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原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33927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优势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比较优势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比较优势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比较优势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比较优势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优势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优势原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供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一、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1. 供求曲线供求曲线:表明一国供给与需求均衡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斜率 为正,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斜率为负。图3.1为一国对商品X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2. 局部均衡分析我们运用供求曲线可以进行局部均衡分析。图4.2是通过局部均衡分析确定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示意图。其中图A 和图C中的Dx和Sx曲线分别是A国和B国各自对于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图A、B、C中的纵轴均表示X的相对价格,横轴表示X的数量。图4.2贸易均衡相对相对商品价格局部均衡A图表示,在无贸易的条件下A国在A点组织生产和消费,这时X的相对 价格

2、是P1,B国在A,点组织生产和消费,X的相对价格是P2。两国展开贸易后,X的相对价格介于P1和P2之间。当价格高于P1时,A国将 提供比其需求数量更多的X并将其出口(见图A),另一方面,在低于P2的价格下, B国对X的需求将超过其本国所能供给的数量,所以,B国将进口 X以满足需求缺 口。(见国C)。3. 贸易利益分配国际贸易参与国均能从中获益,但是不同国家的获利程度可能存在差别。即 使一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也并非是均等的。我们用消费者剩余 和生产者剩余来衡量两在集团各自垢利益善及其变化。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超过其实际支付的价值而产生的净利 益。具体表现为供求曲线图中

3、价格上以上,需求曲线以下所围成的面积。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因产品收益大于其生产成本而产生的净利益。具体 表现为价格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所围成的面积。在图4.2-A中,A国展开贸易前,消费者剩余以面积C表示,生产者剩余以 面积A+E表示。自由贸易后,A国进口 X,消费扩大,生产缩减,消费者剩余扩大 为面积A+B+C+D;生产者剩余减少为面积E,通过进口贸易,A国消费者剩余增加 面积A+B+D,生产者剩余减少面积A。图4.2局部均衡分析与贸易利益分配国际贸易所引起的一国整体福利变化可以表达为消费者剩余增量同生产者剩 余增量之和,由此,A国贸易而获得的净福利增量为B+D。二、提供曲线1. 提供曲线

4、提供曲线由20世纪初两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埃奇沃思提出。反映的是一 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2. 提供曲线形状左图中,A国最初处于孤立均衡点A,如果贸易在PB=1发生,A国的生产将 移至B点,用60X与B国交换60Y,从而达到E点的消费组合这样就得到了右图中的E点,在P=1/2处,A国的生产将移至F点,用40X与B国交换20Y,得到H点 F的商品组合,这样就得到了右图中的H点,连接右图中的原点、H点、E点,我们得出了 A国的提供曲线。A国的提供曲线位于自给自足的价格P=1/4之上,凸向X轴,这表明X轴所 A代表的商品是其比较优势所在,应该出口。为使A国出口更多的

5、X,就必须提高P/P比率,在P=1/2时,A国会出口 40X;而在P=1时,A国会出口 60X。其原因X YFB主要有:(1) A国在生产更多的用于出口的X时会面临机会成本递增的问题;(2)A国消费的Y越多,X越少,Y的边际效用应付以越低于X的边际效用。用同样的方法可能推导出B的提供曲线。三、均衡相对商品价格与与贸易的一般均衡两个国家提供曲线的交战确定了两国在开展贸易时的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 格。只有在均衡贸易价格水平上两国贸易才能达到平衡。在此处的任何一个价格 水平上,对两种商品的进口与出口意愿都不会相等,所以两国的提供曲线相互作 用于相对商品价格向均衡水平移动图4.5中,的提供曲线就是我们在

6、L科4.3和图4.4中得到的A国和B国的提供曲线。它们相交于E点,均确定均衡商品相对价格P/P=P+P=1在P , A国用X Y B BB60X交换60Y,而B国恰好要用60Y交换60X,这样贸易在PB点达到均衡。其它任何P/P比率都不能使贸易达到均衡。如,在P=1/2时,A国愿意出口 X YF40X,低于B国在这个价格下想要进口的X数量。所以在Pf点上,B国对X的超额 需求会使Px/Py上升,这时,A国将会增加对X的出口供给;B国也会减少对X的进 口需求,这种移动将会持续至供给与需求在PB点达到平衡。在Pb= 1时,两国在贸 易中都获得了相同收益。四、贸易条件1.贸易条件及其度量贸易条件:一

7、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一个两国贸易 中一国的出口正好是其贸易伙伴的进口,所以在两国条件下,一国的贸易条件等 于另一国贸易条件的倒数。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 数与该国进口商品指数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由于供给与需求不断变化,提供曲线也会发生移动,从而会改变贸易额和贸 易条件,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通常是指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其进口商品价格有所提高。2.对贸易条件的说明由于A国出口商品X,进口商品Y ,所以A国的贸易条件表示为Px/Py,在图 4.5中,贸易条件是Px/Py=1,PX是其出口价格,PY是其进口价格。而B国出口商 品

8、,进口商品,B国的贸易条件表示为Py/Px。该项贸易条件正是A国贸易条件的 倒数。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A国的贸易条件从100上升为120,即上升了 20%,这 意味着A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了 20%,这也意味着B国的贸 易条件从100恶化到83( 100/120*100).表4.1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区域1978198019902001工业国家95859598发展中国家86105101108亚洲999810094中东143131159139西半球91181121106第四章 要素禀赋模型: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一、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假设1. 假设条件1)贸易中有两个国家(

9、A与B),两种商品(X与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 资本);2)生产技术相同;3)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是技术密集型产品;4)规模报酬不变;5)不完全分工;6)需求偏好相同;7)完全市场竞争;8)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9)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它壁垒;10)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11)两国贸易平衡。2. 假设的含义假设1: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放松这一条件不会 对结论造成根本性影响。假设2:相同生产技术意味着两国都可以使用相同生产技术。这样价格在两国 是相同的,两国生产同一种商品时就会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和资本。由于要素价 格通常是不同的,

10、因此,生产中将使用更多的低价格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假设3: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表明X相对Y面言,其劳 动/资本比率较高,假设4:规模不变。意味阗增加生产某一商品的劳动资本投入会带来该商品产 量的同一比例增加。假设5:不完全分工。即使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也要继续生产两种商品,表明两国不是小国。假设6:两国需求偏好相同。表明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是相同的丙国消费X和 Y的比例是相同的。假设7: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完全竞争。商品X和Y的消费者、生产者和贸易 者不足以影响商品的价格,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近,市场完全公开,信息对等。假设8,国内要素自由流动,这际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国内要

11、素价格趋同, 国际要素收入差异永远存在。假设9,贸易成本为零。不存在运输成本、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假设10,两国资源充分利用。表明: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假设11,两国贸易平衡。意味着总进口等于总出口。二、要素密集度、要素充实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1.要素密集度在一个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与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世界里,如果说 生产Y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大于生产X的资本/劳动比率,我们就说商品Y是资本 密集型产品。例如:是为了生产一单位Y需要两个单位资本(2K)和两个单位劳动(2L) 则其资本/比率为:K/L=2/2=1。如果生产一单位X发1K和4L,则X商品的酱/劳 动比率为:K/L=1/4,我们就说商品为酱密集型商品,而X为密集型商品。如果说我们把资本(K)放在坐标系的纵轴,抒劳动(L)放在坐标系的横轴, 而且生产沿着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进行,则该射线的低利率就是生产该种商品 资本与劳动的比率2.要素充裕度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