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实施细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0335939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环境保护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环境保护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环境保护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环境保护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实施细则(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实施细则 目 录 1.施工准备阶段环境保护12.路基施工阶段环境保护23.桥涵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要点34.路面施工环境保护要点55.环保工程细则56.生态环保、水土保持措施87.噪声防治98.大气污染防护99.水污染防治1010.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111.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212.施工环境保护用表13XX办环保组织机构框图副组长 副组长(环保工程师) 副组长 组长 李建国1. 施工准备阶段环境保护1、生活服务区施工单位的生活区选址基本上应采取避让的措施,避开各种生态敏感点,尽可能租用当地的民居,尽可能避开农、林等生产用地。并规定:生活服务区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

2、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 生活垃圾堆放点应选择30m围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不得向垃圾点排放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如自建宿舍,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2、临时施工便道临时施工道路的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水土流失及扬尘等污染,主要防治措施有:(1)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按照合同要求建设在征地界以,并尽量利用现有道路,以减少植被破坏为首要原则。对于因地形限制等原因建于征地线以外的,施工结束后均应进行复耕,恢复其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2) 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设立施

3、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及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施工噪声控制为昼间75dB以下,夜间55dB以下。夜间在居民区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业。3、临时材料堆放场地、搅拌场地和预制场临时材料堆放场地及拌和场要求必须有明确的边界,并砌筑围墙,以便控制对临时借地外围土地的不合理占用。若对农、林等生产用地的占用无法避免,则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场地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 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篷布遮盖严密,并要求:(1) 拌和站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m,减

4、少拌和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拌和场和预制场地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不能达标时,夜间应停止作业。(2) 冲洗砂石料的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行沉淀后排放,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于建筑工地洒水防尘。2. 路基施工阶段环境保护 1、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环境保护要点(1)在施工前应明确清理对象和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地表清理物应有专门的场地用以处置,不得随意丢弃。(2) 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及时清运

5、。(3) 剥离表层土予以保存,用于其它地面的土地改良,或沿线受破坏土地的恢复。不能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4) 结构物拆除点周围30m围有居民点的,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2、路基填筑环境保护要点(1) 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2) 对成形施工路段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3) 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

6、放标准(GB12523-90)。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敬老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停止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4) 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资料,以便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3、软基处理环境保护要点 (1)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应注意解决可能出现的路基盆形沉降、失稳和路桥沉降差等问题。(2)路堤填筑前,应排除地表水,保持基底干燥。(3)淹水部位填土应由路中心向两侧填筑,高出水面后,按要求分层填筑并压实。(4)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基处理加固措施。(5)软土、沼泽

7、地区下层路堤,应采用渗水材料填筑。3. 桥涵工程及管网工程施工环境保护要点1、明挖基础环境保护要点(1)围堰:围堰施工应考虑流速增大对河床集中冲刷、通航及导流的影响,并应清除围堰的材料。施工结束后,废弃的材料及时运至弃渣场。(2)基坑开挖: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减少作业面和影响面。保护地表水体,开挖的工程弃方不能随意丢弃河流中或岸边,应暂堆放在距离水体较远的地带,防止冲刷或塌落进入水体。基坑开挖出的土壤、泥炭、岩石等,应集中后运送到弃渣场,其中对于湿度较大的泥炭或底泥,应先运至低畦地进行自然吹干,等吹干后再行运输;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底泥和泥炭等,经自然吹干后也可运至需要的单位进行土壤育肥。旱桥

8、桥墩基础开挖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周边用临时设施拦阻,桥墩基础浇筑完成后回填,剩余部分可用于附近低洼地的整平,多余一律运弃土(渣)场。旱桥施工中只允许砍伐墩、台永久施工部位的植被,桥跨围的植被不得砍伐、清除,尽可能保留桥跨部分的原生植被,减少桥梁墩台施工对地表原生植被的破坏。2、钻孔灌注桩环境保护要点(1)钻孔施工必须设置泥浆沉淀池,不得将泥浆直接排入河水或河道中,经沉淀后清水排放,减少悬浮固体的排放量。大型桥梁通常选用钢护筒作泥浆贮备周转,并采用泥浆过滤设备,清除残渣。(2)废弃的钻孔泥浆以及其他废弃物,应运至事先准备的沉淀池临时贮存,待吹干后,运往弃渣场,不得弃于河道或河滩地,以防抬高河床,淤

9、塞河道。(3)在水上钻孔时,一般应采用平台施工,采取围堰或筑岛施工时,应及时对围堰和筑岛进行清理,以免破坏水生环境,影响行洪。(4)应对机械设备和船只进行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5)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泥浆应引流至事先准备的适当地点处理,待吹干后,运往弃渣场,以防止污染环境或堵塞河道和交通。3、桥梁下部构造环境保护要点(1)混凝土浇注时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混凝土散落入周边水体。(2)护岸开挖时,应按照设计图纸严格控制开挖界限,不得任意扩大开挖围,将两栖动物环境的受影响围控制在最小程度。(3)桥梁墩台修筑完毕,及时清除围堰等临时工程的堆积物,并将施工中产生的

10、废浆、弃土和废弃物运至弃土场,恢复河道畅通。4、混凝土搅拌、运输和养护(1)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振捣、摊铺等作业中防粉尘、防噪声(振动)措施可以参考采取:集中搅拌,密封车运输;场界设置临时隔声维护; 作业时间避开下风向100米人群密集的地段等。(2)混凝土搅拌车应定点清洗,设置临时沉淀池,清洗水经沉淀处理后方能外排。有条件者,也可采取废水回收后循环使用。(3)混凝土搅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搅拌站的排水、混凝土养护水等含有害物质的废水不得排入地表水IIII类水源地保护区。5、生态保护(1)注意对湿地和滩涂的保护,避免在湿地和滩涂设置临时料场、便道、和厕所。限制施工设备和人员不必要地进入湿

11、地,禁止猎取野生保护动物。(2)在渔区或鱼类洄游河道施工,应尽可能避开鱼类繁殖期。无法避免时,应留下洄游通道。(3)涵洞出路基后与附近河道、沟渠顺接,防止冲刷下游农田、道路,并及时疏通河道和沟渠,确保汛期排洪排涝。6、环境与噪声影响(1)施工期间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排入其他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2)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进行严格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3)桥梁打桩噪声的场界限值为昼间85dB,禁止夜间打桩。其他阶段噪声限值仍为昼间70dB,夜间50dB。4. 路面施工环

12、境保护要点1、路面基层环境保护要点:(1)、水泥稳定混合料或二灰稳定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厂拌法;(2)、拌和场应配备临时污水汇集系统,所产生的废水,应处治后排放;(3)、拌和场应设置喷水装置洒水,增加洒水频率来控制扬尘;(4)、注意调整作业时间,避免噪声干扰人民生活;(5)、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2、水泥混凝土路面环境保护要点:(1)、混凝土拌和场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2)、混凝土采用密封罐车运输,搅拌站定点清洗,设置沉淀池。清洗水经沉淀后方能外排;(3)、作业时间避开风向100m人群密集地段;(4)、摊铺和碾压的施工人员应配置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5)、造成

13、的废弃混合料,应及时收集并运送至指定弃渣场;(6)、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5. 环保工程细则1、声屏障工程要点(1)、声屏障工程质量要求:降噪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其沿路肩边线位置偏移、高程、竖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质量标准,厚度不小于设计;砌块体声屏障墙体外观平整美观,无表面破损,砌筑灰缝应用砌筑砂浆充实;金属或合成材料声屏障屏体颜色均匀一致,无裂纹;基础外观平整美观,不得造成路面污染及构筑物破损;屏体与立柱及屏体间的缝隙必须密实。(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前应充分考虑在标志牌、亭、桥梁伸缩缝处的声屏障安装方式;基础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必须准确,标记明显;

14、要保证基础开挖后的基坑四周土不被扰动;基础钢筋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预埋件,应检查预埋件的间距、摆放的角度是否准确;砌块应根据基底高程不同,以底部砌起,并应从高处向底处搭砌;屏障体材料表面的平整度,有无划痕是检查的重点,划痕面积超过板材面积的千分之一,不能采用;屏障体安装时,板材之间、立柱框架与板材之间以及屏障与基础之间的缝隙必须填灌密实,才能保证隔声效果。2、绿化工程要点(1)、质量要求:中央分隔带的苗木修剪后的高度应为1.41.6m,栽植的株、行距合理,应满足防眩功能的要求,不得影响交通安全;苗木、草坪无明显病害。(2)、质量控制要点乔、灌木的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珍贵树种和孤植树应保证成活;种植的植物材料的整形修剪应符合设计要求;花卉种植地应无杂草、无枯黄、各种花卉生长茂盛,种植成活率达到95%;草坪无杂草、无枯黄,种植覆盖率应达到95%;绿地表面平整,排水良好。3、污水处理设施要点(1)、质量要求:污水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的,出水水质应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相关要求;污水处理后排入附近农田沟渠用于农田灌溉的,出水水质应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的要求;污水处理后排入附近水体,出水水质应满足该水体功能对应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相关要求;污水处理后重复利用做绿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