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4.5 逆推教案 沪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33718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 4.5 逆推教案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4.5 逆推教案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4.5 逆推教案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4.5 逆推教案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 4.5 逆推教案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 4.5 逆推教案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 4.5 逆推教案 沪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上册 4.5 逆推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能结合树状算图,理解逆推。2能运用逆推推算出输入的数。3能运用逆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逆推的思想。教学重点:结合树状算图反映数球通过计算通道时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倒过来想)。教学过程:一、探究引新1师(出示计算盒):仔细观察,这个计算盒与前面正推中出现过的计算盒有什么不同?2提问:一个数球通过计算通道后显示的数是55,你们知道这个数是几吗?3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4提示:我们可以先用树状算图表示原来的计算过程,再倒过来用树状算图想计算方法。5交流汇报。边汇报边完整树状算图,最后写出综合算式:(55+23

2、)65=7865=135=8 二、巩固理解1练一练,画出“破译”下面计算盒的树状算图,并列出算式。2通过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流程图,运用逆推的思想求输入前的数。3创设情景:三、实际应用 1先读清题意,画出树状算图,再列算式。2果园里有桃树若干棵,梨树比桃树多18棵,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橘子树比苹果树少42棵,橘子树有84棵,果园里有几棵桃树?板书设计逆 推可以先用树状算图表示原来的计算过程,再倒过来用树状算图想计算方法。附送:2019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4.6 运算定律交换律教案 沪教版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一学期 第60-61页教学目标1、在创设的情境中体会理解加法交换律、乘法

3、交换律并会用字母式表达。2、通过练习学会运用交换律对加法和乘法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培养学生自觉检验计算结果的习惯。3、感悟运用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使一些运算更简便。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教学难点 会运用加法、乘法交换律解决一些计算问题。教学过程:一、 理解交换1、 教师和学生交换铅笔。2、 教师左右手交换练习册。3、 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换位置。4、 学生互相交换位置。5、 师: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经常碰到。刚才我们做了什么?发现什么?(交换后位置变了,东西没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交换,数学中也有交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运算定律。二、加法交换律1、规律的发

4、现(1)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出示主题图,向学生介绍“爱心助学大行动”,某商店为帮助贫困山区学生特别举行义卖活动把营业额全部献给希望小学。看,小胖和小亚也来帮忙了。根据问题列式计算桌上共有几罐果汁? 8+18=26 18+8=26因为计算结果相等,所以两个算式可以用“=”连接 8+18=18+8你还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吗?1月10日共销售果汁多少罐?板书:400+520=520+4001月11日共销售果汁多少罐?板书:550+450=450+550其他的两组算式我们也可以用“=”连接吗?为什么?这些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和不变? 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像这样的例子举得完

5、吗?能不能用什么方法把所有的例子都包括进去呢?(学生独立写,交流)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像这种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关系,和不变的规律是一条重要的规律,你能帮它起个名吗?(揭示:加法交换律)说一说,什么叫加法交换律。补充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根据加法交换律发现乘法交换律。看到“加法交换律”这个名称,你想到了什么?举例验证。师:除了加法中有交换律,还有什么运算中也有这样的规律呢?大胆猜想可能还有什么交换律,再举例验证。学生独立验证并填写学习单我猜想:可能还有 交换律,你可以用写一写和画一画的方法举例验证。反馈交流。根据汇报板书几个等式师:同学们

6、举的例子中有没有交换因数位置积不相等的例子?(没有)看来乘法交换律是存在的。A、概括:发现了什么交换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可以用字母表示?B、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C、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D、其他的运算有这个特征吗?E、交换律的特征是什么?(交换两个加数或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的式子符合交换律吗?如果符合,说说是什么交换律?(1)43+0=0+43 ( )(2)13650=50136 ( )(3)22=2+2 ( )(4)+=+ ( )(5)vt=vt ( )想一想,我们还在哪里用过交换律?(1)验算师:你能用交换律进行验算吗?。7 4 验

7、算: 6 4 1 7 1 5 6 4 验算: 2 74 4 8 1 2 8 1 7 2 8 (2)“34124”可以怎样计算?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哪些词给你的印象最深?(交换)交换是事物的位置发生变化,但变化中存在这不变,你能抓住“变与不变”来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吗?五、课堂延伸。下面的事物交换后,分别会得到怎样的结果?1、交换苹果。2、交换方法。我的一种方法 你的一种方法六、练习1、运用交换律填空52( )=976( )34+78+66=34+( )+( ) ( )+=( )+( ) =( ) ( )4255=55422、比一比,谁列出的算式多:1)一次小队活动中,小胖她们分工统计了世博会上一个小时中参观下列三个场馆的人数。(要求:根据问题只列式,不计算)问:这一个小时内,参观三个场馆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台湾馆:358人;香港馆:537人;澳门馆:442人。板书6个算式。这些算式,三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2)算一算,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板书设计:运算定律-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相乘 因数 积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ab=ba ab=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