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345209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变形监测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坡变形监测方案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测绘工程 1004王东波10100204142013年5 月23 日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目录1 工程概况22 监测目的与意义23 监测项目和测点的数量23.1 技术依据23.2 坐标系统33.3 技术方法33.4 位移监测基准点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33.5 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43.6 监测控制网分三部分:53.7 位移监测监测点的保护64 监测项目的检测周期和频率65 监测仪器设备及选型66 监测人员的配置67 监测项目控制基准78 监测项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79 监测报告送达的对象和时限710 监测注意事项7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2、。1 工程概况项目地处西安市临潼区芷阳湖位置,东靠骊山主峰、西依西临高速、北邻迎宾大道,属于芷阳湖旅游区的黄金地带,地理位置相当优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优美气候适宜,是临潼区著名旅游开发区。纵横的交通网络体系, 914 路、 915 路、 307 路、 306 路公交车在此经过,并设立了站点,交通十分便利、发达。临潼新家园、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相伴左右,生活资源十分丰富。滑坡总体坡度40 60 ,纵长约150 m,横宽约 60m,相对高差约40m,预计方量约为36 万 m3,推测滑动方向为85 ,为小型土质滑坡。滑坡前部为芷阳湖景区,如若发生滑坡将受到严重威胁。另外滑坡体破坏导致大量水

3、土流失,不利于国家水土保持工程的开展;给当地地质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市区高度重视,并对该滑坡实施应急治理。根据该滑坡应急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需要对该滑坡进行变形监测。2 监测目的与意义1、通过测量滑坡的垂直位移量与位移速度,确认芷阳湖景区是否安全。2、通过对滑坡变形及环境条件的监测,掌握施工期内滑坡体变形动态,利用监测结果作为判断滑坡稳定状态。3、实时验证设计方案和施工治理效果,为地质灾害预测和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依据。4、超前预报,确保监测期间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3 监测项目和测点的数量3.1 技术依据本监测方案的技术依据主要有:JGJ 8- 2007 建筑变形

4、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T 12897- 200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测量规范; DZ/T 0219- 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该滑坡应急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监测控制网主要用于坡顶的位移和沉降方面的监测。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3.2 坐标系统平面采用西安 80 坐标系,高程采用近似1956 年黄海高程系。3.3 技术方法绝对位移监测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和垂直位移监测。依据GB 50026- 2007 工程测量规范,可采用双频静态GPS 进行基准点观测、导线与水准测量

5、进行监测点监测。变形监测作业时, 通过 GPS 测量计算出基准点坐标, 再采用导线与水准测量得到每个变形监测点的值, 和上一次比较来得到变化值。 监测过程中的限差要求、测量步骤手簿记录和计算均按照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的规定进行。3.4 位移监测基准点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监测基准点是变形监测的基准, 点位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且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区域 其平面控制点位, 一般要有强制归心装置。1) 监测基准点的布设在滑坡区外稳定地区及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内外布设四个基准点,基准点前冠以 GP35,GP41, SK01,SK02 标示并安置强制对中器。强制对中器直接购买成品。图 1滑坡监测基准网

6、图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基准点选点,要求点位基础应坚实稳定 地质条件较好,易于长期保存 ; 距变形体远近适中;通视条件良好,便于现场操作; 便于扩展工作基点。 监测基准点埋设要符合相关技术要求。2) 监测基准点的观测技术要求四个基准点,构成监测基准网,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建立变形监测的基准体系定期对基准网进行复测, 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准网观测的技术要求参见 GB/T 18314- 2009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测量规范。3.5 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和观测技术要求1) 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部位或监测断面两侧. 要求结构合

7、理、设置牢固、外形美观、观测方便的位置,且不影响监测体的外观和使用。实际使用的15 个变形监测墩以土建施工完成后的位置为准。观测点依次命名为 GC01GC15。图 2滑坡变形观测网图及观测点点位2) 变形观测点的观测技术要求变形观测点与监测基准点构成变形监测网根据 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监测精度主要技术要求如下:水平位移监测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2mm,垂直位移监测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10mm。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3.6 监测控制网分三部分:1) 监测基准网采用仪器为南方灵锐S82EGNSS接收机,其静态平面精度为 : 2.5mm+ 1ppm;静态高程精度为 : 5mm

8、 +1ppm,符合工程测量规范规定。2) 平面控制网:用于各水平位移监测项目平面控制基准;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测回数导 线 全测角测距测距相126方位角等导线长平均边长 相 对中误差中误差对中误级级级闭合差级度(km)长( km)闭合()( mm)差仪仪仪()差器器器三1431.8201/1500006103.6等n1/55000四91.52.5181/80000465等n1/35000一40.55151/300002410 n级1/15000二2.40.258151/140001316 n级1/10000三1.20.112151/700

9、01224 n级1/5000注: 1表中 n 为测站数;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长度的2 倍;3 测角的 1、 2、 6级仪器分别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在本规范的后续引用中均采用此形式。3) 水准控制网: 用于各垂直位移监测项目的高程控制基准。精度要求:本次滑坡变形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仪器视线前后视距任一测站上视线高度(下等级类型长度累差前后距差丝读数之差)二等DSZ2 30m 1.0m 0.3m0.3m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项目基、辅分基

10、、辅分划所检测间歇点下丝读数平均值等级划读数差测高差之差高差之差与中丝读数之差二等0.4mm0.6mm1mm3.0mm注: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 N mm( N代表测站数)3.7 位移监测监测点的保护根据相关规范、条文及本工程的各项要求,结合该滑坡监测的实际情况,测点须设置在醒目位置,测点设置混凝土墩保护。4 监测项目的检测周期和频率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测频率位移速度监测频率52 次/d1-5一次 /d0.5-1一次 /2-3d0.5一次 /7d5 监测仪器设备及选型1 平面控制点测量用南方 NTS-360R全站仪,其标称精度为:测距 2mm+2ppm,测角 2。2 水准测量用南方 DSZ2电子精密水准仪配合精密铟钢水准尺, 其标称精度为:1mm。在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对水准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标定,有强检要求的必须送法定计量部门强检,以保证仪器正常工作。6 监测人员的配置人员由 3 人组成,设组长一名,在组长的指导下分别负责日常监测及资料整理工作。其余人员在专项负责人的指导下工作。人员组织及职责见下图。组长:负责组织、计划、对外联系及监测资料质量审核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监测负责人:负责边坡点位埋设及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