪个家庭不和睦啊,哪个家庭媳妇不孝啊等等。所以就有了一句“腊月我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老话。对我来说,过“小年”是要吃饺子的,我的最爱了。“小年”一过,其实就和过年差不多了,家里会开始提前做很多馒头、豆包、还要炸油条、麻花等过年吃的食品,我们那里冬天很冷,零下三十多度,提前准备的好多吃的都先冻起来,随时吃随时再热一下,一直能吃到正月十五以后呢。每年爸爸妈妈都会在“小年”

5、过后的第二天晚上,准备一些烧纸,到街上找一个十字路口来祭奠家族中逝去的前辈们,烧纸是给先人们寄去的钱财,他们也要准备办置年货,准备过年了。大人们忙碌、准备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孩子们更是在满心欢喜的期待中度过。终于盼来了春节“过年”了。除夕前一天晚上妈妈会把我们穿的衣服全部都洗干净,因为第二天除夕早晨起床后我们就要穿新衣服了。一大早我们就开始准备贴对联了,因为天气冷,对联经常都是还没贴好,浆糊就已经冻僵了,粘不住。于是我们就用手把它按到门框上,用体温来融化浆糊,担心对联粘的不牢,干脆再用透明胶布再补一下。透明胶布也都是后来才有的东西了。妈妈会从除夕上午就开始为我们全家准备一顿一年里只有此时才能吃到

6、的最丰盛的饭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还有平时很难吃到的香喷喷的大米饭。每次想到那时的情景,我都会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多年来在外打拼,那种充满温馨、宁静祥和的气氛已经很难找到了。全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着年夜饭,外面传来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每个人的心中都在默默祈祷着新的一年会更好。虽说那是最丰盛的晚餐,但也许那还不能称做是真正的年夜饭吧,因为我们家在除夕夜的夜里十二点辞旧迎新之际还要吃一顿饭的,那是平时没有的。一年里只有除夕夜才会吃,“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晚饭后爸爸妈妈就开始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和初一早上吃。孩子们就会提着自制的灯笼,成群的去街上玩耍,鞭炮声不断,宁静的山场此时开始沸腾

7、了。后来才有了电视机,有了春节联欢晚会,那种过年提着灯笼三五成群、走街串巷的欢乐场面就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边包饺子一边看联欢会,一样的其乐融融!除夕夜我们是一定要吃完了夜里的那顿年夜饭才能睡觉的。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但在我内心里,从腊月初八到除夕夜永远都是最难忘的。难忘的那份期待与忙碌的心情。年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在吃好的,随便玩儿,走街串巷的挨家挨户拜年中度过的。我们家每年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要吃面条,象征着健康长寿,这三个日子是“人”的节日,初七是代表小孩子们,十七代表中年人,二十七代表的便是老年人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我们那里的“灯节”,除了吃元

8、宵,家家户户都会挂出各自精心制作的彩灯,孩子们手里拎着自制的灯笼,到街上比比看谁的灯笼漂亮,远望去夜色中灯光点点,就像漫天的星斗,把整个山场夜晚装扮、点缀的格外漂亮。每年此时,人们都不会忘记去到已故先人的坟前,献上备好的酒菜,点上一盏烛灯,祈祷另外一个世界的先人们平安幸福,以寄托人们对先人的哀思!出了正月,还剩下最后一个节日:“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吃猪头肉,男人们要在这一天理发,都来赢一个好意头,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过了:“二月二”才算真正的过完了“年”了。又开始了一年了周而复始的忙碌。虽然我们东北“过年”的习俗具有很多“移民”性质,根本不能和内地很多地方的几代人相传下来的习俗相提并论,但直到今天,尽管自己已经远离了那遥远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她永远是我心中的最难忘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