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概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33941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6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大学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苏州大学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苏州大学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苏州大学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苏州大学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大学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大学概况(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大学概况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目前,苏州大学已发展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一百年来,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

2、大学生和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董寅初、著名的法学专家倪征日(奥) 、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木梁)、查良镛、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桑漪,以及李政道、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苏州大学现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7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196个硕士点以及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专业96个,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

3、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5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10200多人、本科生258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12000多人):教职工4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近 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加强了应用性、开发性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

4、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400多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苏州大学SCI索引名列全国高校第24位。苏州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3320亩,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此外,占地面积约880亩的独墅湖校区一期已经投入使用。学校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馆藏图书333万册,中外期刊5000余种;分析测试中心、电教中心、服装中心、计算机与网络管理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学校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学报、国外丝绸等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我 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了广阔途径。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

5、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8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0余人来校学习汉语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近年来,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同时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走后勤社会化道路,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争创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以日新月异的姿态拥抱二十一世纪。苏州大学科研成果选编苏州大学科研处 编二零零六年四月目录电子、信息类1. 基于脑核磁共振成像和全

6、息耳穴信号识别的测谎新技术研究 12. 基于GA/MRF的复杂场景下的运动目标分割和识别技术的研究 23. 微机控制工频交变恒定电流源 44. 协同编辑器:Z-Office(Core V1.0) 55. 宽幅微米结构激光图像光刻设备与应用 66. 宽幅精密激光直写系统 77. 微纳米压印技术与设备 8材料、纺织工程类8. 高效脱色絮凝剂SD-1 99. 家用纺织品图案设计的研究与开发 1010. O糖基化与肿瘤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1111. 贵金属吸附树脂 1212. 固体燃料专用高吸醇性树脂 1313. 一种含氟织物防水整理剂研制 1414. 氟硅消泡剂研制 1515. 高品质生丝缫制方法

7、及CAD技术运用 1616. 材料定性、定量分析技术 1717.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技术 1818. 微应力条件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分析技术 1919. 纺织品、服装染色牢度测试分析技术 2020. 碳基氟化低k材料的等离子体沉积、结构与相关复杂性研究 21农业、养殖类21. 丝素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 2222. 夏秋蚕新品种“吴花浒星”的育成 23化学、化工类23. 纳米级再生型广谱抗菌整理剂QP-NK 2424. 耐腐蚀难燃结构复合板 2525. 大豆蛋白纤维纺织染整技术及针织产品开发 2626. 味精废水处理技术与资源回收 2727.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2828. 含残酸中间体合成废水

8、处理技术 2929. 高效快速除硫、除氰技术 3030. 废水处理技术 3131. 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 3232. 造纸废水处理与黑液分层多级综合利用技术 3333. 新型洗涤助剂d-层硅酸钠的合成 3434. 1. 2-氯-5-氯甲基吡啶 2. 5-溴喹啉 3535. 引擎冷却剂荧光测漏染料 3636. 制冷剂荧光测漏染料 3737. 高吸醇性树脂生产技术 3838. 可生物降解材料聚碳酸酯的合作开发研究 3939. 新型手性抗菌药物利奈唑胺 (linezolid)的合成路线 4040. 高光学纯度S心得安 (普萘洛尔)(propranolol)的合成工艺 4141. 高光学纯度手性药物阿替洛尔的合成工艺 4242. 以天然的糖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手性三碳合成中间体 4343. 吡唑类新农药吡螨胺(MK239)、OMI88、新型广谱抗生素异帕米星中间体(S)-异丝氨酸 4444. 海水制冰机 4545. 纳米白碳黑 4646. 光缆油膏 4747. 光纤油膏 4948. 贵金属吸附树脂 5049. 固体燃料专用高吸醇性树脂 5150. 离子液体或无溶剂条件下有机化学反应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