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沟至碾子沟施组承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336052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7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道沟至碾子沟施组承德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四道沟至碾子沟施组承德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四道沟至碾子沟施组承德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四道沟至碾子沟施组承德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四道沟至碾子沟施组承德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道沟至碾子沟施组承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道沟至碾子沟施组承德(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合同段工程为承德市四道沟至碾子沟连接线道路建设工程,位于承德市双桥区境内。北起于四道沟沟口高庙路,经过双龙汽修厂,沿四道沟东侧山坡向南,到达四道沟沟头利用隧道穿越山体,沿碾子沟向南,终点与石洞沟至碾子沟连接线、元雹线相交。本合同起点里程为K0+000,终点里程为K3+156,路线全长3.156公里。全线共设中桥一座(320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小桥四座、隧道一座(左线长为785米,右线长为620米)、其余里程段均为路基路面工程。(二)工程工期计划工期为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共计6个月。二、设计概况线路为城市快速

2、路,双向六车道、对向分隔行驶,设计车速为60km/h。整体式路基宽32m,分离式路基宽16m。隧道为双洞单向分离式,净宽14米,净高5米。 三、自然地理承德市位于燕山山脉的腹部,沿线总体地貌以低山、中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根据揭漏情况,自上而下为(1)杂填土,(2)粉土,(3)粉砂,(4),细砂,(5)卵石,(6)园砾,(7)砂砾岩。四、气象、水文本地区属于暖温带和寒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大陆性燕山山地气候,年平均温度8.9度,最高气温41.5,最低气温23.3无霜期110170天,多年平均降水559.7mm,降水集中在68月份,最大冻土深度1.26m。五、地质构造及地震本区地震地

3、理分布,可分为两大区,张家口赤诚承德断裂以北为地震活动微弱区,以南为地震活动强烈区。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六、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公路隧

4、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第二章 总体施工部署一、施工平面布置项目部的办公场设在隧道两侧出口处,租用、或自建板房作为办公及生活场所。二、拌合站1、拌合站设立为满足施

5、工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及时供应,计划在出入口路基附近,设立25m3/h拌和站2个,以满足隧道施工需要拌合站内分别设有集料的堆放场、水泥库、供电房、试验室等设施,场地的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范要求进行。三、施工道路根据现场踏勘实际情况,为便于运输车辆通行,在施工前对原有的山谷道路进行适当的拓宽及平整,并沿新道沟修建施工便道,以便施工机械可以到达各施工地点,共需整修、拓宽道路约3km,新修便道8km,宽5m四、施工用电从业主提供的主供电线路接电,在业主未提供电力时,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并在隧道两边各配置1台800KVA固定变压器,并在每处隧道配备一台120KW发电机。五、施工和生活用水

6、根据图纸计算和现场调查在隧道两侧距作业面50m处分别设一80m3高位水池供隧道用水,高位水池为半埋式,采用20号钢筋砼浇注而成,并在隧道进出口打井取水,采用流量为50 m3/h、扬程为100m的IS100-65-250的抽水机抽水,用100给水管路送至施工用水点,桥梁、砼拌合站及预制场施工用水,均钻井取水,所有施工用水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化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六、施工排水隧道为双向开挖,排水沟集中排水;为确保排水能力,在一定位置设置集水井,用水泵抽水。七、弃碴场隧道的弃碴场设在隧道出口山沟里,总计占地约为40亩。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工期措施第一节 施工进度计划一、工期目标开工日期:2010年

7、4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 ;隧道工程:2010年9月30日完工;道路工程:2010年9月30日完工;桥梁工程:2010年9月10日完工。二、施工进度安排依据和原则根据合同承诺对工期要求及工程特点,结合本单位的设备、人员等资源储备情况和对工程的施工总体规划,确定本标段施工进度安排依据和原则如下: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进度,确保按工期要求完成施工任务。紧紧围绕施工关键线路组织施工,综合分析各种施工条件,实现工程整体协调推进,均衡生产。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强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做到万无一失。加强技术力量、优化设备配

8、置,根据施工需要组织成龙配套机械化施工,加快工程进度;针对实际情况做好施工机械设备储备,防止因部分机械设备故障而影响施工。采用适中的施工强度指标和作业时间安排施工进度,对与各相关环节的协调和不可预见因素留有充分的工期回旋余地,在施工中做到科学、合理规划。三、隧道各类围岩开挖指标1、工序工期分析双线隧道级围岩普通双线段每天安排2个循环,每个循环1.5m;普通级围岩每天安排1个循环,每个循环1m;每月有效施工时间平均为25d;、围岩每天两个循环,每循环3m。2、隧道衬砌进度指标衬砌施工在开挖后适当时候开始,正洞段采用长12m台车,衬砌台车月进度指标分析:正洞衬砌施工作业循环时间指标见表。表 混凝土

9、衬砌循环施工进度分析表 表10项目台车脱模走行就位台车调整、加固、预埋件(挡头板)安装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待龄期脱模合计时间(小时)103181224根据分析,每循环需要1天时间。12m衬砌台车日进度12m,每月有效施工时间平均为25d,则月进度300m,考虑衬砌断面加宽变化,实际安排每月衬砌进度为240m。3、隧道内路面进度指标每天成型路面单线20米,每月有效施工天数25天,则月进度为500米。隧道贯通后两洞同时施工。四、桥梁施工进度指标根椐本工程地质条件,确定钻孔桩每台桩机平均施工进度为20m/d,总计2台钻机。墩身每套翻模施工进度为2.5m/d,在施工中采用1套翻模。梁施工进度0.8片/d

10、。承台施工,总计1模板,0.5个/d。盖梁采用1套底模,2套侧模,施工进度为0.4个/d.第二节 保证工期措施一、建立工期保证体系根据工期要求建立工期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工程经理、总工为副组长,项目部各业务部室负责人、施工队长、工班长为成员的工期保证体系,确保施工方案、方法、人员、设备、材料供应及施工供水、供电、供风、运输满足快速施工要求。工期保证体系见附图。二、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项目经理部各业务部室负责人、施工队长、工班长为成员的保证工期领导小组。对标段工期目标进行分解,编制施工细部网络,制定详细施工计划,并编制

11、落实工程计划的具体施工措施。制订工期计划目标奖惩办法,对工期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和评定,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调整施工资源及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生产有序均衡的进行,实现工期目标。2、建立控制进度制度根据总工期和分段工期要求,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奖惩制度、协调会制度等。对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制定调整施工进度的方法和措施。3、建立高效、灵敏的调度系统施工技术部下设调度中心,实现全覆盖、全方位的立体化调度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安全、快速施工。4、加强人员配置,发挥人才优势抽调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组建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安排长期从事桥隧和路基土石方施工的专业施工队伍,保

12、证工程顺利进行。5、做好信息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工程统计管理体系和制度,详细、准确、定时地收集有关工程实际进度情况的资料和信息,并进行整理统计,得出工程施工实际进度完成情况的各项指标,将其与施工计划进度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适时调整。6、应急抢险措施为防止突发涌泥、涌水事件,上场后项目经理部立即组织人员编制抢险应急方案,并准备相应的抢险器材,规定专人保管,一旦发生预测不到的突发事件,立即按预案组织抢险,缩短处理时间,保证工期。三、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1、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科学的施工方案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实现工期目标的前提。中标后,在现有施工组织设计和对施工条

13、件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运用网络技术和系统工程原理,综合分析工程重点、难点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更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重难点项目进行多方案比选,择优选择施工方案,使施工做到点线明确、轻重分明、计划可靠、资源配置合理,实现快速施工。2、隧道工程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地质预测预报措施针对本标段的不可预见地质情况,采用多种预测手段,做好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针对富水和断层破碎带可能突水、突泥地段,采用TSP203、超前探孔法验证,确保预报准确。开展工序工时实测,优化作业循环时间措施针对隧道工序多,各段地质情况不一致等情况,对不同的地层、开挖方法、支护方式和相应的工程量进行工时实测,用优选法对工序进行排序,对循环作业时间进行测定优化,将循环作业时间压缩到最短。按作业线组织施工措施施工作业线按四条主线、三条辅助作业线布置,即钻孔爆破作业线、装运作业线、喷锚支护作业线、衬砌作业线。三条辅助作业线为通风降尘、注浆止水、排水及照明作业线。极坐标APS断面检测及炮眼定位措施采用极坐标APS断面检测及炮眼定位技术,先将不同围岩的断面尺寸,炮眼布置图输入仪器,爆破后输入相应的里程、设计断面,仪器通过激光束自动检测断面超欠挖,施工人员可按投影用油漆在开挖断面上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